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与基因之辨

A、选男还是选女?
从百度指数看,对iPhone6的搜索行为,有88%是男性用户。这个数字看似不低,但从任意一款有代表性的智能手机的搜索情况看,男性用户的搜索占比都非常高。对普京赠出的YotaPhone,男性搜索占比94%,可见对智能手机,男性有远高于女性的主动关注诉求。
为什么智能手机广告应重点针对男性?除了数据上的印证,宇见营销俱乐部的
@Clark Wang也谈到:“之前做intel和华为的一点小经验是,女性用户采买手机更倾向于听从男性(意见领袖的意见)。大部分女性只在乎外观和品牌。”
此外,我想在中国市场也不能忽视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某种时尚品、礼品、及生活工具,经由男性赠送给女性,赠送给长辈。
现在我们把iPhone6选择的姜文,和三星所选择的都教授(金秀贤)放在一起对比,这个数据的反应就非常直观:搜索“姜文”的男性用户是80%,比都教授的40%高出整整40个百分点。而大部分男星(黄晓明、吴彦祖、何润东、韩寒等)的这一搜索范围是介于60%—80%区间。孙红雷和葛优算是例外(都是82%)。
如果这样来看,像高德地图那样选择林志玲(77%男性搜索)不也是一个好选择吗?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仍将回到,是从广告本身“吸引”男性,还是从产品体验上“说服”男性。如果我们认可男性在智能手机上的意见领袖角色,显然还是后者更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