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畅谈吧 关注:388贴子:3,822
  • 9回复贴,共1

时间是宝贵的财富,不要低估时间的力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We always overestimate the change that will occur in the next two years and underestimate the change that will occur in the next ten.
(我们总是高估未来两年世界将发生的变化,而低估未来十年将发生的变化) –Bill GAtes(比尔盖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1-18 11:24回复
    Facebook 创办于 2004 年,在 2014 年,它的市值正式突破 2,000 亿美金,月活跃用户也首次超越 13 亿人。
    淘宝成立于 2003 年,在 2014 年,以淘宝营收为主的阿里巴巴集团正式于纽约证交所挂牌,市值突破 2,800 亿美金。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1-18 11:2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Google 开始于 1996 年,在 2006 年,它的市值正式突破 1,000 亿美金,员工人数也第一次超越 1 万人。
      Amazon 开始于 1994 年,在 2004 年,它的营业额突破 69 亿美金,市值则达到 178 亿美金。2014 年,它的营业额将挑战 1,000 亿美金,市值更已突破 1,500 亿美金。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1-18 11:24
      回复
        回头看,这些公司从当年谦卑的开始,成长至今日雄霸一方的科技巨擘,除了要有受市场欢迎的产品与服务,高度可规模化的商业模式,最重要的,就是要长时间的优异执行。
        而时间,也是年轻管理者最容易忽略的要素。
        尤其在网络、电视媒体发达,不断宣传速成文化的今日,大家往往没意识到企业进步,有相当的物理限制。也因此,抵达下个里程碑所需要的,往往就是时间。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1-18 11:24
        回复
          造成这个物理极限的,除了人才、原物料等上游供给,还有通路关系、客户基础、品牌等下游累积,更重要的,是知识、技能、合作默契等团队运作能力的提升。
          科技的发达让上、下游串连的效率有所提升,但几乎无法解决员工学习知识,在工作中磨练技能,以及在合作中训练默契的速度。也因此,在可以靠「更新软件」快速学习的机器人大量取代人类之前,企业进步的物理极限,几乎难有大幅突破。
          但从反面看,这也代表管理的重点不是决策的「效率」,而是决策的「正确率」。选对方向,接着坚持十年、二十年,直到这方向成为气候,基本上就是上述公司的成功方程式。
          当然,谁也没有办法精准确定十年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景象。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其实还是有不少蛛丝马迹。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1-18 11:25
          回复
            不变的是人性
            无论世界如何改变,人性是不会改变的。自古以来,人多半感性、健忘,偏好轻松、方便,喜欢立刻见效、占到便宜。这些人性的种种共同特质,以及不同年纪、背景、群体人们的偏好,都是可以研究与掌握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1-18 11:25
            回复
              研读历史
              要了解既定的人性在某种外在状况下,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历史可以给很多的教训。花时间去研究,你会很惊讶的发现,历史经常在重复它自己: 19 世纪末电报技术开始普及时,也出现了所谓「新经济」一词,接着就发生过度投资,以及随之而来的泡沫化,与 20 世纪末期的互联网泡沫如出一辙。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1-18 11:25
              回复
                活在未来
                世界的发展并不是全体并排前进的,在某个领域,总有一、两个城市、国家,会领先发展,然后好的结果才逐渐被其他地区的人看到、跟上。因此,辨识这些突出的区域,并且密切追踪它们的发展,可以帮助你变成活在未来的人。有了 Internet 之后,这工作变得容易许多,但能抓住机会的窗口小上许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1-18 11:2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质疑所有媒体宠儿
                  这几年,在科技领域,媒体陆续炒作了 LBS、扩增实境、云端、O2O、iBeacon、电子书、数位汇流、3D 电视、智能电视等议题,标榜它们很快会是巨大商机,但最终的结果,往往是雷声远大过雨点。当然这些题目里,有少数会在十年后对人类社会形成巨大的影响,但无论如何,在前面的两年随着媒体起舞,往往不会是优秀的选择。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11-18 11:25
                  回复
                    用宇宙的观点
                    最后,也有不少时候,未来在哪里已经相当明显,问题反而出在我们活在过去的框框里面,无法放下。要避免这个毛病,我经常练习从宇宙出发,提醒自己在宇宙的眼中,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时的。如此,便能较容易放下立场,站在更高的地方看世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11-18 11: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