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吧 关注:5,002贴子:55,025

东阿风华录:曹植文学奖获奖作品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楼主选取了其中所有有关阿植的文章,谨供吧友们品味、欣赏。资源全部来自东阿新闻网。


IP属地:江苏1楼2014-11-30 12:48回复
    《致鱼山》(节选)作者:叶梅。
    小小鱼山海拔只有80多米,但因有了曹子建,便有了永世的精魂,而扬名于天下。
    清代文人卫既齐作《吾山书院记》,描绘鱼山斜径蜿蜓,松风飒飒,一抹黛色参天,北望郁然有深秀之气,乃陈思王之墓与祠并隋碑,记王平生游陟有终焉之志,历级而上至绝巅,则子建读书处,名柳舒城。又一冯廷魁作文赞鱼山:“平原庄上,相国称诗;桃李园中,翰林作序。风流未远,才士实难。望山下遗祠,犹祀五言鼻祖;溯河流故道,还思七字权舆。”
    五言鼻祖乃子建,他在鱼山读书、赋诗,那是他一生中最为旷达的时光。这位生乎乱、长乎军,半生不得志的才子,如谢灵运所评:“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天下人皆知他的七步诗,他的聪明才华遭人嫉恨,差点要了他的性命,但也救了他的性命。天下人还知道他的多情,他所描绘的美丽女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天上人间,唯此绝唱啊。
    但子建除了他的才华与多情,更有“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抱负,年近四十之时,他被封为东阿王,即全心投入,移山移水移衙门,向明帝上《乞田表》,获得准许垦田万亩,植桑养蚕,炼阿胶织阿缟,“东阿有井,大如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者。”子建其时,将阿胶炼得浓亮透彻如琥珀,相传他来东阿之时形容憔悴,服阿胶之后颜色鲜好,健步如飞。他行走于平原与鱼山,那些今日的麦田,曾是子建的双脚踏过的田埂,他胸中千般抱负,唱不尽天下悲歌,“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骨气奇高,雅好慷慨,建安诗风尽显斐然。
    鱼山人爱说曹子建,还爱说他创造的“鱼山梵呗”。
    我父亲生活的年代波澜起伏,他没有多少闲空,也不是一个风雅的人,但他却有过一只竹萧,高挂在墙上,甚至有一条鲜黄的丝绦系在箫头,醒目地垂下来。偶尔的,父亲会取下那只箫,小心地吹着,好像一用劲,就会吹破了似的。我们都还很小,听不出他吹的是什么,只是好奇得很,吹得满地凉月,一汪清水,便又觉得吹箫的这个人不像是父亲。
    事隔多年之后,我才明白他多半是小时候听惯了“鱼山梵呗”的吹奏,情不自禁也想仿效之。梵呗是一种带词的佛教音乐,意即用清净言语赞叹诸佛菩萨的三宝功德,为清净、离欲、赞颂、歌咏的表达。所以称“梵呗”,是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因梵音重复,汉语单奇,少为人传唱。才华横溢的曹植依《太子瑞应本起经》撰文制音,其中大量采用中原本土尤其是东阿一带的民间小调,音词结合朗朗上口,竟使佛经在唱诵时声文并茂,得以迅速流传。
    唐朝初年,鱼山梵呗传至日本、韩国,被人们命名为“鱼山声明”或“鱼山”。鱼山梵呗悠和、典雅、恬静、纯朴,清净自在,祈祷风调雨顺,为民消灾免难,人们称其秉承传统佛乐,追求天然意境,韵唱不尚雕琢,好似山石过滤的清泉,纯粹而极富禅意,令人神清气爽。子建作为鱼山梵呗的创始人功不可没,后人有(《东阿王赞》)曰:“七步诗八斗雄,和平妙音世界同,梵呗源真宗。”乾隆皇帝更是赞赏:“国满栴香,古枝分鹿苑;天高竺梵,晴呗接鱼山。”自曹植“鱼山梵呗”之后,后世僧俗名家纷纷效仿,将中国民间乐曲用于编创佛曲,使古印度声明音乐逐步与中国之风相融合,中国梵呗继而走向世界。
    鱼山种种。
    子建想来是爱极了鱼山,选择此地作为他永久栖息之地。鱼山也是爱子建的,沧海桑田,星移斗转,山与子建已融为一体。
    而生活在鱼山的世世代代,也是爱鱼山的。即便离家的人儿,无论走得多远,都会有一根线牵在心里,揪扯得心疼,“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那美妙,那神韵,那千里万里的追寻,那亘古不变的守望,只有家乡才是一个人永远不离不弃的情人呵。


