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一位创业者向我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是:中国的硅谷不会是北京。因为这里高成本的生活方式会磨灭创意和创业念头。
可能真是如此。不只一位从其他城市到北京的创业者跟我说:北京的创业者太能讲,觉得自己嘴好钝。
连我及几位经常接触创业者的同行都会忍不住感慨:有时真想拍拍创业者的肩膀说:哥们,来点实在的。
公布的融资数据嘛,脑补除以三或五,近期说是要除以十。运营数据乘以十公布出来算是厚道的,某些机构投资的企业一般倍数以百计。
有投资人告诉我,他已经不去某著名咖啡馆看项目了。都是忽悠,他这样说。
互联网思维、O2O、颠覆、风口等等词语,成为北京创业者的口头禅。我的同事在知乎上发帖征集互联网极品词汇的帖子已经盖了好几栋楼。
媒体圈似乎对北京的创业者形成了一个偏见:浮躁的创业环境让创业者们不能安下心来做产品,而是成为互联网思维各种词汇的布道者。对,布道,而不是做产品。
可能真是如此。不只一位从其他城市到北京的创业者跟我说:北京的创业者太能讲,觉得自己嘴好钝。
连我及几位经常接触创业者的同行都会忍不住感慨:有时真想拍拍创业者的肩膀说:哥们,来点实在的。
公布的融资数据嘛,脑补除以三或五,近期说是要除以十。运营数据乘以十公布出来算是厚道的,某些机构投资的企业一般倍数以百计。
有投资人告诉我,他已经不去某著名咖啡馆看项目了。都是忽悠,他这样说。
互联网思维、O2O、颠覆、风口等等词语,成为北京创业者的口头禅。我的同事在知乎上发帖征集互联网极品词汇的帖子已经盖了好几栋楼。
媒体圈似乎对北京的创业者形成了一个偏见:浮躁的创业环境让创业者们不能安下心来做产品,而是成为互联网思维各种词汇的布道者。对,布道,而不是做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