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ol吧 关注:116,563贴子:4,557,533

风帆扬起的时代——16世纪海军技术变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6世纪晚期的西班牙大桅帆战船


1楼2014-11-28 10:01回复
    古希腊罗马战船的没落
      16世纪的海军作战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随着海军炮火潜在威力的充分利用和发挥,延续使用了2000多年的古希腊罗马战船时代遂告结束。尽管这种战船后来又在地中海区域活跃了一个多世纪,但装备有舷侧炮的新型战船时代已经开始。古希腊罗马战船成了新型战船的辅助船。
      从公元前450年希腊的萨拉米斯海战到公元1571年的勒班托海战期间,海军战船和海军战术的变化很小。海军作战的目标是撞毁或攻占敌人的战船。勒班托海战时不太坚固的战船跟布匿战争时的战船相比并无很大的差异。这些战船又长又窄,只有一层甲板,长度约为150英尺,最大宽度为20英尺,由54支桨推进,每边各27支。船上还装有二至三个三角帆,用来让划手得到轮换休息,或者在顺风时加快船行的速度。每支桨配有4至6名划手(通常是奴隶)。在基督教徒使用的战船上,划手通常可以用弹盾来保护自己,而土耳其人则根本不考虑用什么办法来保护战船上的奴隶。每艘战船上的船员总共约有400人,包括划手、水手和一个作战士兵分遣队。勒班托海战时,基督教徒的战船船头装有五门小型加农炮,稍小一点的土耳其战船只装有三门。在船头前面吃水线的上方伸出一个金属撞角,长约10至20英尺,用来撞击敌船。
      在勒班托海战时期,还有两种类似古希腊罗马战船的重要变型船。一种是土耳其帆桨两用小战船,它是仿照早期拜占庭帝国的一种战船制造的。其船体较小,但速度更快。船上有18至24名划手,船员共约100人。另一种是地中海另一侧的威尼斯人用的三桅帆装战船。它比古希腊罗马战船大一倍,因此船速较慢,但威力更大,适航性更强,装载的士兵更多。这种战船并不是地中海的快速古希腊罗马战船和北欧的新式多门加农炮桅帆战船的一种十分成功的折衷产物。三桅帆装战船装有50至70门炮,但其中大部分是鹰炮或用来杀伤人而不是击毁敌船的小炮。


    2楼2014-11-28 10:02
    回复
      不久,英国人认识到舷侧炮的应用有可能改变海军战术,因此越来越重视发展适合装备远射程炮的战船而不再注重攻占敌船这种作战方法了,结果,位于战船头尾的船楼变得越来越矮,船头上的撞角也很快取消了,重型炮的比例也有稳步增长。不过,西班牙的战船还依然保留着船头上的撞角,杀伤人员和摧毁敌船的两种火炮的数量继续保持平衡。他们仿照英国,降低了船头上船楼的高度,但船尾的船楼仍然造得很高,并在上面设置了敌人难以对付的轻型炮组。
        西班牙人仍然把他们的战船看作是主要用来携带陆军的海上浮动堡垒。与此相反,英国人则不愿浪费船上的舱位和人力来装载不懂海战的陆地部队,他们将水手训练成能够离开炮位或者攀下帆缆,操起长矛或短剑,强行登上敌船或者竭力把自己舰上的敌人赶走。
        这些就是各国海军战术理论的区别,他们导致了英吉利海峡的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海战,在这次海战中,英国海军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创了海军作战史上桅帆舷侧炮战船的新纪元,并标志着英国谋求制海权的开始,而一种随后称霸海洋数百年的巨兽——战列舰也随着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而诞生了。