    IP属地:江苏2楼2014-11-30 12:50
    回复
      《一座山,等待一个人——谒曹植墓记》 作者:微紫
      东阿鱼山。
      一千七百年了,不停地有人来看你,寻你,倾听你。天宇星辰寥落,鲜见其他星斗与你辉映,呼应。你的孤独就像你的光芒一样。
      你的魂灵真的就在这里么?隔着一千七百年的岁月厚幛,你的呼吸与脉动切近震颤在我的耳边,时空奇妙的幻化使我不敢相信。
      这么小的一座山丘,突兀在平原之上,黄河之滨。上苍把它降在这里,在亘古的时光中,是为了等你。一座山的降生是为了等待一个人。正如在浩渺的天宇,一个耀眼的星座,专为一颗璀璨的魂灵而设。
      这是天地为你而设的灵台。多么好的一个地方。千百年了,它仍然保留了原初的形貌。孤居于平野之上,远离城市与喧嚣,只在山下有一片草丛一样安静沉默的低矮村庄。“初,植登鱼山,临东阿,喟然有终焉之心,遂营为墓。”上苍理解你的心愿,它以一种缓滞的进化保护了你的寂静不受打扰。每一个来看望你的人,都要踏过几十里乡间野径才能来到你身边。不想来的,就不来了,想来的,就来了。每一个来的人都需要在乡野的风中沐浴洗尘,清明了内心的杂音之后,才能走到你身边。这一片平野上,翻腾的麦浪应该与公元230年的麦浪没有什么不同;而耕作的农民,焉知不正是一千七百年前你子民的后裔?
      拜谒你时,值夏日正午。鱼山上阳光无遮无拦,长风浩荡。山路上,野花紫草,气息浓烈,熏人欲醉。我深信这一丝一缕的气息也曾熏染过你的肺腑。草木有灵,石头有性。这些高大的树木,密生的灌丛,虬枝伸展,一定陪伴过你独自登临的道路;那块被铭为羊茂台的平石,据说是你当年独坐读书的地方,它一定深谙你的忧愤与志向。星光下,黄河浪涛倾听过你的叹息。长风中,山野草木聆听过你的吟诵。这山上的一草一石都被熏染了你的品性,千百年来,茵茵不枯。而这座仅高八十二米的小山,不高峻,不险拔,无群峰竞奇,无繁木争秀,也正如你的化身,把酒临风,长歌当啸,无霸居天下之威,却有君临天下之仪。
      站在山顶,可见天空云卷云舒,黄河奔流北去,远处山川绰约,小玲珑汇成大画卷。那一片缥缈云际,可正有洛神驾车飞凌?子建,你可听到,望着滔滔河水,我吟诵:“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这不是洛神,这是我心目中的子建,七步诗八斗雄,形神俱化于文字,铭于我心,荡于我魂。关于洛神的争论多矣,有谓爱情,有谓志向。但我知道它既是爱情,又是志向,它是子建对极致之美的深情向往,是他的终极理想与追求。此时,黄河水面阳光闪耀,云雾静息。子建当真随他的洛神,“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消逝于这片长空之中了么?
      一千七百年前,我在哪里?我是什么?当你从千里平野的乡径上纵马而来时,我是阡陌上你马蹄间的一株秀草?还是鱼山上的一块冥顽之石?我降生的地方离你并不遥远,就在黄河对岸,你无数次于鱼山顶举目望到的云雾峰峦之间。然而,我与你错过了千年。今天,我才跨过黄河,满怀倾慕走近你的归居之处,在鱼山的草木山石间觅寻你的踪迹,在长空的浩荡流云间搜寻你的姿容,在黄河的凝波微浪里贴近你交织于怀的昂扬、抑郁、忧愤、隐忍与叹息……
      在东阿为王的两年间,你多少次登临鱼山,孑立山顶,与山间草木对语,望山脚下黄河逶迤远去。黄河正如你曲折起伏的一生,经历了滔滔跌宕,在鱼山之麓平静如斯。到此处,你的心间也已宁静如水。曾经“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激情;“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苍蝇间白黑,谗巧反亲疏” 的兄弟相煎;“待罪居东国,泫涕常流连”,“流转无恒处,谁知我苦艰”的孤愤,都如昨日烟云,远了,去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哪一个时代,诗人不是自然的作物,且只适合在山川自然的沐浴中放纵魂魄与才情?鱼山是上苍远古时即为你设置的一把琴,它等待万古,终于等到了你。它向你发启鸣奏之音:一日,你忽闻鱼山岩岫有诵经声,“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乃摹其声节,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世。”从此,梵呗自你而源。你潜心吟咏,向人间传递这来自长空碧云的天籁绝响。据说你创制的鱼山呗乐谱有三千余首,唐代时传入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在佛界和各国民间代代相传。
      在你听闻岩岫经声的霎那,是怎样的洞烛之光照耀了你,瞬间晴明了你的精神?那一顷刻,你的神思一定与悠悠天地承接在一起,彻悟的大喜悦注入你的魂魄。我想,不是你创制了梵呗,是梵呗选定了你。梵呗的流响早已存在于空阔天地之间。梵呗遇到了你,才遇见了它的耳朵与喉咙。梵呗自你而发声,你是天地创设的一把弦琴。
      天宇浩阔,梵音缭绕,可容灵魂自由飞翔。你确是追随那洛神而去了。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归去来兮。四十一岁的生途,短如一烛,一昼,然而瞬息间映亮千载时空。
      不作君王又如何?小人营营,众口铄金又如何?是非成败转头空,贵贱荣辱化粪土。词采华章,文字烈焰,却与万古江河同流长。
      你之后,鱼山将为你而永存时光之中。
      旷古的时光中,跨过川野来贴近你的人,还会源源不断地来着。我也是这朝圣路上的一个,来靠近你,触摸你,痴妄着在这颗桀亮的星辰下,分得一缕幽明光亮。


