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汉服都是当代的
在百度汉服吧的一个帖子里,有网友贴出一张汉服图片,问:“这个汉服是什么时期的?”吧主回道:“所有汉服都是当代的。”
对于不了解汉服的人来说,汉服大约等于古代的衣服。济南汉服群的管理员花落说,很多人对汉服感兴趣,是觉得能正大光明地穿“古装”。“所以一部人进群一段时间发现我们穿的不是古装,没古装飘逸,没古装仙儿,就会退群。”
事实上,在汉服运动者的定义里,汉服与古装相距甚远。汉服是复兴而不是复古,几乎每个被采访者,都会特别强调这一点。汉服的形制遵循古代,但是你并不能从古代找到一件一模一样的衣服。
来自广州的汉服网友乌鸦说,汉服当初的定义是汉人自愿穿着的情况下,持续了两朝或以上的、并且衣服上不存在让人对汉服认知有混淆的款式。“我们所说的汉服并不是把古代衣服穿上身,而是需要精简、提炼出什么叫做‘汉’,建立起承接过去又属于现代的汉服体系。”乌鸦说。
所以,汉服并不是针对某一朝的复古运动,这与学界的观点也是相符合的。“我们要避免把某一种形制,一对一机械地当做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很宽泛,是动态的,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对服饰文化颇有研究的山东大学学报退休编辑苑涛说。
但是如此宽泛的朝代限定,使汉服的形制产生了很多争议。乌鸦说,汉服内部最大的争论是在汉服的表现,即复兴的度的问题上。“有些人认为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所以复兴汉服就是穿上明朝的衣服,有些人认为每个朝代各有特色,不应该往某个朝代偏移,有些认为应该从最根本开始提炼,发扬汉人的元素,某些款式哪怕古代汉人穿过的,都不叫汉服。”
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眼中,汉服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它的范围更广。“从服饰的角度来讲,有几个元素不能变。一个是中国人崇尚自然,所以从来不垫肩,都是溜肩的;第二个,我们不会在服装上开个窟窿眼系扣,这就漏气了,我们总是钉扣;第三个,我们背后的裁剪,是拼的,不是整片的,前后相对应,体现阴阳相合的理念。这几个元素,不管是汉代的形式,还是唐代的形式,还是明清的形式,都保留着。汉服只要保持住,就是传统。”
虽然楼宇烈教授并未参与汉服运动,但是这反映出,对于汉族服饰的复兴,不论是学界还是平民,都赞成取其传统部分,同时加以创新。只是何为传统,还有许多值得讨论的地方。
正因为是复兴而不是复古,汉服运动者对于汉族传统元素的服装也很有认同感。最近北京APEC推出新中装后,在汉服同袍内部,好评较多。“APEC的中装美美的,意义非凡。”济南汉服群的管理员说,“这是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一次形象展示,要做到不偏不倚,采用汉族传统服饰对襟、褙子的元素,也有近代盘扣的体现,女装也融合了传统服饰元素,采用更经典的宋锦,与时代共同进步、融合、改进,简直不能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