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卷帘吧 关注:46贴子:1,515
  • 4回复贴,共1

(。作业-所谓抄断手_>:下周还要交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为了方便我坐在自习室对着手机抄 -


1楼2014-12-01 20:25回复
    (一)《大学》名句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2-02 12:48
    回复
      (二)《中庸》名句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3.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4.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2-02 12:49
      回复
        (三)《论语》名句(“子曰”均省略)
        1.巧言令色,鲜矣仁。”
        2.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3.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6.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7.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8.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0.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1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4.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5.季康子患盗,问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16.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2-02 12:49
        回复
          (四)《孟子》名句(“孟子曰”均省略)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2.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3.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5.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6.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2-02 12: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