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朽木白哉是个很空的人,露琪亚经常会这么想。她把手臂打开,撑在他的肩膀上,眼睫毛刷着他的脸颊,盯住他的眼睛想往里头看——然而什么也没有。只是一圈白昼中的一个黑洞,沉沉暮暮,蛀空了的一个甜美的牙洞。
“做什么。”他眨了眨眼,面无表情地问她,拿着书的手翻过一页。“嗤啦”,轻而稳的摩擦声,是扇在她脸上的一个温柔的巴掌,催促着她从这虚幻里醒过来。
“她们说你是外协总会长。”她松开了手,将膝盖从他的大腿上挪开,诚实地交代:“天生丽质,没意思。”
“胡闹。”
“实话。”露琪亚跳下来,一脚踢开了拖鞋,光着脚在地板上走,塔塔踏踏地踩得响,想把耳朵填满,“袖白雪呢?”
“在修。”被她白了一眼,他斟酌着修改用词,“在十二番做定期检查。”
“上个月才被你们收去拆开来过。”她直白地指出他逻辑上的硬伤。
“那是特例。”他避开她气势汹汹的诘问,四两拨千斤:“这阵子耗损得太厉害。”
“哈。”她嘲笑他,短促的鸣音,彻头彻尾的蔑视。他低下头不作答,没有心虚也没有豁达。她知道他是空的,在那一副惊天动地的皮囊下,空无一物。而她对此感到愤怒。
“刀的灵魂,”瀞灵廷里的人经常这么挂在嘴边上,“是我们击败敌人的唯一凭依。”但这不过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弥天大谎。刀没有灵魂,露琪亚深知这一点。所有的刀都是一根从血肉里长出来的空心的刺,本身并无任何价值。人们妄称它拥有和神祗一样的特权,为它注入灵魂,要求它承受血肉之躯所带来的喜悦与罪孽;这是一种阴谋,再拙劣也不过的栽赃陷害。
朽木白哉是少数几个诚实的人。他说:“不要向你的刀索求回应。”
那时她正苦于始解的修行。袖白雪像个不服管教的孩子,她想尽办法要得到它的顺从,将自己定位成了一个无辜的毫无经验的母亲。她向他寻求帮助,他的回答就只是这么一句。
在那之后,她耗费了许多时间才弄明白这一句话。她完成了始解,月白自大地刺出,穿破云霄。那一刻,她在冰雪细碎的棱角里看见了一个透明的他。他站在虚空里,握着千本樱的神情与握着一双筷子无异。
五十年后她遇见黑崎一护,眉目凶恶内心纯良的好男生趴在桌上写地理作业。她凑上去看,在蔚蓝的圆球的最末端,是被挖走的一片空白。
“南极”,他在那里填上它的名字。她不可抑制地想起了他,朽木白哉,他是南极。他在批阅公文;他巡视队员的练习;他望着天空看归鸟盘旋着低低鸣叫;他听见四十六室纷乱碎杂的窃窃私语;他踩着瞬步握着刀抵在敌人的喉头;他坐在绯真的屋子里长久地低下头沉默不语;他和她一起坐在五十年前的书房里,他教她瀞灵廷的历史,流畅地读完厚厚一卷汉字。她根本看不懂,觉得困乏,就偷偷地去看他的脸——而他永远是那一双空白的眼,仿佛面前的一切都毫无差别。这是一种奇异的慈悲,从空旷中生长出的属于神的意志。
那时她还是个孩子,直白地向他索取他的热情:“你读这些,有什么意思?”