      IP属地:江苏6楼2014-11-30 13:07
      收起回复
        三、曹植在东阿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谈到曹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谁人不晓,但曹植在东阿人民心中的形象呢?可能有点强人所难,无从谈起了。当然,曹植做东阿王仅仅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不可能给人留下什么可记忆的形象,做为人的漫长一生,也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但做为考察曹植的生平事迹,很有必要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曹植在东阿两年有余,政绩不显,遗迹不多,但却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有人说,这些传说是历史学研究中的“活化石”,我不敢贸然苟同,但也不敢随便轻易扬弃。因为这些传说大都颂扬曹植造福于东阿,特别是鱼山一带百姓的。如《曹植显灵护鱼山》:相传1938年11月中旬,日本鬼子平田大队从泰安出发,攻打鲁西抗日重镇聊城。鱼山为泰安至聊城的重要交通咽喉。这一天拂晓,小鬼子偷偷渡过黄河来到鱼山脚下,企图顺手牵羊抢掠鱼山村。谁知这时整个鱼山烟雾笼罩,时隐时现中有一支铁甲军在一个银盔银甲装束的将军指挥下,戒备森严,拭目以待。小鬼子一见此景,吓的胆颤心惊,悄悄绕山而过。后来听说有人看到那个银盔银甲装束的将军便是曹子建,他指挥着兵马保护了鱼山免遭一场生灵涂炭。人们感激不尽,每当月初旬中,逢年过节,都要到曹植墓前烧香磕头,祭祀不断。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可曹植在鱼山百姓的心目中却成了保护神,受到了虔诚的供奉和朝拜。
        再一个传说《曹植赐粮救鱼山》:相传有一年,鲁西一带遭到了百年不遇的大干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四处逃荒,妻离子散。就在这时,曹植显灵托梦给鱼山的百姓,说是他为拯救这一方的黎民百姓,决定进行赈济,开仓放粮。并嘱咐百姓到羊茂台下排队等候。谁知有一个名叫贪心的小人抢先来到羊茂台旁的曹植墓前,忽听墓门一声雷响,裂开了一条缝隙,随即只见黄灿灿的谷粒瀑布般的流淌下来。贪心喜出望外,挣起了早已准备的口袋……一袋、两袋,一共装了五口袋。袋子用完了,他生怕别人发现,便用谷秸将裂开的墓缝塞住,以便回家再取口袋来盛,贪心的行为惹恼了曹植,一下子将墓门关闭,再不放粮了。而贪心装的五口袋谷子立时变成五口袋黄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因此,后人便留传下一句话:“破了曹子建(墓),富了九州十府一百单八县”。当然,这只是百姓对曹植的寄托而编织了一个惩恶扬善的传说故事。
        其实曹植生前困苦潦倒,其墓葬也很寒伧。这有1951年6月平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清理该墓的一份资料,表明该墓薄葬的情形:
        曹植墓由甬道、前室、后室三个部分组成,平面呈“中”字形。前室呈正方形,4.35米见方,后室呈长方形,进深2.2米、宽1.78米。墓壁砖墙,错缝平砌,厚约1.49米。墓砖长0.43米、宽0.20米、厚0.11米。墓底平铺单层青灰色砖。墓顶、前室呈拱形,后室和甬道皆单券顶。墓葬有二门,即前室有一门,前室与后室之间有一门。门高1.90米,宽1.32米,皆砖错缝平砌封门。
        在清理该墓时,当打开墓门后,即发现玛瑙坠珠三颗,青玉璜三件,还有铜质铺首等。墓棺居墓室正中。从清理情况看,棺床可分为三层,最下层是一指厚的木炭灰铺底,中间是一层豆粒大的朱砂,上层是用云母片剪成的日月星辰。云母片上置尸体骨架,骨架尚未完全腐烂,除少头盖骨外,主要骨架尚存。共清理出28块完整尸骨。墓棺左右为随葬品。右侧随葬全套炊具,有陶灶、陶罐、陶壶、陶盆等;左侧随葬陶井模型和鸡、鸭、鹅、狗等陶甬。这次清理共出土文物132件,大都是陶器,还有一些石器,如石圭、石壁等,没有发现什么贵重物品。看墓葬的寒伧样,有点儿与曹植的地位不相符,更谈不上什么“富了九州十府一百单八县”了。
        曹植在鱼山还有诸多类似抑恶扬善的传说故事,什么《曹植捉贼》、《私访除恶》等,无不对曹植倍加颂扬。
        对曹植的颂扬,奉为神灵,不光百姓如是,就连历史上封建统治者也是如是。据清代《东阿县志》记载:“元时以王为东阿城隍。后令宫钦改正其讹,别祠王于邑城,其后城迁祠废。明隆庆间县令田乐建祠于墓下,有屋三楹,未设庙貌”。由此可见,曹植在东阿人民心目中占据着一个重要位置,并奉为神明而加以颂扬、祭祀。时至今日墓前香火不断。这一方面反映了当地百姓仍存有封建迷信思想,祁福于东阿王曹子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们在默默的纪念这位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
        是呀,曹植客居异乡为异客,远离故土,无亲无厚,而能得到如此的厚爱和颂扬,这不能不说他与当地的百姓有着一定的缘分的。所以,当看到络绎不绝前来参观凭吊的中外专家学者及各界知名人士,他们感到的是骄傲,是自豪,更大程度的是虔诚的祈祷;他们会自告奋勇的给你做导游,也会毫不顾忌的告诉你许多有关曹植的轶闻趣事和传说。因此,当1951年6月平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会同当地文化部门,要对该墓进行发掘清理时,遇到百姓的阻挠和发难,最后通过政策教育和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才得以进行。也是可以理解的。
        综上所述,曹植作为一代历史文化名人,并在诗歌创作上有着一定贡献和造诣。虽然生活在贵族豪门,早年过着公子哥儿的豪华生活,而在他的后期,“虽有王侯之号,而乃侪为匹夫。县隔千里之外,无朝聘之仪,邻国无会同之制。诸侯游猎不得过三十里,又为设防辅监国之官以伺察之。王侯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在这种情况下,使他过多地接触了下层百姓,体察民情,了解饥苦,在任两年余,可称颂的虽无什么煌煌建树,到也做了一些抑恶扬善的工作。中国人向来有着淳朴善良不记旧恶的优良传统,但对于所赐给的点滴恩惠,他们是不会忘记的,并做为口语世代相传。上面采摘的几个传说故事,足可管中窥豹矣。


