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县委书记樊国玺:农旅融合发展 拉长农业产业链条
洛阳网12-04 08:36
栾川县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深山区县,人均耕地不足0.5亩,很难机械化操作,且耕地贫瘠自然灾害频发,以种粮为主的传统农业很难带动群众脱贫。近年,栾川县结合实际、扬长避短,走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道路,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了老百姓就业增收。
2012年,栾川县狮子庙镇采取“政府引导、公司带动、合作社引领、农户散养合一”的模式在全镇发展虹鳟鱼养殖产业。依托鳟鱼养殖产业和该镇良好的生态植被、优美的田园风光,2013年,朱家村走上了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成为远近闻名的高山渔村。
朱家坪村从发展养殖业到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致富的成功经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栾川县农旅融合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整体思路。
截至目前,狮子庙镇已形成了覆盖6个行政村的高山虹鳟鱼产业园,建设鱼塘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养殖规模100多万尾,成鱼销至市区各大宾馆酒店,广受市民欢迎。
近年,栾川县通过政策、资金等引导措施加快农业发展、加强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大力实施了生态产业发展和旅游商品开发战略,使更多的农副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促进了百姓增收。
目前,栾川县登记备案的涉农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00余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1家、省级2家;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其中省级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1个。开发旅游商品300余种,其中大部分是农副产品。建成16个农业观光游示范点,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下一步,栾川县计划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结合“全景栾川”建设,实施特种养殖狩猎项目、休闲垂钓渔业项目、野生动物观光园项目、农业科普教育项目等,把更多特色农产品开发成旅游产品、旅游项目,为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以及栾川旅游,开拓新领域、开发新产品、打造新品牌。
3年内,栾川县要使农特产品深加工率达到农特产品总量的60%;5年内出境农特产品深加工率达到农特产品总量的100%,真正形成生态、环保、绿色、有机、健康的农业产业;10年内使农业产业化总产值占全县GDP的1/3,让矿业、旅游、农业成为支撑栾川经济的“三驾马车”。
洛阳网12-04 08:36
栾川县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深山区县,人均耕地不足0.5亩,很难机械化操作,且耕地贫瘠自然灾害频发,以种粮为主的传统农业很难带动群众脱贫。近年,栾川县结合实际、扬长避短,走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道路,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了老百姓就业增收。
2012年,栾川县狮子庙镇采取“政府引导、公司带动、合作社引领、农户散养合一”的模式在全镇发展虹鳟鱼养殖产业。依托鳟鱼养殖产业和该镇良好的生态植被、优美的田园风光,2013年,朱家村走上了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成为远近闻名的高山渔村。
朱家坪村从发展养殖业到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致富的成功经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栾川县农旅融合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整体思路。
截至目前,狮子庙镇已形成了覆盖6个行政村的高山虹鳟鱼产业园,建设鱼塘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养殖规模100多万尾,成鱼销至市区各大宾馆酒店,广受市民欢迎。
近年,栾川县通过政策、资金等引导措施加快农业发展、加强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大力实施了生态产业发展和旅游商品开发战略,使更多的农副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促进了百姓增收。
目前,栾川县登记备案的涉农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00余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1家、省级2家;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其中省级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1个。开发旅游商品300余种,其中大部分是农副产品。建成16个农业观光游示范点,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下一步,栾川县计划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结合“全景栾川”建设,实施特种养殖狩猎项目、休闲垂钓渔业项目、野生动物观光园项目、农业科普教育项目等,把更多特色农产品开发成旅游产品、旅游项目,为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以及栾川旅游,开拓新领域、开发新产品、打造新品牌。
3年内,栾川县要使农特产品深加工率达到农特产品总量的60%;5年内出境农特产品深加工率达到农特产品总量的100%,真正形成生态、环保、绿色、有机、健康的农业产业;10年内使农业产业化总产值占全县GDP的1/3,让矿业、旅游、农业成为支撑栾川经济的“三驾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