“我们应该知道并尊重那些承载着荣光和牺牲的岁月。”他从善如流地答,伸手去拿第二本。
“可是它们都过去了。”她抢过来,放在手里翻得哗哗作响。汉字渐渐连成了一条条起伏的墨线。那是沉睡在历史的洪流中的吊唁者,向她抗议着她不敬的惊扰。
他制止了她的行为,低低地说道:“但未来尚未发生。”
她说不出反驳的话。他又开始了诵读,肃穆而端正,眉目清秀的脸是一副水墨画。她停止了游戏,专注地打量着他。困惑在这一天出现,并持续了五十年。她看得见他,抓得到他,却无法认为他是真实存在的。他把自己丢在了过去,他所经历过的漫长的时间中的某一个点。现在的他,是一个静止的生命。
一个旁观者,她忍不住这样去比喻他。他的地球建立在虚空之上,他的历史是一页被漫长的时间磨平了欲情的纸草纸。那些古老的象形文字和他一样,在最初的时代里都曾经鲜活生动。但是时间带不走拒绝变化的灵魂,呼啸而过的数千年被浓缩成一本落满灰尘的书。他守着它,如同他坚守着自己的高贵与孤独,无人可以再解读。
她应该放弃他,离开他。露琪亚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可是她办不到。人类总是对不为人知的东西格外地感兴趣。我们无法抗拒“起源”的魅力,因为我们都曾是洄游的鱼。他恰是她的人生的起点,靠得太近,嵌进了命运线。她憎恶着她的这种本性,却无法停止对于窥视他的尝试。
她的客西马尼之夜发生在一个雨天。那是海燕离开她的第二个月,她接到独自去现世的任务。传令神机响得像催命,十几个人一起挤在浮竹的院子里领自己的卷轴。闹哄哄的,夹杂着浮竹的几声咳嗽,在她清净了月余的耳朵里来来回回地绕,引起她一阵无端的心慌。她来得晚了,排在后头。浮竹去拿新的卷轴,经过她身边,抬着手在她肩上搭了一下,没用多少力。她先是怔,而后醒过来,明白他的用意,半边的肩就垮了下去。
等到她从雨乾堂回来已经是晚上。正巧下了雨,她向浮竹借了伞,拉着清音一起挤在下头。分别的时候,清音用袖子挡在自己脑袋上,因为要躲避雨水而半眯着眼,大声地和她道别:“真是多亏了你呢!明天再见,露琪亚!”她回了一个笑,也是眯着眼。看着清音走远了,她才转回身,一脚深一脚浅地在泥泞的夜里继续走她的路。
朽木白哉在侍弄门厅里的一盆病怏怏的月季,蹲着身子,罕见地没有戴着银白风花纱。她低垂着头,淋湿了的左半边衣裳吸饱了水,沉沉地拉住她的心脏一起往下坠着。他看了她一眼,将那盆花放回角落。陶瓷花盆磕在台阶上,震得月季抖豁豁地下了一朵花。花的边上卷着不新鲜的黄,像海燕垂在她肩膀上的手腕。她本来是正在擦拭着袖白雪的,却一下再也拿不住它,任它掉下来,溅起了一朵脏污的浪花。他慢慢地走过来,看着她,没有说话。
她终于是撑不住了,瘫下去开始啜泣。她清醒地意识到她所要面对的痛苦。不幸是由觉醒开始的,一旦诞生,就不可能再消失。
如果一切都可以归结为命运,露琪亚曾经这样想。命运支配着每一个人,拉着他和她向各自既定的轨迹狂奔,而每一种命运都指向同样的结局。这是不为人类的意志所左右的,生或者死,短或者长,虚无是我们的归宿。
这种想法给了她许多的宽慰,无奈总是比后悔更好接受一些。她愿意让自己消失在这样的情绪中。她试图去承认自己的懦弱,承认这种命运的合理性。可是,当清音向她提到“明天”,她无法否认她内心仍旧存在着向往——迫切地、鲜活地、热烈地、执着地期盼着“明天”。这是不为她所允许的。肉体已经认同了死亡,但是灵魂却拒绝向虚无俯首称臣。她明白自己是坐在一趟列车上,时间只是毫无意义的引擎转动声。在铺天盖地的轰鸣中,她却听出了另一种声音,那是她的心跳声,贴在耳边刻在骨里融在血中,她根本无法将它与她分开来。
捩花旋转时的风声,森林里新鲜的空气,浮竹拍在肩上的手臂,志波家的孩子黑沉沉的眼睛……巨大的幻象吞没了她。他给过她的疼爱在这一刻是神遣的天罚。她是一朵开在悬崖上的花,即使看见了无数生命陨落的模样,仍旧贪婪而愚蠢地攫取阳光。原始的本能为她带来了作为一个生命所能得到的至高无上的喜悦,却让她变得不再合乎道德的标准。她无法停止哭泣,甚至连哭泣都成为了一种释然的快感。
而他只是看着她。这个男人,仿佛是虚空的男人,像对待月季一样蹲下身子,用他黑色的眼睛记录下她狼狈的样子。好半响,他才缓缓地伸出手——并不是递给她,而是收起了跌落在地上的袖白雪。
他的手指地将刀的雨水抹去,水珠子滴落在她的身边,很轻微的一声响。她的死霸装上一点一点都是泥水印子,便也不在乎再多几个白点,只是哽咽着看着他。他仿佛是在做一件细致的工作,指腹划过每一寸刀刃,简直像是带着温柔怜惜的神气——他无意识的温柔很令人心折。尽管露琪亚不得不将他当做一个陌生人来看待。
“进来,晚饭要凉了。”他这么说道,没有第二句话。
她僵了一僵,随后是更加剧烈的恸哭,为的是他这一刻的纵容。他默许了她,她想。这种认识给了她一些微弱的力量,并不强大,但已经足够她撑着自己的膝盖,重新站起来,把刀再握在手里。
“做什么。”他眨了眨眼,面无表情地问她,拿着书的手翻过一页。“嗤啦”,轻而稳的摩擦声,是扇在她脸上的一个温柔的巴掌,催促着她从这虚幻里醒过来。
“她们说你是外协总会长。”她松开了手,将膝盖从他的大腿上挪开,诚实地交代:“天生丽质,没意思。”
“胡闹。”
“实话。”露琪亚跳下来,一脚踢开了拖鞋,光着脚在地板上走,塔塔踏踏地踩得响,想把耳朵填满,“袖白雪呢?”