        IP属地:江苏11楼2014-11-30 13:31
        收起回复
          《古道新声》 作者:丛本华
          智者爱山,仁者乐水。一块地表有山有水才有灵性。一个村庄深藏于山中或静泊于水中,静谧得带给人无限猜测和遐想。一个城市把山川和水泊纳入胸中,这个城市就会变得宽广、豁达,充满诗情画意。
          东阿县城就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态城市。冬去春来,草长莺飞,和熏得风带着轻盈的水轻轻的拍打着湖岸,把幸福和欢乐传递给城市中的每一个人,喜鹊鸣叫着,在青枝碧柯间追逐着细碎的阳光,垂钓的白发翁媪一脸的严肃,一紧张却把馋嘴的鱼儿甩到淡淡的云间去了。
          水的躁动和鹊的鸣叫,透过某种感觉传达给了我,心中产生一种异样的渴望,合上从文先生的《边城》,凭窗眺望,湖边的杨柳吐出了新绿,耸立着秃枝丫杈的乳白的小山已变成深深的褐色。汉魏风格,简洁明快的青石牌坊,在青山密林中庄严肃穆。我隐约感到到山水中生命的涌动,这种涌动唤起了我血液的骚动。哦,该到湖边去走走。
          这个县城古老而又年轻。春秋时,这里地处齐、赵两国边境,境内有大清河流经大海,河曲形成大陵,故曰阿。秦始皇设郡县制时就设为东阿县,公元457年并入谷城县,后魏时恢复至今。然而历史上的城址都不在今天的县城。现在的城址是历史上的一个驿站,是南北驿道的重镇,汉代曾是临沂县治所,唐代称为马防城,元、明时称为铜城驿,清人朱彝尊《霜天清晓·晚次东阿》曰:鞭影匆匆。又铜城驿东。过雨碧罗天净,才八月,响初鸿。微风何寺钟?夕曛岚翠重。十里鱼山断处,留一抹、枣林红。鞭影匆匆,驿马长鸣,历史在飞扬的尘土中更迭着,千年的大路走成了河—— 当潮水漫漶了大道,青青的芦苇钻出水面,鱼虾们在驿路上时而匆匆赶路、时而悠闲的游山玩水,温习着一段段淹没了的历史时,东阿人给这段水面取了一个别致的名字——官路沟。哦,官路沟,记载着历史成长,印证着时代变换,蕴藏着无限期望和惆怅、得意和失落、欢笑和痛苦的一条古道,一段水流。
          古道的东边是老城,西边是新城。夹在城中心的官路沟修葺一新,并取了一个漂亮的名字——洛神湖。洛神是曹子建经洛川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作《洛神赋》。洛神名曰宓妃。《洛神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名篇。曹子建死后葬在东阿境内的鱼山上。为开发旅游,为提升城市品位,东阿人就把新老城结合部的这片水面叫做洛神湖,把湖边的荒地杂林叫做曹植公园。
          我走出水泥格子,从公园的西南门走进湖西边蜿蜒曲折的小路上。夕阳的余晖浸透茂密的林子,撒在平坦的水泥路上,欢呼着、雀跃着;春风吹皱的湖水与夕阳嬉戏着,浩大的、桔色的湖面萌动着春天的渴望;远处的鱼山上有人在吊嗓,高亢的唱腔划刺着公园的静谧。我在这如画如梦的公园里徜徉,接纳自然界那浑厚无穷的生机和活力,冲洗着一周的疲劳和烦恼。这时候,我是最自由的,可以哼一支喜爱的曲子,可以回忆生活的酸甜苦辣,可以畅想未来的荆棘与阳光。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坐在聚义亭下安静的体味湖水的潮起潮落。
          当我的祖先们坐在这古道边,静候着京城的消息;当于慎行的斧钺仪仗令旗牌扇淹没在古道深处;当清脆的马蹄和着悦耳的铃声,还回荡在历史的天空。先人们该不会想到,几千年后这条大道会变成风光淤泥的湖泊吧。自然界的力量是神秘莫测的,当你使劲把一种力量掰向个人意愿的方向时,谁也保不准,这种力量会走向何方。人啊,想成就一件事,最好是借势、造势,且不可逆势而行。还是道法自然吧!就像这古道既然已变成了河流,就铲掉古道的荒芜,取一个漂亮的名字,让他再焕发出明亮的光彩。让历史记住历史吧,谁知道千万年后,这片地方是变成荒山、沙漠、绿洲还是大海呢?
          铜城,这古老的驿站,鱼山有了,洛水有了,洛神也来了,曹子建呢?于慎行呢?一个人身材高大的人在古道边徘徊, 轻轻的吟唱着:
          山寂松静月星稀, 鱼梦蛙歇鹊倦枝。
          洛神粼波婆娑舞,梵音扁舟子建至。


