![](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673523e2097b02080cc93fe952d8f25f/8a991358d109b3de95b1ef2fcfbf6c81810a4c46.jpg)
昂文莱珠大师,自幼就是一个善根成熟的圣者,出生于土登寺附近的兰达村,家境虽然十分贫寒,但他有一个了不起的母亲。
他自幼在土登寺出家,非常喜欢阅读书籍。在寺里或兰达村的时候,一看没人,他跑进佛堂里翻阅全部的经典。当时,个别人看着不高兴,就造谣说他偷了小马脖子上的铃铛。
这时,母亲对他说:“儿子,你不要再待在家乡了,到萨迦派的俄巴祖庭去学习佛理吧。”于是,母亲将田地和物品都变卖,换成钱交给他。
母亲陪他从白塔旁坐船到通天河的对岸,并送到唐龙沟的山脚下,分手时,母亲说道:“孩子,从现在开始,你应该自己走了,我会为有你这样的儿子而感到骄傲的,在他乡,你要努力成为一个人们都赞叹的人,也要成为一个能够自利利他通达教理具足证悟的圣者,没做到这一步之前,请不要因我而回家。如果是这样,我一定会死在你的面前。你现在就出发吧!”说完,母亲站在原地,双手合十,祈请三宝加持。
他走上山顶,回头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处。他年纪小,舍不得母亲,准备往回跑,但想到母亲的话,又不敢回去了,只得一边哭,一边往前走。
他来到俄巴祖庭,由于无依无靠,生活过得非常艰苦,有时,为了一点食物,甚至还被个别顽皮的年轻师父戏谑半天。他成了他们的戏谑对象,白天,他们经常欺负他,有时,还将混有大便的食物送给他。他衣衫破烂,他们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黄抹布”。
晚上,他就睡在门檐下,牛棚中。就这样,几年过去了。
一次,他睡在塔则大堪布的木梯下。第二天,塔则大堪布对侍者说:“昨晚,我梦见楼梯下,有一枚闪闪发光的金刚杵,你去看看会有什么东西。”侍者看完回来说:“上师,楼梯下没有什么东西,只睡着黄抹布。”堪布问:“谁是黄抹布?”答:“一个从康区来的穷和尚。”堪布说:“这穷和尚黄抹布,应该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叫他过来,我要收他为弟子。”
从此,他才衣食无忧,渐渐当上了侍者。
后来,俄巴祖庭要更换持教师,大家都在商量由谁来担任新的持教师。当俄巴祖庭的持教师,要具备通达经论仪轨等多种功德。
当时,没人敢站出来申请担当。
这时,“黄抹布”已是塔则大堪布的侍者,跟以前不同,他可以与师父们平等地站在一起了。他看没人敢站出来,就挺身而出,毛遂自荐,在场的人心想:“想当俄巴祖庭的持教师,谈何容易!”有些师父在偷笑。
在他升座的前一天,那些偷笑的师父,偷偷地观察他,只见他忙完一天的活,早早就睡觉了,到了半夜起床,借着香火的光亮念诵着仪轨,他们看在眼里,笑在心里:“借着香火的光亮,阅读一点仪轨,这样能作我们的持教师,简直是笑话!”
第二天,昂文莱珠大师穿上了持教师的法衣,气宇轩昂地走了出来,像换了个人似的,这时,所有的师父都惊呆了,不由得对他生起了敬信。他坐到了法座上,他诵经的声音,令师父们都惊叹不已。
后来,他老人家渐渐地成了通达经续具足证悟的圣者,也成了藏区囊青王的上师(据称囊青王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囊青王还供养他一顶三藏法师帽。
他老人家回祖庭时,经过拉萨,到格鲁派的三大寺绕其中一个寺院,当时,天气异常寒冷,他带上了三藏法师帽,寺里的格西们,倾巢而出,与他辩经,最后,他驳倒了所有的格西,坐上了该寺最高的法座,所有的格西都向他老人家顶礼。
按照大寺院的规矩,胜者从法座上走下来的时候,输方所有的师父都要摘下帽子,铺在路上。他老人家从这堆帽子上走过,据说,之后,嗓子就哑了。他回到囊青王的领地,囊青王亲自为他沐浴,方得痊愈。
囊青王供养的三藏帽,后来一直供在土登寺,常常用来放到亡者的头上,加持亡灵。
后半生,他老人家到四川藏区等地弘法利生,事迹不详。总之,他老人家是萨迦派的一位顶庄严,著作也很多,在拉萨、俄巴和前后藏,很多的萨迦派上师、堪布和瑜伽士都是他老人家的弟子,利美运动的两大法王也向他老人家求过法。
通达教理具足证悟的昂文勒巴大师曾对土登寺的老师父说过:“我就是昂文莱珠大师的转世!”
秋英多杰仁波切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