“在修。”被她白了一眼,他斟酌着修改用词,“在十二番做定期检查。”
“上个月才被你们收去拆开来过。”她直白地指出他逻辑上的硬伤。
“那是特例。”他避开她气势汹汹的诘问,四两拨千斤:“这阵子耗损得太厉害。”
“哈。”她嘲笑他,短促的鸣音,彻头彻尾的蔑视。他低下头不作答,没有心虚也没有豁达。她知道他是空的,在那一副惊天动地的皮囊下,空无一物。而她对此感到愤怒。
“刀的灵魂,”瀞灵廷里的人经常这么挂在嘴边上,“是我们击败敌人的唯一凭依。”但这不过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弥天大谎。刀没有灵魂,露琪亚深知这一点。所有的刀都是一根从血肉里长出来的空心的刺,本身并无任何价值。人们妄称它拥有和神祗一样的特权,为它注入灵魂,要求它承受血肉之躯所带来的喜悦与罪孽;这是一种阴谋,再拙劣也不过的栽赃陷害。
朽木白哉是少数几个诚实的人。他说:“不要向你的刀索求回应。”
那时她正苦于始解的修行。袖白雪像个不服管教的孩子,她想尽办法要得到它的顺从,将自己定位成了一个无辜的毫无经验的母亲。她向他寻求帮助,他的回答就只是这么一句。
在那之后,她耗费了许多时间才弄明白这一句话。她完成了始解,月白自大地刺出,穿破云霄。那一刻,她在冰雪细碎的棱角里看见了一个透明的他。他站在虚空里,握着千本樱的神情与握着一双筷子无异。
五十年后她遇见黑崎一护,眉目凶恶内心纯良的好男生趴在桌上写地理作业。她凑上去看,在蔚蓝的圆球的最末端,是被挖走的一片空白。
“南极”,他在那里填上它的名字。她不可抑制地想起了他,朽木白哉,他是南极。他在批阅公文;他巡视队员的练习;他望着天空看归鸟盘旋着低低鸣叫;他听见四十六室纷乱碎杂的窃窃私语;他踩着瞬步握着刀抵在敌人的喉头;他坐在绯真的屋子里长久地低下头沉默不语;他和她一起坐在五十年前的书房里,他教她瀞灵廷的历史,流畅地读完厚厚一卷汉字。她根本看不懂,觉得困乏,就偷偷地去看他的脸——而他永远是那一双空白的眼,仿佛面前的一切都毫无差别。这是一种奇异的慈悲,从空旷中生长出的属于神的意志。
那时她还是个孩子,直白地向他索取他的热情:“你读这些,有什么意思?”