      4楼2014-11-28 10:03
      回复
        英吉利海峡海战---日不落帝国的强大之路
        公元1545~1560年间,西班牙海军从海外运回的黄金即达5500公斤,白银达24.6万公斤。到16世纪末,世界贵重金属开采中的83%为西班牙所得。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线和其在海外的利益,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拥有100多艘战舰、3000余门大炮、数以万计士兵的强大海上舰队,最盛时舰队有千余艘舰船。这支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骄傲地自称为“无敌舰队”。
        那时,英国的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轻工业的发展,迫使它急于寻找海外商业市场;舰船制造和航海技术的革新,更加膨胀了英国夺取殖民地的勃勃野心。
        对于西班牙来说,自然不允许其他国家分占它来自殖民地的利益。英国的海上抢劫以及对美洲的掠夺严重地威胁着西班牙对殖民地的垄断地位,引起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仇视。起先腓力二世不想诉诸武力,他勾结英国天主教势力,企图把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扶上英国王位。为此,他在英国开始进行颠覆活动。
        玛丽早在1568年就因苏格兰政变而逃到英国,被伊丽莎白所囚禁。当英国的天主教徒在西班牙的怂恿下谋刺伊丽莎白而另立玛丽时,伊丽莎白乘机处死了玛丽。腓力二世谋杀不成,就决心用武力征服英国。
        当时,英国的海上实力并不强大,难以与西班牙海上舰队相匹敌,只能靠海盗头子德雷克、豪金斯和雷利等人组织的海盗集团在海上袭击、拦劫西班牙运载金银的船只,进行海盗活动。而腓力二世却拥有一支庞大的舰队——“无敌舰队”。
        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西班牙和英国于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这次海战,西班牙实力强大,武器先进,战船威力巨大,且兵力达3万余人,号称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而当时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两军相比,众寡悬殊,西班牙明显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海战的结局以西班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取而代之。


        5楼2014-11-28 10:04
        回复
          当梅迪纳正在准备的时候,帕尔马公爵的主要准备有如下述:从安特卫普和根特开一条运河到布鲁吉斯,在华吞(Waten)河上建造七十艘登陆艇,每艘可载三十匹马,并装有上下起卸的跳板。在新港(Nieuport)建造二百艘平底船,在敦刻尔克集中二十八艘战船,在汉堡、布里门、艾姆登等地招募海员,在格南费里尼斯(Gravelines)制造二万个木桶,在新港和狄克斯莫德(Dixmude)等地为步兵二万六百人、骑兵四千九百人制造营幕。
          最先应分析这个时代中海军发现,然后对于下述的作战才可以有较好的了解。
          十六世纪的战船,与以前各世纪不同的一个主要因素,即为重炮;尽管这种杀人的利器,从十四世纪起即已开始装在船上,可是一直到十五世纪,这种火炮的才有足够的威力,能够一炮击毁当时的船只。这种兵器有明显不同的两种形式,一为前膛(Muzzle-Loader),一为后膛(Breech- Loader)。后膛炮的原始形式是一种“组合式”的火炮(Built-up Gun)——即由若干根铁棒所组成,在上卷中已有详述。它的药室与炮管是分开的,在发射之前,用螺旋装上去。
          一共有两种主要类型的前膛炮——加农和寇非林(Culverin),都装在炮车上。前者发射一吨重 [ 注:校制者按:原文如此,需核对英文版。 ] 的铁弹,只有中等的射程。后者炮身较长,炮弹较轻,而射程也较远。这两种火炮的性质有如下表:
          型式 膛 弹重 口径 最小射程 最大射程
          加农 7.25吋 50磅(约) 18 340步 2000步
          寇非林 5.25吋 17磅 32 400步 2500步
          此外还有半加农(Semi-Cannon),弹重32磅;以及半寇非林,弹重九到十磅。(寇非林亦可称之为长炮)长炮中还有许多较小型的,例如 “Saker”,弹重五磅;“Minion”,弹重四磅;还有“Faleon”,弹重两磅半到三磅,不过这些火炮全部只有对人员的杀伤力。另外还有一种叫作“Plrier”的,射程较短,发射的是二十磅的石弹,到这时已经变得落伍了。
          在十六世纪开始时,在海上航行共有两种主要形式的船只。一为圆船(Hulk),另一为长船(Galley)。前者用以载运商品,后者则为标准的战船。但是不久,大洋的航行和火炮的进步又开始使船只的构造有了新的改变。在洋面上,风帆要比桨更重要,而用风帆的船只又更适于使用船舷上的火力。
          第一个转变期是在十五世纪,此时小型杀人性的海军火炮开始被采用。它们装在两个炮台上面,一在船头,一在船尾——在过去未有火炮时,这种平台上是装置弓弩的——,其目的是为了击毁登船的敌军。亨利七世的大船, “摄政”(Regent)号上即装有这样的火炮二二五门——主要都是旋转式的火炮。
          亨利八世带来了第二个转变期。他采用了前膛式的毁船火炮。因为这种兵器太重了,不能放在炮台之内,而且也不宜于对付登船敌人之用。它必须装在上层甲板上,最好是在主甲板上,必须在船只两侧开辟炮孔。第一艘装备重炮的船为“玛丽玫瑰”(Mary Rose)号,建造于1513年。