          IP属地:江苏13楼2014-11-30 13:40
          回复
            《曹植与东阿农桑》 作者:贝太雷、刘学峰
            东阿境内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曹植为“东阿王”时,“阿缟”和“阿胶”早已名冠当世。
            曹植在鄄城和雍丘两地时,蔑视劳动,对农桑均一无所营。因此,他有时过着缺衣少粮的生活,认识到必须发展农桑生产,才能使封地百姓衣食无忧。从所赋《社颂有序》可知:其序曰:“余前封鄄城侯,转雍丘,皆遇荒土。宅宇初造,以府库尚丰,志在缮宫室,务园圃而已,农桑一无所营,经离十载,块然守空,饥寒备尝。圣朝愍之,故封此县,田则一州之膏腴,桑则天下之甲第,故封此桑,以为田社。”
            从赋中可以看出曹植作了亲营农桑的打算,因曹植为当时政治背景所困,又因国家当时有特殊的土地制度,他向曹睿写了《气田表》:“乞城内及城边好田,尽所赐百年力者。臣虽生自至尊,然心甘田野,性乐稼穑。”……曹睿很快恩准了曹植的请求。太和四年(230年)正月曹植在封地东阿举行了隆重的藉田仪式,鼓励东阿百姓辛勤耕作。
            曹植还选择良田播种了万亩的园圃细心经营。他写道:“夫营畴万亩,厥田上下,经以大陌,……”从以上可以看出,曹植当年选择耕种的万亩园圃,如同今日的农场一般,十分规范,东汉末年,连年战争。人口严重减少,东阿土地大面积荒芜,曹植以身作则,他不但指导当地百姓下田劳作,还时常带领妻子老小和仆人直接下田劳作。“亲枉千乘于陇亩之中,执锄镢于畦叮之侧;尊距勤于耒耜,玉手劳于耕耘者也。”此具体地写下了曹植一边生产劳动,一边督察管理的情况。落魄的曹植深深地体会到吃饭和穿衣的重要性,在万亩园圃里他不仅种植了大宗的粮食、豆类和黍类作物,同时还栽植了大批的桑树。到了太和四年二月,曹植在东阿又封社桑,并作《社颂有序》以此鼓励百姓,大力发展植桑养蚕,直到今天,东阿的植桑养蚕仍是当地百姓创收的一项主要来源。


