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毛料吧 关注:193,878贴子:259,325
  • 0回复贴,共1

崖上风骨之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崖柏从把握命运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极其恶劣的外部环境,石上无土无水便从甘露中汲水。它在没有任何营养供给的条件下,完全靠根系分泌出的粘液化解石头来获得维系自身所需要的养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扁平坚实而又深扎发达的根系。故纵然风打雷劈、干旱枯死也巍然不倒,纵然枯死还仍与大自然殊死搏斗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在搏斗中不断修饰其外形,风号雨浸逐步剥蚀其松软的外皮,而后把坚硬的骨质磨砺成其明晰美丽的纹路(故有风骨之韵),内部油脂逐步外沁浸染又造就其金黄典雅之内色。
从古至今,人们把万年柏誉为“寿木”,也并夸张吹嘘,过去王侯贵族死后往往把柏棺作为地下颐养千年的安身之窝。事实上,人不能千年不腐,但柏棺却真能千年不腐,这倒有科学依据的,其原因崖柏木质里含有能防虫杀菌的油脂,故崖柏被作木具,不仅不腐不裂,而且能散发出能延年益寿的清香。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可以对花枝招展、姹紫嫣红的温室花卉视而不见,但惟独对并不妖艳的梅竹松情有独钟,正因为它们融入了不屈不挠、刚正不阿的文人气质,而崖柏也常为古代雅士和当代文人吟诗赞美,不正是他们从顽强的生命历程中汲取了与世俗和命运抗争的力量吗?
故想倾听一棵崖柏的故事,还得从五千年的人类开天辟地的远古文明开始,想触摸崖柏的灵魂,还得和它一起伫立的万丈悬崖在接受狂风骤雨历练,真正欣赏崖柏根艺,首先要对崖柏精神心领神会,崖柏由于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艰难求生,千百年来,历尽大自然风雨洗礼,汲天地之精气,积万年之香气,取万木之气韵,比荒古之万寿,可谓做人之楷模。
崖柏本身生长不易,而且在悬崖峭壁中取材艰难,其加工全靠手工制作,要经过选材、立意、干燥、去皮、裁剪、雕琢、打磨、抛光、上蜡、配座、命名等十几道工序。崖柏制作从创作手法上有大致有仿古自然法和精雕细琢法,
根雕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巧借天然、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欣赏根艺作品就是要在似与不似之间,在人和自然互融中细细咀嚼才能深得其韵。故我们不仅要再其中领略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更要品味创作者慧眼识金的发现艺术和巧借自然的雕饰技巧,好的作品就是一部妙趣横生、天人合一的杰作。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11-22 16:4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