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吧 关注:239,632贴子:6,777,144

回复:图解你不知道的——央视版《西游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安天盛会与心猿被压的镜头穿插在了一起,寓意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无时无刻不伴随着被压迫者的辛酸苦楚,这样的表现方式在八零年代十分典型,它代表了剧组痛恨官僚主义,同情劳苦大众的无产阶级关怀…虽然这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背道而驰…


IP属地:安徽103楼2014-11-28 12:47
收起回复
    滚念珠是徐唐僧的代表动作…他担心徒弟要滚,面对美女要滚,思念家乡更要滚…这个动作虽然比起汪粤的“敲木鱼”要少些佛气,但已经比啥都不做的迟重瑞要好上许多了…更关键的是,人家还知道睡觉要摘帽子,不像迟唐僧,睡觉还戴毗卢帽呢…

    注意听李世宏的声音,他将声调降低来表现悟空五百年来的沧桑感,这就是打算配完整部《西游记》的节奏,可惜其最终未能如愿,五行山迸裂之时,就是他离组之日…


    IP属地:安徽104楼2014-11-28 12:48
    收起回复
      为了表现唐僧的坚毅,几乎所有的影视版本都是让其独自爬山,只是这爬山的姿势却值得商榷,杨导在创作过程中一再强调要生活化的表演,不要戏曲化的创作;但是老和尚拿着禅杖爬山又怎么解释呢??他可真是攀岩高手,一只手颤颤巍巍,另一只手又不舍锡杖,也不脱袈裟,毫无准备就去爬陡峭高峰…与本剧相比,张版唐僧揭帖就要真实很多,他除去袈裟,把锡杖放在一边,两手并用艰难攀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烘托出老和尚对悟空的恩情


      多年后徐少华又演了一回(大唐情史)唐僧,不过这次是货真价实的玄奘大和尚,里面的扮相仿佛是从历史课本里抠出一样(另外聂远在里面饰演的辩机是历史上玄奘最器重的弟子,可惜破了色戒和高阳公主勾搭被腰斩)





      IP属地:安徽105楼2014-11-28 12:49
      收起回复
        这金箍乃是一根金线,见发生跟,根本就看不见…但是如今的影视作品,大多遵循戏曲的设定,金箍越醒目越大越好…

        张版这一点还算靠谱,不过感觉还是楼上看着舒心


        IP属地:安徽106楼2014-11-28 12:50
        收起回复
          至于黄风怪的样貌,小说中曾言他威武不亚显圣郎,看来他还是个较为英俊的妖怪…当然,大部分影视作品都不会按照原著设计此人物造型,观众是需要通过直观印象来分辨好坏人的,设若妖怪长得比猪猴好太多,看客就容易糊涂…所以,王希钟还是采用鼠脸造型,需要称赞的是这身黄金甲,颇合小说中的描写,明金锃亮,令观众一眼就记住了他…
          金盔晃日,金甲凝光。盔上缨飘山雉尾,罗袍罩甲淡鹅黄。勒甲绦盘龙耀彩,护心镜绕眼辉煌。鹿皮靴,槐花染色;锦围裙,柳叶绒妆。手持三股钢叉利,不亚当年显圣郎。


          IP属地:安徽108楼2014-11-28 12:52
          收起回复
            小说中,黎山老母并未参与这次救助行动,区区眼病,护教珈蓝足矣…作者设计的神仙等级是相当森严的,小难小救,大难大救,因此才设计了五方揭谛,护教珈蓝这些穷神作为悟空求救的缓冲;本剧中,因为杨导已经删掉了这些人物,所以理所当然的将黎山老母安插在了这里,一方面可以就坡下驴,补上剧情的洞,另一方面也是在为后面四圣试禅心做铺垫,这个改编可谓恰当至极,杨导的千里伏线之法,不逊作者…
            . 行者已被妖怪吹败,嘴里还不服输,“我们虽不是神仙,神仙还是我的晚辈。”悟空在取经前期还是那个争强斗狠的猴王,才不会如张版那样脑残的向妖怪下跪…张胡子这顾问也是白请,李安纲这参谋也是白当!!演员这么演,等于自己把观众向外推,被人骂须怨不得别人!!