“我们应该知道并尊重那些承载着荣光和牺牲的岁月。”他从善如流地答,伸手去拿第二本。
“可是它们都过去了。”她抢过来,放在手里翻得哗哗作响。汉字渐渐连成了一条条起伏的墨线。那是沉睡在历史的洪流中的吊唁者,向她抗议着她不敬的惊扰。
他制止了她的行为,低低地说道:“但未来尚未发生。”
她说不出反驳的话。他又开始了诵读,肃穆而端正,眉目清秀的脸是一副水墨画。她停止了游戏,专注地打量着他。困惑在这一天出现,并持续了五十年。她看得见他,抓得到他,却无法认为他是真实存在的。他把自己丢在了过去,他所经历过的漫长的时间中的某一个点。现在的他,是一个静止的生命。
一个旁观者,她忍不住这样去比喻他。他的地球建立在虚空之上,他的历史是一页被漫长的时间磨平了欲情的纸草纸。那些古老的象形文字和他一样,在最初的时代里都曾经鲜活生动。但是时间带不走拒绝变化的灵魂,呼啸而过的数千年被浓缩成一本落满灰尘的书。他守着它,如同他坚守着自己的高贵与孤独,无人可以再解读。
她应该放弃他,离开他。露琪亚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可是她办不到。人类总是对不为人知的东西格外地感兴趣。我们无法抗拒“起源”的魅力,因为我们都曾是洄游的鱼。他恰是她的人生的起点,靠得太近,嵌进了命运线。她憎恶着她的这种本性,却无法停止对于窥视他的尝试。
她的客西马尼之夜发生在一个雨天。那是海燕离开她的第二个月,她接到独自去现世的任务。传令神机响得像催命,十几个人一起挤在浮竹的院子里领自己的卷轴。闹哄哄的,夹杂着浮竹的几声咳嗽,在她清净了月余的耳朵里来来回回地绕,引起她一阵无端的心慌。她来得晚了,排在后头。浮竹去拿新的卷轴,经过她身边,抬着手在她肩上搭了一下,没用多少力。她先是怔,而后醒过来,明白他的用意,半边的肩就垮了下去。
等到她从雨乾堂回来已经是晚上。正巧下了雨,她向浮竹借了伞,拉着清音一起挤在下头。分别的时候,清音用袖子挡在自己脑袋上,因为要躲避雨水而半眯着眼,大声地和她道别:“真是多亏了你呢!明天再见,露琪亚!”她回了一个笑,也是眯着眼。看着清音走远了,她才转回身,一脚深一脚浅地在泥泞的夜里继续走她的路。
朽木白哉在侍弄门厅里的一盆病怏怏的月季,蹲着身子,罕见地没有戴着银白风花纱。她低垂着头,淋湿了的左半边衣裳吸饱了水,沉沉地拉住她的心脏一起往下坠着。他看了她一眼,将那盆花放回角落。陶瓷花盆磕在台阶上,震得月季抖豁豁地下了一朵花。花的边上卷着不新鲜的黄,像海燕垂在她肩膀上的手腕。她本来是正在擦拭着袖白雪的,却一下再也拿不住它,任它掉下来,溅起了一朵脏污的浪花。他慢慢地走过来,看着她,没有说话。
她终于是撑不住了,瘫下去开始啜泣。她清醒地意识到她所要面对的痛苦。不幸是由觉醒开始的,一旦诞生,就不可能再消失。
如果一切都可以归结为命运,露琪亚曾经这样想。命运支配着每一个人,拉着他和她向各自既定的轨迹狂奔,而每一种命运都指向同样的结局。这是不为人类的意志所左右的,生或者死,短或者长,虚无是我们的归宿。
这种想法给了她许多的宽慰,无奈总是比后悔更好接受一些。她愿意让自己消失在这样的情绪中。她试图去承认自己的懦弱,承认这种命运的合理性。可是,当清音向她提到“明天”,她无法否认她内心仍旧存在着向往——迫切地、鲜活地、热烈地、执着地期盼着“明天”。这是不为她所允许的。肉体已经认同了死亡,但是灵魂却拒绝向虚无俯首称臣。她明白自己是坐在一趟列车上,时间只是毫无意义的引擎转动声。在铺天盖地的轰鸣中,她却听出了另一种声音,那是她的心跳声,贴在耳边刻在骨里融在血中,她根本无法将它与她分开来。
捩花旋转时的风声,森林里新鲜的空气,浮竹拍在肩上的手臂,志波家的孩子黑沉沉的眼睛……巨大的幻象吞没了她。他给过她的疼爱在这一刻是神遣的天罚。她是一朵开在悬崖上的花,即使看见了无数生命陨落的模样,仍旧贪婪而愚蠢地攫取阳光。原始的本能为她带来了作为一个生命所能得到的至高无上的喜悦,却让她变得不再合乎道德的标准。她无法停止哭泣,甚至连哭泣都成为了一种释然的快感。
而他只是看着她。这个男人,仿佛是虚空的男人,像对待月季一样蹲下身子,用他黑色的眼睛记录下她狼狈的样子。好半响,他才缓缓地伸出手——并不是递给她,而是收起了跌落在地上的袖白雪。
他的手指地将刀的雨水抹去,水珠子滴落在她的身边,很轻微的一声响。她的死霸装上一点一点都是泥水印子,便也不在乎再多几个白点,只是哽咽着看着他。他仿佛是在做一件细致的工作,指腹划过每一寸刀刃,简直像是带着温柔怜惜的神气——他无意识的温柔很令人心折。尽管露琪亚不得不将他当做一个陌生人来看待。
“进来,晚饭要凉了。”他这么说道,没有第二句话。
她僵了一僵,随后是更加剧烈的恸哭,为的是他这一刻的纵容。他默许了她,她想。这种认识给了她一些微弱的力量,并不强大,但已经足够她撑着自己的膝盖,重新站起来,把刀再握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