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吧 关注:45,218贴子:639,189

回复:【转】历史上的那些女子,谁还记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楼主来啦


IP属地:湖北194楼2015-08-29 16:56
回复
    他曾是护国大将军,
    如今却是叛军首领。
    只因,
    皇上要立他的未婚妻为妃
    他誓死不从。
    皇城外,他说:
    让你受了那么多苦,不过这是最后一仗,怕不怕?
    她;不怕。
    你赢,我陪你君临天下。
    你输,我陪你东山再起


    IP属地:湖北198楼2015-08-29 16:58
    回复
      注意楼主要报答案了


      IP属地:湖北199楼2015-08-29 16:58
      回复
        “我若娶得表姐,定会为她盖间金屋子,把她藏起来。”
        男孩稚嫩的话语,儿时的一句戏言,却成了永远,她终于嫁于他,他却不似从前。
        他爱上了一个舞女,从此,她独守空房。
        “陛下,你可还记得那句话。”她留下两行清泪。
        好似又听到了那句:“若我娶得表姐,定会为她盖间金屋子,把她藏起来。

        金屋藏娇 陈阿娇

        相关诗词:
        【南朝陈】·沈 炯
          金屋贮阿娇,楼阁起迢迢。石头足年少,大道跨河桥。丝桐无缓节,罗绮自飘飘。
          竹烟生薄晚,花色乱春朝。匏瓜讵无匹,神女嫁苏韶。土地多妍冶,乡里足尘嚣。
          革年未相识,声论动风飚。木桃堪底用,寄以答琼瑶。
        【唐】李商隐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车无复插鸡翘。
        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南宋】周密
        云叶千重,麝尘轻染金缕。弄娇风软、霞绡舞。花国选倾城,暖玉倚银屏,绰约娉婷,浅素宫黄争妩。生怕春知,金屋藏娇深处。蜂蝶寻芳无据。醉眼迷花映红雾。修花谱。翠毫夜湿天香露。


        IP属地:湖北200楼2015-08-29 16:58
        收起回复
          她十三岁,便嫁给他,那时,她并未叫他夫君,而是在他身后,唤他:“世民哥哥。”
          他也只是淡淡一笑。
          即便,她知道,他爱的并非是她,心中已恋她人,但也是从未介意。
          那夜,他睡不着,她安慰:“世民哥哥,莫忧,我哥哥会助你取得天下。”
          他得皇位,封她为后,她把后宫打理的仅仅有条,看着他身边的嫔妃无数,强颜欢笑。
          她临死前:“世民哥哥...纵使我知,你爱的不是我...我这一世...伴你左右..已足够...”

          长孙皇后 即 文德皇后 (唐太宗李世民皇后长孙氏)

          长孙皇后(公元601年3月15日—公元636年7月28日),小字观音婢 ,其名于史无载。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母亲高氏为汉族。出生于洛阳,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后嫁予李世民。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之后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后册封为皇后。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为皇帝诞下三子四女。贞观十年(636年)崩。谥号文德皇后。咸亨五年(674年),加谥号为文德顺圣皇后 。李世民誉之为“嘉偶”“良佐”并筑层观望陵怀念。尝著有《女则》十卷,尚有翰墨存世,今均佚。仅存《春游曲》一首。幼子即唐高宗李治。


          IP属地:湖北201楼2015-08-29 16:58
          回复

            她从小便生的花容月貌,见她的人无一人不赞叹。
            他沉浸在她的美貌中,她却不爱他。
            “我把万千宝物赠你可好?”他笑道。
            “王为何待我这般好?你明知道,我是他国的间隙罢了。”她不解
            “哪怕是有一天,你要了本王的命,本王也认了。”
            吴国亡,他被杀。
            她和她心爱之人嬉戏在山水间,怕是这心,再也不负从前了。