            IP属地:安徽109楼2014-11-28 12:52
            收起回复
              原著里,要胜黄风怪,须得定风丹飞龙杖两样宝贝襄助,但不知为何,前面菩萨明明提起过神丹,后面却只用宝杖,作者这个地方的安排略显局促,且让人不明就里…剧组因为特技制作水平的局限性,无法做出飞龙宝杖九龙狂舞的画面,所以只有拿定风丹来代替,这样一来反而使剧情通顺了许多…
              得道者竟然偷油…可见审核之人的道德标准并不高,这显然是作者指桑骂槐,在讽刺当权者…
              . 灵吉菩萨任凤坡是中国京剧院的名角,主攻铜锤花脸,而且他熟悉北派猴戏,自82年建组以来,一支跟随主角左右,时时刻刻指导六小龄童的演技…在后面的剧情里,他还会出演黄袍狼


              IP属地:安徽110楼2014-11-28 12:53
              收起回复
                远景中的流沙河就是没建大坝前的长江三峡
                31. 留给演员表演的近景则取自贵州安顺花江大峡谷…


                IP属地:安徽111楼2014-11-28 12:53
                收起回复
                  作者对沙僧样貌穿着的描写可谓分明,但时至如今,没有一个影视版本完整按照原著来,就连骷髅头的数量也无人做对…真是一个残酷的事实…
                  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降妖宝杖就是一根不算很长的黑木杖,制作者乃是吴刚鲁班...


                  IP属地:安徽112楼2014-11-28 12:55
                  收起回复
                    而今的很多影视作品,过分强调技术含量,而丧失了踏踏实实的拍摄态度;再高清的摄像机,再高明的搭景抠像,假的终归是假的,不及真景之万一…小溪流水,云海雾茫,王崇秋只用一台老式摄像机便呈现出了如画的景致,到底是景重要?还是科技至上??
                    其实“智激美猴王”的段落只占十分钟左右,但却是剧集成败的关键;一部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并不需要像小说那样面面俱到,相反,影视作品相当依赖重点场景的还原呈现,央视《西游记》,若从细节上挑理,可以出现很多的bug(漏洞),但是杨导在经典场面的拍摄水平上,强到令人无话可说,六小龄童和马德华在主角戏的演绎上,强到让人无话可说,李扬和里坡的配音也相得益彰,强到让人无话可说;如此精彩的演绎,可谓空前,也敢称绝后…时至今日,依旧能够凭空复述出剧中的台词…相信很多看客亦可为之…


                    IP属地:安徽113楼2014-11-28 12:57
                    收起回复
                      给奎星配音的依旧是托塔李天王王玉立,但是女黑狐的配音演员到底是谁呢???可能很多人都不会联想到当时已人到中年的吕中老师…她的爱人镇元子吴桂苓在剧中的地位显然更高…


                      IP属地:安徽114楼2014-11-28 12:57
                      收起回复
                        西天路上,每个洞府的妖兵都有自己的制服,本剧的服装其实全是中国京剧院的王蕴琦老师一个人设计的,如此多的衣服,如此大的工作量;这些服装的穿着效果暂且不论,但王老师的敬业精神是值得钦佩的…与此相比,其他版的小妖肌肉装就显得过于粗糙了…
                        为了突出女妖的妩媚,杨导和王希钟大胆创新,把她们的服装设计的都十分暴露,但是80年代社会开放程度不深,为了避免过于刺激的视觉效果,他们又专门设计了一种尼龙棉内衣,给女演员们遮挡露出的部分…所以,这些女妖怪乍一看该露的全露了,其实拉近了看则还是该露的不该露的全没露…


