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岁月8868吧 关注:495贴子:39,998

【人生感悟】——活着(随笔杂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4-11-20 19:52回复

    随笔谈人生,不是什么文学之类的文字,就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可能也没什么逻辑,
    都是自己真实生活的体验,还希望和大家一起切磋哦!!
    构思框架:
    1.活着的价值体现
    2. 幸福指数的理解
    3. 精神世界的内涵
    4. 我的生活
    5. 收获每一天
    内容会比较多,比较杂乱,大家慢慢看,一次看不完,下一次再看。
    谢谢阅读,谢谢给我指点!


    2楼2014-11-20 19:57
    收起回复
      2025-05-11 05:38:07
      广告
      引言:
      记得周国平在《人生哲思语》这本书中,谈到生存与死亡,原话我记不住了,
      主要意思是:生与死并存着,就像两条平行线,每一天都在与你同行着,当它们交集的时刻,生命就截止了。
      死并不可怕,每个人,每一天,都在生与死形成的轨道之间,行走着,,,,
      也就是说,在我们活着的时候,应该也有死亡的心里准备,理性思维,淡然面对现实。
      呵呵,,,是不是有点跑题呢?
      题目是活着,我却开篇谈死亡,,,
      我的意思在于:
      在理性面对生与死这个问题基础之上,我们才更有必要更严肃地面对生,
      活着,如何更好地活着,让自己有限的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不枉此生!
      活着,如何更好地诠释生命,更少的留下遗憾,更坦然地活着,,,,
      当然,此贴谈论的都是我个人的粗浅体会,仅供大家参看。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3楼2014-11-20 20:03
      收起回复

        人,从出生,带着一切未知的朴素迷离,让人好奇,让人寄托于希望,而这一生,
        将要经历的一切,又是变数多多,无人可以预测。
        “命运不是上天给你的,一切事在人为”
        “人世间没有幸运,只有机会” ——————这是我的哲理!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4楼2014-11-20 20:10
        收起回复
          一、活着的价值体现:
          这里包含2个方面:
          1. 对于家人和周围人:
          我觉得,我们做为儿女,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对父母尽到自己的爱心,孝心,
          做到多少呢?尺度是什么呢?
          我的理解是:让你的父母感到安慰和欣慰,养了你这样一个孩子,他们不后悔,不遗憾,
          你能让他们有感一定的自豪感和满足感,这样,你活着的价值,在父母那里可以心安了。


          5楼2014-11-20 20:17
          回复
            同样,对于子女:
            你能让你的孩子,庆幸有你这样的父母或者母亲,
            你能让他(她)在同学、朋友面前,自豪和骄傲,有令人敬佩的优点,或者你的爱心,让人很感动,
            这就是你做为家长的人生价值!
            (我一生中对自己的女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经常有同学羡慕她有我这样的妈妈,我感受到女儿的开心,
            女儿一直因此很自豪,我也就很安慰,做一个好妈妈,是我带她来到这个世界上,最起码的责任和义务。)


            6楼2014-11-20 20:24
            回复
              对于你的亲戚、同事、同学、朋友、路人:
              无论关系远近,我觉得我们做到,最起码没有人感到,认识你真倒霉,和你做朋友或者同事,很反感,很难受,,,,,
              如果,你的周围人,会得到你的帮助,你的正能量,感动于你,感恩于你,敬重于你,
              那便是你活着的价值!!


              7楼2014-11-20 20:29
              收起回复
                2. 对于自己:
                我觉得你活着的价值在于你的一生中拥有以下几个方面:
                A。 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金钱、事业、地位、知识、技能、等等
                B、快乐:需要有良好的心态才会拥有它,缺少快乐的人生,活着肯定是悲哀的。
                C、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些可以给予我们更多种类的快乐,形成更多的美好回忆


                8楼2014-11-20 20:40
                回复
                  2025-05-11 05:32:07
                  广告
                  这里我着重谈谈第3个方面:
                  C、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些可以给予我们更多种类的快乐,形成更多的美好回忆
                  我们在年轻时,不断尝试新事物,体验新时代的产品,学习新的科学理念,丰富自己的生活,
                  品味各种人生,,,
                  等到我们老了,,,80几岁,90几岁,不能动了,躺在床上,我们可以靠回忆过日子,
                  那时候,你把一生中那么多美丽的故事,精彩的经历,汇集成一曲曲动人的歌,在脑海里吟唱,,,
                  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9楼2014-11-20 20:48
                  回复

                    曾经在朋友圈里,看到这样一天段话语:
                    ————如果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学习新的事物,不去享受新时代的产品,不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你整天呆在家里,固守田园,那你和80多岁行动不便的老人,有何区别??
                    我的感想是:
                    如果我们只在中年,就觉得自己老了,没有寄托,没有梦想,没有追求,那么,我们老了,回忆什么呢?
                    你又是否想过,有多少比你更老的那个群体,他们是如何羡慕你,你的年轻!!
                    你又怎么忍心将它挥霍??!!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0楼2014-11-20 20:55
                    收起回复
                      二、幸福指数的理解:
                      也是包括3个方面:
                      A。 拥有健康:是幸福的前提条件
                      B。拥有更多的爱好:是享受幸福的源泉
                      C.不断去追求梦想:是获得幸福的途径
                      我的个人理解,嘿嘿,,,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1楼2014-11-20 21:01
                      回复
                        我在米国吧贴了两首歌。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11-20 21:05
                        收起回复
                          这里先具体解析一下,活着,幸福指数的首要条件——健康
                          人的健康,肯定是第一位,是幸福指数保障的前提。
                          不仅是自己感觉好,也是对子女、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有了健康的身体,才可以去赚钱养家,才有体力照顾子女。
                          有了好的身体,才有能力去照顾年迈的父母。
                          无论是物质上和精神上,我们的健康关系到自己的家人,
                          所以,为了自己幸福,为了挚爱你的亲人,
                          无条件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是活着的首要条件。


                          13楼2014-11-20 21:07
                          回复
                            周国平是我的思想启蒙导师,年轻时通过他的著作《尼采 - 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一书接触到了尼采的学说,也领略到了周国平的才华。但后来没读过他的书,刚才看到你文中提到他,不敢冒然评论,品味一下再说。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11-20 21:13
                            收起回复
                              2025-05-11 05:26:07
                              广告
                              举例:
                              我习惯于从别人身上思考一些问题。
                              我认识这样一位中年女性,她的孩子从小被爷爷奶奶照顾,学习成绩优秀,她基本不操心,不费力。
                              自己在事业单位上班,工作也很不错。家里经济条件好。
                              儿子上大学以后,她离婚了,一个人生活。
                              总觉得寂寞,总希望找到个人老来陪。却长期不重视自己身体,饮食上随意,
                              晚上不吃饭,只吃苹果。
                              早晨中午在单位用餐。不运动,长期久坐。
                              没过2年,生了比较严重的妇科肿瘤疾病,做了大手术。
                              其实,很多很多疾病,都不是一夜之间就产生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都是长期不注意保养,不科学饮食,不运动,不养生,成为亚健康人群,体质下降,不关注,久了,严重了,一切都悔之晚矣。
                              手术后,她的命是保住了。在她生病的那一年中,年迈的父母已经76岁了,还要在医院陪护,
                              给她烧饭。精神上、精力上,父母为她操碎了心。
                              可能更多的人是同情她生了这样的疾病,我却觉得她的无知,不懂得生活,不成熟,而照成的不孝。
                              年迈的父母,本来需要儿女去关爱和照顾的,,,,唉,,,


                              15楼2014-11-20 21:1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