          8楼2014-11-28 10:06
          回复
            可见英国人所有的长程火炮,要比西班牙人多了三倍,反之在重炮弹中程火炮方面,则西班牙人也比英国人多了三倍。这种在射程和弹重上的差异,也就可以说明双方在战术思想上的不同。英国人是在长程战斗方面集中全力,而西班牙人则注重中程和短程战斗。西班牙的战术目标是先使敌船丧失战斗能力,然后再攀登它。英国人的目标却是在远距离击沉敌船,或迫使它易帜投降。虽然英国人的火炮具有较大的射程,但是在长射程中,其威力却并不足以发生决定性作用。同样重要的,是这种火力并不准确,在远距离时能击中目标的弹丸并不太多。火力的不准确使海战也和陆战一样,变成了缠斗不休的状态,直到有膛线的枪炮发明之后,这种情形才有所改变。所以在理论上,西班牙人宁愿依赖接近射程的打击力量,这样可以较易命中。
            腓力对于英国人将要采用的战术,早已有所认识,所以当梅迪纳公爵出航前,他曾经给予下述的警告:“你应特别注意,敌人的目的是想作远距离的战斗,因为(他们)火炮的射程较大;反之,我们的目的却是要接近敌船,钩住它们并登船进行肉搏战。”可是很明显的,他却并未充分认清英国人的真正优势并不在于较长程的火力上面,而在于他们的海员技术较为优秀,事实上,他们的船只也比西班牙的更为轻便,易于操纵。西班牙人是惯于在良好天气中航行的海员,而英国人却惯于与恶劣天气搏斗。西班牙的船只在外形上与其说像一艘船,还不如说像一座堡垒,上面挤满了陆军的士兵,而真正的海员却感觉不够,其地位也只比划桨的奴隶略胜一筹而已。在英国人的战船上,水手不仅驾船而且也打仗,虽然也是强迫服役的,但每天还有四个便士的酬报。最大的区别,也是(英国)最大的优势,是西班牙人仍继续使用快船时代的旧战船,船只分成集团,以横队迎敌;而德雷克或霍华德(Howard)却推出了一种新战术,大致以纵队的形式接战,这也是海战革命的先声。
            对于英国海军将领而言,在西班牙舰队驶出之前的几个月当中,他们所遭遇到的极大的困难却是伊丽莎白本人。这个女人虽然具有很坚强的性格,可是在英国的历代君主中,她也许要算是最鄙吝的一个。况且她也真的害怕西班牙,这并非没有理由,因为西班牙在当时,本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和海军国家。她一直都只想和平,可是她却不了解,只要她仍然鼓励私掠的行为,和支援日德兰的叛乱,那么和平就将永无可能性。
            到了秋季,一个小型的英国海军支队,在巴尔麦爵士(Sir Henry Palmer)的统率之下,与一个荷兰的支队联合到一起,一共只有九十艘小船(只适于内河与浅海使用),开始封锁佛兰德的港口;但是直到11月27日,英国女王才召集了一个战争会议,讨论下述的问题:可能的登陆地点,陆上兵力的使用,所使用的兵器,和国内的安全。12月21日,她任命霍华德勋爵(Lord Howard of Effingham)为“陆军中将、总司令、海上舰队和陆军的总管”。尽管德雷克在她的海军将领中是能力最强的一个,但她却宁愿选择霍华德,这不仅是为了提高其舰队的威望,而且也是因为霍华德的地位较高,容易获得部下的服从。德雷克后来被任命为海军中将,在技术方面做霍华德的顾问。关于霍华德,托马斯·富勒(Thomas Fuller)曾这样评价:“诚然,他并非一个内行的海员,但是他却知人善任,而且从善如流。”