            IP属地:江苏16楼2014-11-30 13:54
            回复
              诗歌获奖作品选
              《洛神湖》 作者:周庆月
              其一 七律
              百顷神湖谁细磨,光明似镜闪清波。
              画舟推出千层浪,赤鲤游嬉万朵荷。
              影视雄城依岸立,碧林灵鹊踏枝歌。
              堪怜此处和谐美,看取争鸣戏水鹅。
              其二 水调歌头
              一片汪洋水,日照洛神明,风推细浪柔动,粼碧透晶莹。画舫欢歌装满,玉女催开兰棹,相逐竞前行。西子尽称俏,也逊此方琼。
              鹅欢唱,林献绿,鸟高声。令人陶醉,红鲤寻趣戏荷菱。忽见渔夫收网,堪喜金鳞翻跳,湖上起欢腾。游客流连久,诗意用筐盛。
              《东阿三题》 作者:陈斯高
              其一 洛神湖抒怀
              湖边独立仰高台,大赋镗镗逐浪来。
              回雪流风千载过,洛神依旧笑眉开。
              其二 喜鹊之乡见枝上有鹊
              窝藏喜鹊上高枝,正是冬残雪尽时。
              鸟雀亦知春已近,村楼遥望一鸣之。
              其三 药王山远眺
              揖手药山祈顺安,川原有意捧忱丹。
              阿胶能却冰霜雨,百姓和恒风月宽。
              《东阿新传说》 作者:王淑贤