                        IP属地:安徽115楼2014-11-28 12:58
                        收起回复
                          悟空受八戒所激,振奋精神,遂带领师弟赶赴宝象国救助师傅…本集在86年的初播版便停止于此,因为行者救圣僧的戏份还没有完成剪辑…86年前十一集播出后,很多观众来信,强烈要求杨导补全这一集,最终《智激美猴王》第二版成片于88年首播,大受欢迎…


                          IP属地:安徽116楼2014-11-28 12:59
                          收起回复
                            杨导对这位宝象国三公主还是十分看重的,极大的美化了她的形象,将其塑造成一个委身事妖头脑灵活的贞洁烈女…电视剧这样拍其实无可厚非,但真相往往比观众想象的残酷百倍
                            小说中,百花公主与奎星生有两子,但这位公主对孩子的态度极其矛盾,在给父王的书信里,她曾说:“是以无奈捱了一十三年,产下两个妖儿,尽是妖魔之种。论此真是败坏人伦”可以看出她已给孩儿定了性;而此处行者擒拿妖儿,她又面露不忍…随后悟空以“孝道”训她,公主竟安然接受了猴子的审判,而对孩子从此不问,小说作者仅以一句“缘分将尽”来遮掩,委实不能令读者释怀,一直到最后父女相见,此妇人就再也没有提起过老公孩子,所以这“抛夫弃子”四个字,她是当得的...
                            摔孩子这种重口戏杨导是不会拍的,普天下的电视工作者也没人敢拍…索性直接把孩子删掉,既保住了公主的贞洁,又美化了角色…当然,张版里改编的摔假孩子也颇有新意,且较之央版更合原著…
                            小说中,奎星和百花羞乃是前世有缘,在天庭就已私定终身,但可叹批香殿侍女提前下界,所以不识郎君,才做不得长久夫妻…最终,奎木郎被西方白虎其他六位星宿收回,罚在兜率宫烧火,而公主则父女团聚,不知所终…“烧火”这个细节,看官可要着眼了,为什么奎星会被罚去太上老君处烧火呢??当然是因为他的两个活宝烧火徒弟已被观音借走,于不远处的平顶山设险,等待唐僧…

                            有道是不打不相识,说起来奎木狼跟悟空也算是有过两次照面的熟人了,但是后来无论是在小雷音寺,还是在青龙山,两人都未曾叙过旧,这不得不让读者生疑,按照作者千里伏线的笔法,难道不该让他们寒暄两句吗??“西游非一人所作”的说法越发的令人信服…


                            IP属地:安徽117楼2014-11-28 13:00
                            收起回复
                              《莲花洞悟空夺宝》大多数人也忽略了呈现故事的难度,金角银角在小说中是拥有宝贝最多的妖怪,这五件宝贝的出现次序层层推进,花样翻新,让读者应接不暇;悟空的赚取手段则是暗偷明抢诓骗无所不用其极,所有的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正是缺一个宝贝少彩,少一个回合减乐…从这个方面考虑,实际上八十年代拍摄《夺宝莲花洞》的条件还很不充分,技术也较为落后;而且杨导秉承一集一个故事的理念,在非常有限的五十五分钟内,呈现出的情节不足原著的一半,使得整集《夺宝莲花洞》就像一个故事节选…给人一种大圣逗小孩的错觉,且因为时间的限制,结尾部分又不得不因陋就简,将金银角改成了私逃下界,也就改变了作者的本意……

                              “师父,出家人莫说在家话。你记得那乌巢和尚的《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方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言?但只是‘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你莫生忧虑,但有老孙,就是塌下天来,可保无事。怕甚么虎狼!”篇首点题,作者直截了当,此一难正是冲悟空而来…四众在路上时常逗闷子,悟空的理论基础远高于这个窝囊师傅,所以每当凡人凡体的老和尚发起抱怨时,他总能一语中的,将老和尚的惰心埋葬于无形…不过本剧连《心经》都没有,就更没有时间展现这些富有哲理的对话了…


                              IP属地:安徽118楼2014-11-28 13: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