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语(日本语/にほんご Nihongo),简称日语,其文字称为日文,是一种主要为日本列岛上大和族所使用的语言。虽然并没有精确的日语使用人口的统计,不过计算日本国内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日本国外的日本人和日系人,日语使用者应超过一亿三千万人。几乎所有在日本出生长大的日本国民(日本国籍拥有者)都以日语为母语。
特征
日本语在音韵方面,除了促音“っ”和拨音“ん”外,开音节(open syllable)(以元音结束的音节)语言的特征强烈。
自古流传至今的和语具有以下特征:
1)不以“ら行”假名作为词语的开头(因此在日语接龙游戏中很少见到“ら行”开头的词语。“楽らく(简单)”、“喇叭らっぱ(喇叭)”、“林檎りんご(苹果)”等都不是和语)。
2)不以浊音作为词语的开头〔“抱だく(拥抱)”、“どれ(哪个)”、“场ば(场合)”、“蔷薇ばら(蔷薇、玫瑰)”等词语上古日语皆无,乃是后世日语发生的变化〕。
3)同一词根内没有连续元音〔“青あお(蓝色)”、“贝かい(贝壳)”在古代的发音是“あを [aɰᵝo̞]”、“かひ [käçi]”〕。
在语序方面,句子主要由主语、宾语、谓语的顺序构成,既SOV语序,且是具代表性的话题优先语言之一。修饰语位于被修饰语之前。另外日语在表现名词的格时,并不是通过改变语序或语尾,而是通过在词后加具有语法功能的机能语(助词)来表现。因此在语言类型学上,日语属于主宾谓结构;在形态学(morphology)上,日语属于黏着语。
在词汇方面,除了自古传下来的和语词外,还有中国传入的汉语词。自近代之后,以西方语言为中心各国传入的外来语的比例也逐渐增加。(参看词汇种类一节)
在对人表现上,日语显得极富变化;不单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还有普通和郑重、男与女、老与少等的区别。日语拥有在语法和词汇上均很发达的敬语体系,以表达叙述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
日语也有多样的方言系统,特别是在琉球群岛,方言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参看“方言”一节)。直到近世(江户时代)中期,京都作为日本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京都方言都有着标准语的地位。在近世后期,德川幕府统治日本后,江户方言的地位上升,最后以东京山之手的中产以上阶层的山之手方言(山の手言叶)为基础,形成了新的标准语(共通语),亦即明治之后的现代日本语。
日语的书写系统和其他语言相比较为复杂。汉字(含和制汉字。有音读及训读等多种读法)和平假名、片假名是主要使用的文字,大多数时候都同时使用这三种文字来表记。此外也时常使用拉丁字母(日语罗马字)和希腊字母(主要用于医学和科学用语)。此外,日语还同时通用横向和纵向两种方向来书写。
在音韵上,日语音节基本上都是由“辅音+元音”构成,元音只有五种,音节构造简单,但同时也有直音和拗音的对立、“一音节两音拍”现象的存在、无声化元音、随着复合词汇的形成使得高音位置也随之变化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