              撷星光为毫
              蘸黄水为墨
              在东阿的夜幕写满相思的诗行
              宓妃
              一篇洛神赋怎述尽亘古的渴慕
              曾经
              人神殊途
              而今
              子建已经卸去尘世的皮囊
              你看,你看
              鱼山上我日夜为你守望
              江山更迭,社稷无常
              唯有佳人永驻心房

              就连那梵呗
              都动了凡间情愫
              不时跳跃出多情的音符

              莲步轻移
              衣袂飘飘
              感君款款深情
              妾乘一弯新月而来
              静泊在洛神湖上
              凝眸处
              杜蘅疯长
              倾心时
              沉睡的鱼儿被
              荡漾的水波摇醒

              诗国帝王
              风月无边
              九曲栏杆
              岸芷汀兰
              烟波浩渺
              天地高远
              十七孔桥太短
              还是交给喜鹊吧
              在鱼山洛湖间
              架起一座连心桥
              让千年的守候牵手
              从此
              鹊桥上相会的
              不只是织女牛郎
              《一座山,等待一个人——谒鱼山曹植墓》 作者:微紫
              你的魂灵就在这里?
              隔着岁月渺远的厚幛,人间多少讯息全无。
              只有平原上的风长吹,只有黄河的波涛不息,
              仿佛你的呼吸与脉动震颤在我的耳边。
              一千七百年了,
              不停地有人来看你,寻你,倾听你。
              天宇星辰寥落,
              孤独是最高的光芒。
              这是天地为你而设的灵台,
              它降在这里,在亘古的时光中,为了等你。
              一座山的降生是为了等待一个人,
              正如浩渺的天宇,一个耀眼的星座,
              呼应一颗璀璨的魂灵。
              多么寂静,只有阳光与河水汹涌
              平野上,麦浪的翻滚与公元230年没什么不同
              躬身耕作的人们,焉知不是
              一千七百年前你子民的后裔?
              山间野花紫草的气息熏染过你的肺腑。
              羊茂台深谙你的忧愤与志向,
              这山上的一草一石都是你的化身,
              都被熏染了你的品性,把酒临风,长歌当啸。
              当岩岫经声响起,怎样的洞烛之光霎那照亮?
              悠悠神思承接千载天地,怎样的喜悦注入魂魄?
              梵呗在空阔天地间流响,却是遇到了你,
              才遇见了自己的耳朵与喉咙。
              梵呗自你而发声,你是天地创设的一把弦琴。
              你随梵呗飞翔,追随洛神而去。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归去来兮。四十一岁的生途,
              短如一烛,一昼,
              瞬息间却映亮千载。
              鱼山有福了,从此,
              它八十米的高度同泰山一样巍峨;
              平原有福了,它宁静如钟,
              守住一片亘古月光。
              而那颗桀亮的星辰,以它的八斗光芒,
              把千百斯年的天宇照亮。
              流转不灭的光亮。
              《鱼山怀古》 作者:冯彩霞