            10楼2014-11-28 10:07
            回复
              说起来,似乎是够奇怪的,在7月20日这一整天之内,西班牙人都不曾看见英国的舰队。一直到第二天凌晨1点钟的时候,他们从几个俘虏的口中,才知道德雷克和霍华德都已驶出普利茅斯。梅迪纳立即投锚,命令他的各支队指挥官摆成战斗序列。
              当他们正在采取这种行动时,月亮升起来了,把他们的位置显示了出来,使英国人看得清清楚楚。接着,西班牙人注意到有八艘英国船所组成的一个小队从普利茅斯港口出来,迎着风向海岸与西班牙舰队左舷之间疾驶。他们错误地认为这就是英国主力舰队的前卫,哪知道霍华德和他的五十多艘船,却顺着风向艾地斯东的西方行驶,距离西班牙舰队只有两个“里格”。在拂晓时,梅迪纳不禁大吃一惊,他发现了大批的敌方舰队,正准备来攻,而且正使他居于逆风的地位。他认清现在已经无法避免战斗了,于是升上王室的旗帜,这也是全面备战的讯号。
              英军占着“天时之利”(Weather Guage),使自己顺风而敌人逆风,可以获得主动和机动,而且炮烟也顺着风吹向敌方,足以蒙蔽敌人的视线。他们排成一条单长线——西班牙人称之为 “Fnala”。依照科贝特的记载,他们首先经过西班牙的前卫,即为后方区分的右翼和下风方面,一面行驶一面从远距离发炮射击。然后打击在后卫的部分,这只有在采取密接纵队时,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这个效果马上就显示出来了,西班牙后卫中有一部分船长立即出现了可耻的恐慌现象。为了阻止部队的溃逃,李卡尔德立即乘“Gran Grin”号赶上,于是又立即受到了德雷克、霍金斯、弗罗比舍的包围,他们把猛烈的火力向该船注射,其程度的强烈是海上战争前所未有的。接着皮德罗的坐船也参加了战斗,不久梅迪纳也在他的旗舰“圣马丁”号中加入了战斗。可是直到李卡尔德的船只已经完全丧失了作战能力,梅迪纳才能够集中起足够的兵力来救援他。于是霍华德摆脱了这次战斗,不久之后,西班牙舰队军需处长和金库所在的“圣萨尔瓦多”(San Salvador)号被击中起火,退出了战线。霍华德用信号通知他的部队,赶紧趋向这艘正在燃烧的船只,结果又引起了一场新的战斗,此后他又下令撤退了。
              这一场战斗,是两国舰队的第一次交手,在精神上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它证明英国船只和炮手都远比西班牙优秀。后者因为未能攀登敌船,和放弃了“圣萨尔瓦多”号,在精神上大受打击。诚如梅迪纳自己所说的:“敌人的船只是那样的轻快利便,所以对它们有无可奈何之感。”
              那天夜里,霍华德指派德雷克守夜,接着就在“皇家方舟”号上举行了一次战争会议,大家一致认为西班牙人一定会前往维特岛(Wight),以便在英格兰土壤上建立一个基地,并为其舰队寻找一个投锚地——很明显,这是惟一的正确路线。西班牙各船长也的确是劝说梅迪纳采取这条路线的,因为英国人的战术使西班牙人的弹药消耗得太厉害,所以他们认为必须在英国的南部海岸上,占领一个港口或碇泊所——实际上即为维特岛——使西班牙舰队可以掩护弹药补给,使之源源不断地从西班牙流来,并且坚守到与帕尔马取得合作之后再行动。为了阻止这个可能事件的发生,英军的战争会议决定立即向敌人实行追击;德雷克在“复仇”号上点起船头的大灯,率领舰队在夜间采取行动。
              夜深之后,突然,他的灯不见了,于是在他后面的船只,有些徘徊不前,有些保持航向不变,结果乱成了一团。等到7月22日日出时,还看不见“复仇”号的踪影。
              事实的真象有如下述:当德雷克听说皮德罗的船只已经损坏,不能动弹,于是他熄灭了他的灯,偷偷前进,因为据说皮德罗船上存有大量的珍宝。上午的时候,他捕获了敌船,把它护送进了托尔拜(Torbay)港,然后才回来加入大队(注:他对于皮德罗的招待十分礼貌,请他同桌用膳,住在他自己的舱里)。很明显,他这次行动完全是见财起心,所以使其他的人员都感到不平,弗罗比舍说:“他想使我们对于这一万五千达克特不能染指,可是我们见财有份,否则我就要请他肚子里流出鲜血来偿还我。”


