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吧 关注:8,369贴子:96,169
  • 19回复贴,共1
外号狮子,最擅长刨坑~~~


IP属地:江苏1楼2014-11-28 19:05回复
    宦官的末日
    何进的死讯一经传出,立刻引来部下吴匡、张璋与世家子弟袁术的复仇大军。他们斩破宫门,带兵冲入皇宫。为逼张让现身,袁术烧毁了南宫的九龙门与东西二宫。张让与段珪无法,以众军造反为由,挟持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与何太后经由南宫复道逃入北宫。
    尚书卢植赶来增援,他手执戈矛,在北宫阁道追上段珪,仰头大声责骂段珪的目无法纪。畏于卢植的磅礴气势,段珪释放了何太后,何氏从阁楼上跳下,被人救出。
    中军校尉袁绍与何进的弟弟何苗也很快赶来参战,在朱雀阙下杀死中常侍赵忠。讽刺的是,何苗在这场为兄长复仇的战斗中却被吴匡等人以杀人犯的名义就地处决,死的不明不白。
    之后,汉宫便陷入一片刀光血影,将士们平素对宦官的怨恨在此刻全部爆发,大小宦官纷纷死于刀下,一地血腥。走投无路的张让与段珪不得已胁迫皇帝兄弟俩逃向宫外,往小平津奔去。卢植穷追不舍,王允又派闵贡襄助卢植,两人终于在夜里追上二人,闵贡杀死了部分宦官,其余的全部投水而死。少帝与陈留王则瑟瑟发抖,在寒冷的夜色中眼望着满地鲜血。这场由宦官主动发起的宫廷闹剧最终落下帷幕。
    三天后,当刚进京的董卓亲自前往北芒去迎接这两位皇公时,谁也不曾想到,一个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时代正悄悄的走向历史舞台。


    IP属地:江苏6楼2014-11-28 19:07
    回复
      饥馁的年代——人皆相食
      董卓的入京没有带给混乱不堪的东汉社会一丝光明,相反,却使得这个昏暗的年代更加动荡,在一系列天灾与人祸面前,东汉的平民们毫无疑问的已近走上绝路。
      早在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全国便有三分之一的郡县遭受水灾与蝗灾,延熹九年,公元166你那,司隶州、豫州发生大饥荒,饥饿而死者十有四五。灵帝时期,河内、河南夫妇相食。饥饿如同野火一样,点燃了百姓们心中最原始的求生欲望:桑葚、蝗虫被当做干饭,更有甚者相互吞食。时人因此说:“虎豹之口,不如饥人。”


      IP属地:江苏7楼2014-11-28 19:07
      回复
        流行于四川的茶叶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前六样一早就已经成为了汉族人民日常饮食生活的必备,唯独是最后一样茶,直到东汉时期仍未成为流行于大江南北的饮品。
        茶原产于中国西南角最古老的大地,即三国时期的南中地区,西周时的巴中志内已经有了进献茶于周王室的记载。到了汉代,茶在西南区大地广为流传,并为中原知晓,不过当时,人们注重茶的药性多过它的口感。
        茶最初是一味药,司马相如就曾将茶于二十多种药草同列。直到三国时期才渐渐开始成为日常生活的饮品,进入到开门七件事当中。三国魏、吴两国均有关于茶饼制作及饮用记载,现象虽然不普遍,但却是茶迈入宫廷饮料的证明。
        茶的传播是由南向北慢慢推进,南北朝时期,是茶流传于中原大地的重要时期,在此时期,茶由药转变成为人们日常饮用的重要饮品,进入平民百姓之家,广为人接受。但北方仍有部分草原贵族不习惯饮茶,而在其政权内受到排斥。


        IP属地:江苏9楼2014-11-28 19:08
        回复
          天呀。狮妞又来挖坑了!!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4-11-28 20:51
          收起回复
            楼主啊,你的千古一相还续写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4-11-29 00:10
            收起回复
              最近太忙了有空好好欣赏,先顶一下狮子出品,必属精品


              IP属地:湖北来自iPad12楼2014-11-29 00:38
              回复
                先留个名回头再细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12-02 18:23
                回复
                  第521个失踪的梦第521个失踪的梦第521个失踪的梦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4-12-04 23:08
                  回复
                    喜爱食蜜的蜀人
                    一提起四川美食,许多人都会想起红彤彤的辣油火锅。蜀人尚滋味,好辛香,古来有名。但是在三国时代,四川饮食居然是以【喜着饴蜜】闻名国际之间,恐怕也是令人意想不到。
                    北堂书钞中记载的曹丕与臣下的一段诏书写道:
                    【新城孟太守道:蜀猪、羊、鸡、鹜味皆淡,故蜀人作食。喜着饴蜜,以助味也。】
                    蜂蜜是三国时期主要的甜味剂,通常用于腌渍蜜饯、入浆成为饮料、烹饪调制。此时代,人们还未掌握从甘蔗中提取蔗糖的技术,主要的甜味是麦芽糖和蜂蜜。西域出产的石蜜偶尔也会出现在饮食当中,但是价格矜贵,是宫廷才能享用的珍品。
                    石蜜即冰糖,魏文帝曹丕就曾以拥有石蜜得意洋洋的向吴主孙仲谋炫耀,并极力贬低东吴所产的龙眼荔枝,认为味不如石蜜。
                    现在普通不过的蔗糖则在唐朝才开始出现、使用。
                    除了蜂蜜之外,尚好滋味的川蜀中人早早就开始了辣味运用,主要源于蜀地全境多山多雾、日照少,冬季湿冷。为了祛喊除湿,温中下气的辣味就成为了蜀人餐桌上的首选。
                    现今流行于中国大地的辣椒是西方的舶来品,在距今400年以前,中国人的餐桌上尚没有辣椒火红的身影。传统的川味美食都是靠中国本土的辣味调料进行烹制,风味与现今截然不同:
                    1、花椒
                    在辣椒尚未占领中国大地之前,花椒是当之无愧的辣味之王。从诗经开始,它被无数的诗篇提及、歌颂,统治的时代贯穿几个世纪,是蜀人餐桌上的必备之物。除却做菜,花椒也被用来酿酒。如今,虽然地位下降,但直至今日,它仍不时出现在各式菜肴之中,作为点缀。
                    2、茱萸
                    唐代大诗人王维曾有诗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当中的茱萸就是古代名噪一时的辣味大诸侯,在四川的美食中担负重任。与花椒命运相似,它作为多年结果植物,在辣椒进入中国之后,就被这种一年生的草本迅速击溃,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如今,它已默默无闻,只有在史料中,才能一窥昔日的辉煌。
                    3、扶留藤
                    扶留藤又称蒟或蒌叶,果实常被蜀人用来做成蒟酱,香辣可口。一度也曾是人们热衷的美食,辣椒的出现,使它迅速沉寂,最后湮灭在了历史当中。


                    IP属地:江苏16楼2014-12-05 16: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