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
一、高欢
高欢足智多谋,眼光深远,善于权谋机变,极具军政天赋。从他替尔朱荣出谋划策,到后来击破掌权的尔朱家族都显示了这一点。
另外,高欢临终前嘱咐儿子高澄,指出侯景必然造反,但只要用慕容绍宗为帅就可讨平。结果不出高欢所料。并且高欢用人惟才是举,高澄、高洋日后的班底,基本不出他的建制,为北齐立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高欢当政十五年,比较留意农桑,关心民间疾苦,先后沟通了卫水、漳水,开通了天平渠(于天平年间开凿,故以年号命名),用来灌溉良田。还曾多次治理黄河水患、亲自出巡四方,了解各地吏治民生,对于苛暴行为,及时革除惩戒(如尉景);清廉州官,则奖掖提拔(如韩轨)。
然而,百密终有一疏,只因一时之仁、一念之差,致使宇文泰走脱、孝武帝出奔,最终造成东西魏对峙之局。虽然如此,高欢控制的东魏实力还是远强于西魏,但他前期轻敌,后期又运道欠佳,结果导致神武如他,终其一生竟也未能一统天下!真所谓时也运也,冥冥之中,造化弄人。
如此努力,竟然失败,最后自己
“征战一生的大英雄又累又气又病,薨逝于晋阳家中,时年五十二。高欢去世后,长子高澄独担魏朝大任,将篡未篡之时,被家奴刺杀。次子高洋袭位,这位“内虽明敏、貌若不足”的丑陋男子一鸣惊人,很快废掉东魏的傀儡皇帝孝静帝,建立齐国,史称北齐。传至后主高纬,竟为宇文泰子孙所灭。”
唉,竟然还是被仇人所灭。。。。。
-------一期荣华一杯酒,四十九年一睡间;生不知死亦不知,岁月只是如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