              14楼2014-11-28 10:10
              回复
                沿着往敦刻尔克方向的海岸,战斗在不断发展之中。大约九点钟时,双方舰队在格南费里尼斯的岸边交战。这场战斗直到下午六时才结束。在西班牙方面,艾斯塔德(Estrade)的记载是颇有趣味的,因为他对于英军火力的厉害有很生动的描写。
                他说:“我们正在向北和东北航行,秩序异常混乱,彼此间距离都不一致。英军占着我们的上风,向我们作巧妙的射击,各炮之间能够彼此合作,使我方损失惨重。”这种对英军炮术的赞扬也与温特尔的报道相符,他在8月1日致书华尔新汉说:“我的船只已经发射了五百发炮弹,有时与敌船距离极近,彼此说话的声音都能听见。所有的人员都有良好的表现,毫无疑问,敌人所受的损失是极为惨重的。当人员都已疲惫不堪,而且弹药也都消耗完毕时,我们才停火,但仍然尾随着敌人追击。”
                大约下午六点钟的时候,战斗达到了最高潮,西班牙舰队的毁灭也似乎已成定局。可是风向突然转变,向着敌人吹去,这使久战的疲兵大感欣慰。于是霍华德和德雷克立即摆脱了战斗(注:事实上,他们的弹药也已经用完,无法再战了),而李卡尔德的另一艘船只,665吨的“马利亚余安” (Maria Juan)号也在此时沉没了。随着这一阵风,会战也告一结束。梅迪纳已经被迫退出海峡,到了敦刻尔克以下的地点,所以离与帕尔马携手的机会也就愈来愈远了。
                夜幕将垂时,风力增大,西班牙舰队中有三艘船被吹上了海岸。7月30日(星期四)拂晓,梅迪纳从他的旗舰上,看到英军的109艘船只正位于他这个分散了的舰队后方,距离不过半个里格。根据杜罗(Duro)的记载:
                “公爵放了两炮来收集他的舰队,并派了一艘快船去通知各船以船头向风,并保持接近岸边的位置。因为同样的原因,敌人也留在距离很远的位置上,知道西班牙舰队是一定会全军覆没的。在旗舰上的驾驶人员,和在这个海岸上有经验的人员都告诉公爵说:假使风向仍保持西北不变,则西班牙舰队将一艘船也保不住。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上岸去。只有上帝才有能力阻止它。这时舰队是在危险之中,在六寻半的深水,根本无处可避。幸好多亏了天意,风向转为西南西,所以船只才都没有损失。”
                在整个一星期的战斗中,尽管西班牙方面已经用去了十万发以上的大炮弹,可是英国船只却并无一艘受到重伤。阵亡的人只有一位船长和二十余名海员。反之,专以格南费里尼一战而论,西班牙军即已死了六百人,伤了八百人。
                7月29日黄昏,梅迪纳召开了一次战争会议,决定假使风向转变,西班牙舰队即应再度企图控制海峡,尽管在此时,他的船既缺乏补给,又缺乏炮弹。在另一方面,若是不能再进入海峡,那么惟一可行的路线即为绕道北海回西班牙去。因为风向始终不变,所以最终采取了后述的路线。
                这是一个令人丧胆的冒险,因为不仅他的多数船只都已损坏,而且所有的补给也不够这样长程的航行之用。虽然如此,尽管一方面遇着恶风,把他们向北吹,而另一方面又受到德雷克的追击,梅迪纳仍然有机会来挽回这个厄运。这就是他可以在福思(Forth)登陆,以鼓动苏格兰人反对英国女王。但这时他却一心只想回西班牙去,8月2日,经过了福思,西班牙舰队结成一个整体,向奥克尼(Orkneys)群岛进发。第二天,霍华德放弃了追击的企图,于8月7日返回了英国北海方面的各个港口。


