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第一代自主研发、设计和制造的低成本电脑问世,到在北京、山东、重庆、江苏等13个省市的6000多所中小学校建立龙芯电子教室,再到承接ibm公司的power系统技术转移工作……多年来,张福新将全部的心思都扑在了龙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推广运用上,让“中国芯”从梦想变成现实。
张福新是我国第一款高性能通用cpu龙芯的主要设计人员之一。“我1995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改革试点班(属少年班系)学习,2000年被保送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如此牛的经历在张福新说来竟是如此平淡,看到记者艳羡的眼神,他反而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2004年,梦兰集团与中科院计算所组建龙芯产业化基地,张福新在博士毕业后就被派往常熟基地,开始了在产业化道路上的艰辛探索。从那时起,做中国老百姓需要的龙芯就成了张福新的人生理想。也是从那时起,张福新开始了在北京和苏州两地间的奔波。妻子工作在北京,又少有假期,张福新只好在回京开会或约见供应商的间隙回家看一看,然后便又匆匆离去。
刚开始,国内外企业很少愿意与刚起步的龙芯合作,即使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愿意支持民族芯片,也由于技术传统与企业流程的原因,只能给龙芯带来少量帮助。张福新知道,技术突破仅是第一步,龙芯的真正价值只有在市场上才能得以体现。无奈之下,张福新和同事们只能拿起焊枪,一块板子一块板子自己弄。
就这样,他带领核心团队扎根常熟,积极推进龙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成果转化工作,其间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低成本先进计算机单机”、国家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龙芯安全适用计算机研制与应用”等省部级以上重点科研课题,带头解决了一批龙芯产业化应用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关键性难题,产品在全国15个省市得到规模化市场应用。而他个人也分别于2007年入选首批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获评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2008年获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0年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交谈中,张福新的同事告诉记者,理工科出身的张福新不善言辞。不过,他很爱k歌。《在路上》,就是张福新每次k歌的必选曲目。歌词是这样写的: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
张福新:2000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大少年班,2005年7月获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11月被破格评为副研究员。现任中科院计算所硕士生导师,兼任江苏梦兰龙芯产业化基地研发中心主任和江苏中科龙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福新是我国第一款通用CPU龙芯1号和高性能通用CPU龙芯2号的核心研究骨干之一。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多篇,其中4篇被SCI索引、7篇被EI索引,并获得2项微处理结构设计方面的发明专利。张福新团队研制成功龙芯税控机、龙芯迷你电脑等产品,为龙芯产业化打开了局面。2006年11月,他申请承担的科技部重大专项“低成本先进计算机”项目成功获得1600万元的直接资助,并获得江苏省科技厅4000万元的匹配资金。此外,张福新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刘永龄特等奖学金”、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等荣誉。
(原文载于光明网)
张福新是我国第一款高性能通用cpu龙芯的主要设计人员之一。“我1995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改革试点班(属少年班系)学习,2000年被保送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如此牛的经历在张福新说来竟是如此平淡,看到记者艳羡的眼神,他反而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2004年,梦兰集团与中科院计算所组建龙芯产业化基地,张福新在博士毕业后就被派往常熟基地,开始了在产业化道路上的艰辛探索。从那时起,做中国老百姓需要的龙芯就成了张福新的人生理想。也是从那时起,张福新开始了在北京和苏州两地间的奔波。妻子工作在北京,又少有假期,张福新只好在回京开会或约见供应商的间隙回家看一看,然后便又匆匆离去。
刚开始,国内外企业很少愿意与刚起步的龙芯合作,即使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愿意支持民族芯片,也由于技术传统与企业流程的原因,只能给龙芯带来少量帮助。张福新知道,技术突破仅是第一步,龙芯的真正价值只有在市场上才能得以体现。无奈之下,张福新和同事们只能拿起焊枪,一块板子一块板子自己弄。
就这样,他带领核心团队扎根常熟,积极推进龙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成果转化工作,其间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低成本先进计算机单机”、国家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龙芯安全适用计算机研制与应用”等省部级以上重点科研课题,带头解决了一批龙芯产业化应用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关键性难题,产品在全国15个省市得到规模化市场应用。而他个人也分别于2007年入选首批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获评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2008年获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0年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交谈中,张福新的同事告诉记者,理工科出身的张福新不善言辞。不过,他很爱k歌。《在路上》,就是张福新每次k歌的必选曲目。歌词是这样写的: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
张福新:2000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大少年班,2005年7月获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11月被破格评为副研究员。现任中科院计算所硕士生导师,兼任江苏梦兰龙芯产业化基地研发中心主任和江苏中科龙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福新是我国第一款通用CPU龙芯1号和高性能通用CPU龙芯2号的核心研究骨干之一。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多篇,其中4篇被SCI索引、7篇被EI索引,并获得2项微处理结构设计方面的发明专利。张福新团队研制成功龙芯税控机、龙芯迷你电脑等产品,为龙芯产业化打开了局面。2006年11月,他申请承担的科技部重大专项“低成本先进计算机”项目成功获得1600万元的直接资助,并获得江苏省科技厅4000万元的匹配资金。此外,张福新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刘永龄特等奖学金”、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等荣誉。
(原文载于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