            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天生丽质,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之美誉。
            西施出生于越国诸暨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施姓后裔生活在浣纱溪畔。其父卖柴,母浣纱,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又称浣纱溪。在当年西施浣纱之处诸暨,系一大方石,古朴苍褐,上镌“浣纱”二字。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手笔。南北朝刘宋孔灵符《会稽记》云:诸暨苎萝山,有”西浣纱石。《舆地志》、《十道志》、《嘉泰会稽志》亦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苎萝山卖薪女,曰西施。山下有西施浣纱石”。历代文人学士喜作歌骊之行,唐诗人李白《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云:“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在。”


            IP属地:湖北204楼2015-08-29 16:59
            回复

              她十三岁便嫁于他,跟着他走南闯北,不离不弃。
              他曰:“此生,我必定只娶你一人,旁人只不过为慵脂俗粉罢了。”他深情款款,她笑颜如花。
              他登上皇位,封她为后,坐拥天下,后宫只纳一人,笑看江山如画。

              独孤皇后 即 独孤伽罗

              隋文献皇后独孤伽罗(544年—602年9月15日),河南洛阳人,北周卫国公、关陇集团重要成员独孤信嫡女,母清河崔氏。十四岁嫁给大将军杨忠之嫡长子杨坚。同年父亲政斗失败被杀,家道中衰,丈夫亦遭权臣猜忌。独孤伽罗保持低调谦恭作风,以期为夫消祸;周隋交替之际,亲自劝勉杨坚定下立隋大计;之后拜为隋王妃、隋王后;隋朝开国乃为皇后。独孤皇后深度参与朝政,终身对隋文帝保持了强烈影响力,于开皇之治功不可没,宫中并尊帝后为“二圣” 。晚年主导罢黜宰相、废易太子引发史学界争议评价。隋文帝和皇后夫妻恩爱,“誓无异生之子”,共诞育有十个儿女。仁寿二年八月皇后崩逝,在位二十二年。隋文帝不能忘情,迷信皇后升化为妙善菩萨,并亲自为其送葬;又营造天下最盛佛寺为皇后祈福,临终前企盼和爱妻“魂其有知,当地下相会” 。仁寿四年七月文帝病逝,十月帝后合葬太陵,皇后谥曰“文献'。次子即隋炀帝杨广。


              IP属地:湖北208楼2015-08-29 17:00
              回复

                她善于舞文弄墨,做出来的诗,总能被世人传颂,旁人称她为才女。 他幕她的芳名,娶她为妃。 他得知她爱芙蓉花,便把那城里城外都种满了芙蓉。 他俩一同吟诗作对,把酒言欢。 城池攻陷,他们被俘,他被杀,她被抢了做他人的妃子。她讨厌那个男人,便把他的画像藏于宫中,他得知此事,一怒下杀了她,鲜血染红了院中的芙蓉花。 ”我终于能去见他了。“嘴角挂上笑容,香魂消逝。

                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后蜀皇帝孟昶的贵妃,五代十国时期女诗人,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姓徐,一说姓费。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孟昶降宋后,花蕊夫人被虏入宋宫,为宋太祖所宠。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如“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这一首,就写得十分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其《述国亡诗》亦颇受人称道,实难得之才女也。世传《花蕊夫人宫词》100多篇,其中确实可靠者90多首,诗一卷(《全唐诗》下卷第798)。
                花蕊夫人的诗词
                述国亡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IP属地:湖北210楼2015-08-29 17:05
                收起回复

                  她是一位富家小姐,从小衣食无忧,娇生惯养,却不想,父亲有天会把她许配给一个小混混。
                  她不解,问父亲,父亲只说,一切都是为了她好。
                  他是街上一个小混混,不曾想一位千金小姐会嫁给他。
                  他有宏图大志,她足智多谋,为他出谋划策,他试图征服天下。
                  她和儿子落入敌军手中,也毫不畏惧。
                  他终于登上皇位,封她为后,封她儿子为太子,自己留恋于花丛中,后宫三千佳丽,又怎会单恋一人,她守着那冰冷的宫殿。
                  他驾崩,她将他心爱之人用阴毒的手段杀死,旁人骂她阴狠毒辣,蛇蝎心肠,她不惜逼死儿子,却未有人想过,她只是想帮他守住这大好江山。

