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征日本徒劳无功,袭越南全军覆没
如果说元日战争或多或少有日本是岛国,元军不善水战和神风作祟的原因,那么,蒙越战争的悲惨就更甚了。征日两次,主力是北方汉军和高丽人,船只也不适合航行;而三次征越蒙古出了不少精锐(当然也有大量汉军),并派遣了几位嫡系蒙古将领。而越南蕞尔小国,既无天险亦无神风又无武士,多数士兵都是闲时为农战时才为军的农兵,却重创了三次蒙古大军,不得不说是奇迹了。
公元1257年,忽必烈奉蒙哥汗之命,与大将兀良哈台南征大理,当然是手到擒来。忽必烈一看征服南方似乎挺容易,就叫兀良哈台顺手去收服越南。兀良哈台派出两个使臣,命令越南俯首归降。
但越南却不像大理那样好收拾。因为越南史对我们来说更加陌生,所以这里稍微介绍一下:当时越南正值李朝衰微,陈朝兴起之时,太师陈守度执政数十年,把李朝的重臣逐一铲除,只留下一个年仅七岁的昭圣公主李天馨,老陈便把这小女孩扶上皇位(即李朝末代女皇李昭皇),又安排继子陈日煚(即陈太宗,陈守度未登基,后追谥太祖)娶其为妻。当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久,小女皇就把皇位“禅让”给了丈夫,自己成了皇后。说也可怜,等小皇后好不容易长到成年,竟被陈日煚所废。好在陈日煚的儿子陈光昺对他这位年轻继母倒有怜香惜玉之心,后来陈光昺继位当了陈圣宗,就把他这个继母立为皇后。这个……似乎可以归入贵圈真乱系列。不过这是人家家事,不必多管,转回正题。陈朝初建,老陈和小陈江山刚刚到手,哪里肯甘心拱手送与蒙古人,再说也没见识过蒙古人的厉害,自然拒绝没,并把蒙古使者下了大牢。
如果说元日战争或多或少有日本是岛国,元军不善水战和神风作祟的原因,那么,蒙越战争的悲惨就更甚了。征日两次,主力是北方汉军和高丽人,船只也不适合航行;而三次征越蒙古出了不少精锐(当然也有大量汉军),并派遣了几位嫡系蒙古将领。而越南蕞尔小国,既无天险亦无神风又无武士,多数士兵都是闲时为农战时才为军的农兵,却重创了三次蒙古大军,不得不说是奇迹了。
公元1257年,忽必烈奉蒙哥汗之命,与大将兀良哈台南征大理,当然是手到擒来。忽必烈一看征服南方似乎挺容易,就叫兀良哈台顺手去收服越南。兀良哈台派出两个使臣,命令越南俯首归降。
但越南却不像大理那样好收拾。因为越南史对我们来说更加陌生,所以这里稍微介绍一下:当时越南正值李朝衰微,陈朝兴起之时,太师陈守度执政数十年,把李朝的重臣逐一铲除,只留下一个年仅七岁的昭圣公主李天馨,老陈便把这小女孩扶上皇位(即李朝末代女皇李昭皇),又安排继子陈日煚(即陈太宗,陈守度未登基,后追谥太祖)娶其为妻。当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久,小女皇就把皇位“禅让”给了丈夫,自己成了皇后。说也可怜,等小皇后好不容易长到成年,竟被陈日煚所废。好在陈日煚的儿子陈光昺对他这位年轻继母倒有怜香惜玉之心,后来陈光昺继位当了陈圣宗,就把他这个继母立为皇后。这个……似乎可以归入贵圈真乱系列。不过这是人家家事,不必多管,转回正题。陈朝初建,老陈和小陈江山刚刚到手,哪里肯甘心拱手送与蒙古人,再说也没见识过蒙古人的厉害,自然拒绝没,并把蒙古使者下了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