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了2季连带两部SP,话说在看完SP2后,真心忍不住要吐槽一句了:贱人就是矫情!完全倒了胃口,不会再追这部片,也希望不要再出来恶心。就好似当年看《还珠》一样,一开始主角们疯疯癫癫还是觉得蛮搞笑的,开心逗乐一下未为不可,小毛小病大家也可谅解;然而逮着劲了,一力在这疯癫的路上狂奔,剧情越来越荒腔走板,不说情理逻辑是否顺通,单就表演方式看,那种简单粗暴的一再重复,挤眉弄眼除了耍贱还是耍贱,为了秉持这部剧主角没有输过一场官司的所谓“神话”和剧情定调,最后的辩论居然能对一个明显私德有亏医观不正且医疗操作失当的人,得出是个“非常优秀医生”的结论,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日本的医疗剧,想必吧中追日剧的人看得也不少,该怎么去评判一个医生,对医疗黑暗的揭露和对医德弘扬的剧情比比皆是,对比下这个案例,已经是被雷得无语了。那四百多人的实验数据,能证明什么?唯一能证明的只是这个所谓“医学权威”的院长只会纸上谈兵。对于古美门将那个“科学”的帽子冠之于其上,进而能使其脱罪,显得尤为荒唐可笑!科学的第一要务是“严谨”,施还在试验的新药,难道对个体患者受药性的考虑不该考虑吗?在这起医疗事件中,我们看到连门外汉的家属都看出患者不对劲,提出过停药,然而院长是什么态度呢?不是查看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而调整医疗方案,或对家属说明继续用药的必要性,而是故作权威甚至带有胁迫性的诱哄,只是拿患者当做用药的工具和盈利的工具,最终种种的漠视造成了患者病情的恶化,这难道还不是医疗过失吗?这不过是这起医疗事件中的一个细节,此前推荐用药,此后推却责任,可以想见,种种违规不当的操作不止于此。然而,到了这部神剧神一般存在的主角那里,这些行为都可以美化,那段辩词细听去就是一个P字,废话连篇毫无实质意义。常识都该知道,审判一个医疗事故,应该针对这起具体个案而言,看整个过程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因行为导致了结果;那种笼统的数据概率什么也证明不了,相反古美门的辩词,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院长这个当事人不具备科学专业精神的一个铁证——他到最后能拿出证明自己的,不是自己和院方对待中原淳这个病人的医治上如何用心专一,如何程序正当,而只是那些治愈率高死亡率小的新药数据,这些数据只能说明医院在向患者推荐新药上有其正当性,却完全无法证明医院在救治患者的整个过程中没有过失。
有的人肯定还要辩,怎么证明不了,怎么不合法合规:家属同意了呀,签字了呀,承认治疗风险了呀,怎么一死人就翻脸了,这不是讹诈吗?真相如何,大家看剧情判断。在个人来看,判断医疗过失,就是看医院和医生在处置过程中是否有失当和不履责的行为,原被告双方都应围绕这一点来举证。而从上述剧情的分析来看,院方和医生的错漏处明显可见。但结果呢,SP2看到后来,说这剧荒腔走板一点没差,就为了突出无往而不利的神人古美门,最终剧情给他按上了那套看着大却空的说辞,不仅毫无说服力,更跟举证没半毛关系,就剩张嘴在那高喊科学神圣伟大,然后原告律师也吃瘪了,法官也给洗脑了,最后又是惯常的疯疯癫癫欢庆又一次辩护胜利。原来,这就是根本看不得说这部剧不好的人的逻辑:主角总有道理,配角一边凉快去。
有人说了,这不关院长的事嘛,是主治医生的错。事实是否如此,大家还是摸着良心看剧情吧。其他且不说,这是家私人医院,院长是法人,不管患者是不是他诊治的,人家要告,要索赔,就是向医院索赔,他院长不出面代表谁代表?另外,剧情最后一个细节要注意了,就是那封院长写给女儿的信,告知女儿,广濑医生是和他相反的人,完全值得托付终身,也完全可以托付医院——“虎毒不食子”,父母对儿女的爱,说的话,那是至诚至真的。院长的这些话无疑是肯定了揭发自己的弟子,也坐实了自己确有过失。这个过失,当然不仅是最后他女婿一句“对没有照顾好病人的遗憾”,女儿的一句“对父亲不礼貌的抱歉”,这种过失是要以生命为代价偿付的。所以,剧情安排了院长的死,似乎也消解了患者家属的恨,进而成全了古美门又一次绝不和解坚持审判赢得胜利。这是剧集的定调,对于编剧要弄一个神人,我们没有办法;但整个医疗事件真相如何,不是昭然若揭了吗?无视这些,还在一味洗白的人,也应该消停了。
这片子会不会有3不知道,只是看看乏力的编剧,浮夸的表演和机械的重复,已经无趣。细想想去,其中展现的一个个辩护案例,有许多经不起推敲,要说能反映多少社会现实和人性,进而给人反思和警醒,还真是值得商榷。若说反映日本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倒是建议看下播放了13个年头的《相棒》,那种对法律正义的坚守和在人性人情之间两难的抉择,更为真实和深邃。相比下, 《legal high》一剧估计也就来个剑走偏锋,明摆着就是:我是流氓我怕谁,人至贱则无敌了!