                  吕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

                  吕雉(前241年-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被司马迁列入记录皇帝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仍然沿用。她开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吕雉统治期间实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的政策,废除挟书律,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司马迁在《史记·吕后本纪》中对她的评价是“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给予吕后施政极大的肯定。


                  IP属地:湖北213楼2015-08-29 17:06
                  收起回复

                    她是国君之女,年纪甚小,便被父王献给他国君王,那时,她还未成年,便被他封为妃子。
                    他十分爱她,二人在观景台上相依相偎,眺望夕阳。
                    她喜欢这个感觉。
                    她病了,病情来势凶猛,他衣不解带的陪在她身边,她病情却不见好转。
                    那日黄昏,她醒来,看到他正坐在她身旁,摸了摸他消瘦的脸庞,道:“你已多日不理朝政,你不能因我而弃天下不顾。”
                    他言:“我宁放弃天下,只想让你快些好起来。”
                    她只说:“你真傻。”
                    她又睡着了,他静静的望着她的脸,他现在就想让她快点好起来,然后把王位让给太子,自己和她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她却再未醒来。

                    冯太后

                    冯太后(442年—490年),汉族,长乐信都(今河北省冀州市冀州镇岳良村人)人,公元477年至490年十四年间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冯太后本是官宦之女,因罪充公为奴。452年,被选为北魏文成帝的贵人,456年被立为皇后。465年北魏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太后临朝辅政,定策诛杀丞相乙浑,而后归政献文帝。476年献文帝病死,再度临朝称制达十四年。490年去世,享年49岁,谥号文明皇后,或是加上文成帝的谥号“文成”二字,称文成文明皇后。


                    IP属地:湖北217楼2015-08-29 17:08
                    收起回复

                      她原本只是一宫女,被太后选做家人子远嫁他国。
                      她第一次见他,便把自己的心就给他了。
                      他说,她的眼睛最美。她便爱惜自己的眼睛。
                      他说,无论她做什么事都信她。
                      他说,他眼中只有她。
                      他死,她知道丈夫最爱江山,便把计策出给儿子,孙子。
                      “奶奶,为何你会为孙儿出谋化策。”
                      “因为,你爷爷最爱这大好江山。”

                      窦漪房

                      窦漪房是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其出身贫寒,后被选入宫中,吕后将一些宫女分给诸侯王时,窦氏被分给了代王(后来的汉文帝)。与代王育有一女二男,长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小儿子是梁王刘武。


                      IP属地:湖北218楼2015-08-29 17:08
                      收起回复

                        她被世人说为狐狸精,是不是狐狸精,怕是只有她自己知道罢了。
                        她轻倚他身,承欢献笑。
                        世人说她让他劳民伤财,修建宫殿。
                        世人说他听她教唆,杀了王后,
                        世人说她因一时好奇,便杀了孕妇,导致一尸两命。
                        世人说她乃祸国殃民的妖妃。
                        将这亡国之事,推到一弱女子身上,不知是真是假。

                        妲己

                        妲己(dájǐ)己姓,名妲,商纣王王后,河内温(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苏王村)人。春秋战国及其之前,称呼女子为“名+姓”,称呼男子为“氏+名”。妲己乃是难得一见的美女,纣王沉迷于妲己的美色,荒理朝政,对她言听计从,到了“妲己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的地步,使商朝灭亡。妲己即有苏氏公主,殷洪、殷郊后母,而纣王的另一个儿子武庚,妲己并非武庚生母。《国语》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认为其乃是有苏氏之女,按照《封神演义》妲己之父为苏护。


