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2010》这本书里,有一篇讨论韩寒的文章《韩寒、韩寒现象——剧场寓言与批评空间的局限》,可百度到。
作者 金浪,写文时是北师大文艺学专业在读博士生,现在在重庆大学教书。
此书在该文后面,收录有几人的讨论:《时代》为啥选韩寒?
其他两位参与者是
Simon Elegant,艾西门,前任美国《时代》周刊北京分社社长;
黄永,前《时代》周刊记者。
此讨论对韩寒的态度较为中立,可能部分评价你我并不认同,但也是一种见解,应该能帮你我更好的认识韩寒(或韩寒现象),有机会可以看书一观。虽然是四年前的说法,几位参与者对韩寒的评价可能也已有了转变。
全文过长,只手打相关部分。
【黄永】
今年4月,韩寒被选为“全球影响力百人榜”人物,这一活动是由《时代》周刊举办的,而在此之前,网络上就已经发起了为韩寒拉票的活动,影响很大。我想知道,《时代》周刊为什么会关注韩寒?你们的评选标准是什么样的?
【Simon】
网络投票是目前的一个流行方式,但实际的评选过程与网络投票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这种评选通常是由我们这些驻外记者提供一个两百到三百人的名单,然后由纽约的编辑们去遴选。这其中当然好多人都是知名的政治人物或者企业家,至少也是美国的编辑们所熟知的名字,但他们并不知道韩寒。我之前写过关于韩寒的报道,我反复跟他们强调,除了政治与经济人物外,《时代》周刊也需要文化人物,他们虽然不认识韩寒这个名字,但是他们都很喜欢我写的那篇报道。他们认为韩寒作为一个敢于批评政府的文化人,这符合他们所熟悉的美国文化人的特点。这样的一个人是他们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网络投票不能说一点影响都没有,但是影响很有限,其实名单都是内定的,在投票结果出来几个月前,我就知道,只要我提名韩寒,他必然会入选。因为他们需要这样一个符合他们价值标准的中国文化人。
=====
题外话,金马给朴树颁奖时,介绍到韩寒,有提到百人榜之事,不知大家做何感想?我自己是觉得,还不如只介绍他是大陆(中国)知名赛车手、青年作家来的感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