日本的医疗剧,想必吧中追日剧的人看得也不少,该怎么去评判一个医生,对医疗黑暗的揭露和对医德弘扬的剧情比比皆是,对比下这个案例,已经是被雷得无语了。那四百多人的实验数据,能证明什么?唯一能证明的只是这个所谓“医学权威”的院长只会纸上谈兵。对于古美门将那个“科学”的帽子冠之于其上,进而能使其脱罪,显得尤为荒唐可笑!科学的第一要务是“严谨”,施还在试验的新药,难道对个体患者受药性的考虑不该考虑吗?在这起医疗事件中,我们看到连门外汉的家属都看出患者不对劲,提出过停药,然而院长是什么态度呢?不是查看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而调整医疗方案,或对家属说明继续用药的必要性,而是故作权威甚至带有胁迫性的诱哄,只是拿患者当做用药的工具和盈利的工具,最终种种的漠视造成了患者病情的恶化,这难道还不是医疗过失吗?这不过是这起医疗事件中的一个细节,此前推荐用药,此后推却责任,可以想见,种种违规不当的操作不止于此。然而,到了这部神剧神一般存在的主角那里,这些行为都可以美化,那段辩词细听去就是一个P字,废话连篇毫无实质意义。常识都该知道,审判一个医疗事故,应该针对这起具体个案而言,看整个过程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因行为导致了结果;那种笼统的数据概率什么也证明不了,相反古美门的辩词,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院长这个当事人不具备科学专业精神的一个铁证——他到最后能拿出证明自己的,不是自己和院方对待中原淳这个病人的医治上如何用心专一,如何程序正当,而只是那些治愈率高死亡率小的新药数据,这些数据只能说明医院在向患者推荐新药上有其正当性,却完全无法证明医院在救治患者的整个过程中没有过失。
有的人肯定还要辩,怎么证明不了,怎么不合法合规:家属同意了呀,签字了呀,承认治疗风险了呀,怎么一死人就翻脸了,这不是讹诈吗?真相如何,大家看剧情判断。在个人来看,判断医疗过失,就是看医院和医生在处置过程中是否有失当和不履责的行为,原被告双方都应围绕这一点来举证。而从上述剧情的分析来看,院方和医生的错漏处明显可见。但结果呢,SP2看到后来,说这剧荒腔走板一点没差,就为了突出无往而不利的神人古美门,最终剧情给他按上了那套看着大却空的说辞,不仅毫无说服力,更跟举证没半毛关系,就剩张嘴在那高喊科学神圣伟大,然后原告律师也吃瘪了,法官也给洗脑了,最后又是惯常的疯疯癫癫欢庆又一次辩护胜利。原来,这就是根本看不得说这部剧不好的人的逻辑:主角总有道理,配角一边凉快去。
有人说了,这不关院长的事嘛,是主治医生的错。事实是否如此,大家还是摸着良心看剧情吧。其他且不说,这是家私人医院,院长是法人,不管患者是不是他诊治的,人家要告,要索赔,就是向医院索赔,他院长不出面代表谁代表?另外,剧情最后一个细节要注意了,就是那封院长写给女儿的信,告知女儿,广濑医生是和他相反的人,完全值得托付终身,也完全可以托付医院——“虎毒不食子”,父母对儿女的爱,说的话,那是至诚至真的。院长的这些话无疑是肯定了揭发自己的弟子,也坐实了自己确有过失。这个过失,当然不仅是最后他女婿一句“对没有照顾好病人的遗憾”,女儿的一句“对父亲不礼貌的抱歉”,这种过失是要以生命为代价偿付的。所以,剧情安排了院长的死,似乎也消解了患者家属的恨,进而成全了古美门又一次绝不和解坚持审判赢得胜利。这是剧集的定调,对于编剧要弄一个神人,我们没有办法;但整个医疗事件真相如何,不是昭然若揭了吗?无视这些,还在一味洗白的人,也应该消停了。
这片子会不会有3不知道,只是看看乏力的编剧,浮夸的表演和机械的重复,已经无趣。细想想去,其中展现的一个个辩护案例,有许多经不起推敲,要说能反映多少社会现实和人性,进而给人反思和警醒,还真是值得商榷。若说反映日本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倒是建议看下播放了13个年头的《相棒》,那种对法律正义的坚守和在人性人情之间两难的抉择,更为真实和深邃。相比下, 《legal high》一剧估计也就来个剑走偏锋,明摆着就是:我是流氓我怕谁,人至贱则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