                        IP属地:湖北220楼2015-08-29 17:09
                        回复

                          他半生儒马,经常东征西讨。
                          她深闺女子,经常听到他的英名,便嫁得他为妻,陪伴于他左右。
                          每日随着他东征西讨,无怨无悔。
                          他在外面有了烦心之事,她总会用她的柔情来安抚他。
                          他战场上有了喜事,她会陪他一起笑。
                          他战场上有了烦心之事,她陪他一起忧。
                          终于,他大败,在那江边抚着她脸颊柔情道:“我们被他们围困在此,你怕不怕。”
                          她一脸坚定,对他笑了笑:“你在我身边,我又怎会怕?”而后,悄悄拿出手袖中的匕首,抵在自己的脖子上,眼角流下清泪:“我在奈何桥边等着你。”

                          虞姬
                          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名虞(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有美人名虞”的记载)。一说姓虞(在《汉书·项籍传》中有“有美人姓虞”的记载)。生卒年不详,出生地不详(一说今江苏省沭阳县颜集镇虞溪村,一说今常熟虞山脚下虞溪村,一说今绍兴县漓渚镇塔石村)。相传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 ”之称。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直至项王在垓下被围时唱出了著名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时,虞姬提出为霸王舞剑”以祝军威“虞姬亦曰”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随后虞姬挥剑自刎“{公元前202年逝世}逝世年龄正史并无记载,据野史记载,虞姬“{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2年}年仅28岁。
                          《虞姬墓》
                          其一
                          作者:苏轼
                          帐下佳人拭泗痕,门前壮士气如云。仓黄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
                          其二
                          作者:苏辙
                          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今穷。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


                          IP属地:湖北221楼2015-08-29 17:09
                          回复

                            她是翁主,他是皇帝。
                            那年她9岁,他15岁。
                            因为一舞百花仙,阿婆的一句亲上加亲,她嫁给了他。
                            人们都说这是场政治婚姻,都说因为她太小不知人伦而听从吕后安排。
                            因为他是她母亲的弟弟,她的舅舅。
                            只有她知道,她爱他。
                            而后光阴荏苒,面对的只有他的横眉冷对,她知道,他不能为了她背弃人伦。
                            他驾崩,朝易帝,她迁入北宫。这一切的一切她都记得不太真切了。
                            只记得最后那日,她终于可以离开时,她轻喃:
                            舅舅,嫣儿来陪你。

                            张嫣

                            张嫣(?―前163年),野史载其字孟媖,小字淑君,是鲁元公主与宣平侯张敖之女,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外甥女),历史上第一个处女皇后,于公元前163年去世。张嫣死后,臣民纷纷为她立庙,定时享祭,尊她为花神,为她立的庙便叫做花神庙。
                            张嫣是汉惠帝刘盈的亲姐姐鲁元公主和宣平侯张敖的女儿 ,即汉惠帝的外甥女,汉惠帝是她的舅舅,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公元前192年十月壬寅日,张嫣的外祖母吕后为了“亲上加亲”,将年仅十二岁的张嫣立为汉惠帝的皇后。 吕后希望张嫣能生子,但由于张嫣年纪实在太小,想尽千方百计仍然一直无法怀孕。吕后于是设计教她假装怀孕,然后再强取汉惠帝与宫女所生之子刘恭,谎称是张嫣所生 ,然后将刘恭的生母杀死,并立刘恭为皇太子。


                            IP属地:湖北222楼2015-08-29 17:09
                            收起回复

                              的爷爷死于她手下,她被她发配为奴,她恨。
                              她十四岁,被她召唤进宫。
                              她夸她文采好,留了她做女官。
                              朝中上下那个不敬她三分。
                              她以为她勾引了她的男宠,毁了她的额头。
                              她却为自己在伤疤处点上梅花妆。
                              她终得嫁于自己心爱之人,最后却也不落的被他人杀害的下场。

                              上官婉儿(唐代著名才女)
                              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人,祖籍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一带) ,唐代女诗人、政治家。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IP属地:湖北225楼2015-08-29 17: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