              登一座小的不能再小的山
              一步步走上来
              每一步踩疼一个词
              每一步踏痛一个音符
              这,让我羞愧
              一抷黄土只能掩盖一个躯体
              一个词一首诗却能筑就一座不朽的宫殿
              吟诗者,就是自己的王
              一声叹息,幡然醒悟
              梵呗由此而生
              我在千年之后的山巅
              寻不到来时的路

              最好将你的名字隐去
              在读你的诗词之前
              不然,一遍遍的默念
              会惊醒你的痛
              最痛的不是权利之剑
              而是亲情之刃
              七步,一步一泣血
              从手足跨过去
              跨到仇视、倾轧、残害
              隐不去的是忧思
              你再也找不到你的白马
              找不到就找不到吧
              这个尘世,更喜欢隐藏
              就像血液隐藏在皮肉之内
              就像剑锋隐藏在剑鞘之中
              就像为祸之心隐藏在微笑之下
              你只需将你的诗隐藏起来
              隐藏成石头
              你只需将你的名字隐藏起来
              隐藏成音符
              你只需将你整个人,隐藏起来
              隐藏在岁月的纹理中
              现在,石头已堆砌成一座山
              一座懂你的山
              这座山,镌刻着你的名字
              让史册又加重了几分

              鱼山并不高
              甚至于你的白马能一跃而过
              鱼山并不大
              甚至于你在山东侧的一声吟诵
              能惊醒山西侧沉睡的蚂蚱
              但,它那么适宜安眠
              你只叹一句,累了
              石头便沉默不语
              树木便噤了声
              花朵便闭了红唇
              鸟儿便敛了羽翅
              虫儿便停止鸣唱
              在这里,你梦里的刀枪剑戟
              再也发不出厮杀的声响
              只有建安的风,徐徐吹过来
              做了你的锦被


              IP属地:江苏19楼2014-11-30 14:13
              收起回复
                [END]终于搬完了~呼~~全部看完也是很不容易哒~~反正我是看完了╮(╯▽╰)╭


                IP属地:江苏20楼2014-11-30 14:19
                回复
                  我喜欢【致鱼山】
                  【小尾巴】楼主好,吧主好,最好的就是层主啦!
                  如果吧主成层主,会如何?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4-11-30 14:26
                  收起回复
                    等我做完作业会来细细看的QAQ
                    ——“满怀之风,却有多少?”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4-11-30 15:08
                    回复
                      @宫羽辞 阿辞加精吧
                      ——“满怀之风,却有多少?”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4-11-30 15:09
                      收起回复
                        文章太棒,我c了一遍

                        ——“满怀之风,却有多少?”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4-11-30 22:18
                        回复
                          好贴!!已收藏!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14-11-30 23:30
                          回复
                            H,安利你一个帖子,快来看! @Hopefulcity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14-11-30 23:52
                            收起回复
                              好的 看看


                              IP属地:广东27楼2014-12-05 18: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