                17楼2014-11-28 10:12
                回复
                  8月8日,他从马尔格特碇泊所,上书华尔新汉说:“我祈祷上帝让我们可以听到补给的消息,因为我们通常是在挨饿。”此外,为了预防敌人再卷土重来,他又立劝英国政府应注重国防。
                  这个故事的后半段更是悲惨,当西班牙舰队向本国返航时,一路的损失极为巨大。许多船只都在中途沉没。当他们5月间从里斯本出发时,一共有130艘船,其中有63艘被认定已经丧失。有2艘是被敌人夺去,3艘在法国海岸边丧失,2艘在荷兰海岸边丧失,格南费里尼之战被击沉了2艘,在苏格兰与爱尔兰之间的海岸边一共损毁了19艘,还有35艘失踪,下落不明。英国人却一艘船都没有损失。
                  那些在爱尔兰海岸边失事的船只,其人员逃上岸后,又都被英国人所残杀。有些船虽然没有失事,但其乘员所遭受的苦难却更有过之,因为创伤、疾病、饥饿和口渴,死亡者也数以千计——有些船只断水达十四天之久。最后,到了9月中旬,才有一个使者从埃斯柯里亚尔(Escorial)提前赶回来,报告说梅迪纳已于9月12日回到了该港。当这位使者把这些坏消息告诉腓力时,他正坐在他的办公桌前。听完了之后,腓力却不改常态,只是这样说道:“我应感谢上帝,使我具有这么大的权力,只要我愿意,就可以很容易再建一支舰队。只要泉源不断,一道流水虽然有时可被阻止,但也并没有太大的重要性。”
                  这显然是上帝的意志,所以他勇敢地接受他的失败。不过他对于这些英勇的将士在这次悲惨的十字军远征中所受的苦难,却并非没有加以关切。他倾其全力来抚慰他们,使其各安生计。他不但没有责备梅迪纳,反而让他重返卡地兹,并继续做他的总督。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作风就完全不同了,她的第一个考虑就是裁减费用。她与腓力完全不同,在她的个性中,是毫无侠义和伟大的气概的。而且即使她的心灵也和她的头脑一样是女性化的,在刚刚胜利之后,似乎也不应该坐视她的英勇海员们因为贫困和疾病而走上死路。
                  西班牙舰队的失败,好像一个耳语一样,把帝国的秘密送进了英国人的耳中;在一个商业的时代,赢得海洋要比赢得陆地更为有利,也许在1588年,对这一点还并无太明确的认识,可是在下一个世纪,这个耳语的声音就变得越来越大,终于成为了每一个英国人的呼声。
                  所以,西班牙舰队的失败,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是这样的:它为不列颠帝国奠定了基础,使英国人获得了西班牙所丧失的威望。这种威望,和对于其国运所具有的信心,促使英国人走上了帝国主义的道路。最后他们的旗帜飘扬在世界之上,成为亘古以来所未有的海洋大帝国。这个帝国从兴起到衰颓,差不多经过了三百年以上的时间。


                  18楼2014-11-28 10:12
                  回复
                    楼主这是要拉高贴吧的整体历史知识水平啊


                    19楼2014-11-28 10:27
                    收起回复
                      没有图片差评


                      IP属地:安徽20楼2014-11-28 10:30
                      回复


                        IP属地:海南21楼2014-11-28 10:51
                        回复
                          没图插屏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14-11-28 11:57
                          回复
                            总结起来就是:战列线,抢T头


                            IP属地:福建23楼2014-11-28 17:49
                            回复
                              战列舰双舰编队


                              IP属地:福建24楼2014-11-28 17: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