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到底是什么?核心就是一个词:变化。
易的本卦为主,进行错综复杂的变化,其实就是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同一个问题,以期希望得到尽量全面的判断。
我常跟母亲分歧的一个事情就是,跟客人一起吃饭的时候,让菜对不对?
一桌人吃饭的时候,作为主人的人,往往会这么说:“招待简慢不成敬意。”这话没问题。
问题是往往主人有时候会夹菜给客人说:“这个菜不错,你多吃点。”,或者最少会指着某个菜说:你多吃点这个。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为什么呢?
我们来仔细看这话。这个菜不错,是谁觉得不错?是说这个话的人,他觉得不错。
但是,俗语又有:众口难调。
因此,你觉得这个菜不错,但是你怎么知道对方也会觉得这个菜不错呢?如果他恰恰不喜欢这个呢?那你这个时候让别人吃他不喜欢的,到底是为了他好,还是强人所难呢?
打个比方,我媳妇就是非常喜欢吃辣子的,没辣子吃不下任何菜。但是我父母是南方人,口味比较清淡偏甜。结果在一起吃饭就是个难事,父母说你们多吃,吃点这个,吃点那个。媳妇当面说吃呢,吃呢。回头私下给我说,没味道,实在是吃不下。
你说谁对谁错?
从父母主观角度讲,他们没错,他们是客气,好心之类。但是难道媳妇口味错了?
错在我父母。
这不是什么大逆不道。而是用这个当做一个最浅显的例子,来说一个问题。即对错,好坏,都是因为角度不同而产生的,如果放弃了角度,把对错绝对化,这本身就不是易的角度了。
再回过头说这个例子。
父母为什么错了呢?
因为他们用自己的好恶来希望统一别人的好恶。他们不在乎,或者疏忽了别人会有跟他感受不同的可能。
我跟我母亲曾经谈论过这个话题。曾经母亲家族里晚辈结婚谈对象,来请教过她的意见,事后我说你别发表意见,她说:我是为了他们好。
这里依旧还是上面这个问题:你觉得对的,不一定是对方的逻辑。因为每个人角度,能力不同,因此你觉得不是个事情的事情,也许对方觉得是个天大的事情,反之亦然。你觉得在婚姻里这个问题很大,不可逾越,也许在别人眼里,这都是无所谓的事情。
所以,你不是他,你的意见有什么意义呢?
我妈回答:那我是好心,听不听在他。
那么,你的好心寻求的是对方不听?你夹菜给对方是希望对方不吃?你潜意识里还是希望对方听,对方吃的。
这不是你的好心这么简单,而是你希望被认同。----抱歉,学过点心理学,用在老妈身上,有点不恭敬。
所以,你希望的是别人的尊敬,和别人对你做饭手艺的认同。但是,你会造成别人很大的困扰,恰恰是害了人。
比如,你说这个媳妇不好,你不太赞同。但是当事人如果是个听你话的晚辈(老妈在亲戚里还是挺有发言权的),他如果本身不同意,这时候你的反对意见就成了拒绝的借口。如果他本身喜欢对方,你的意见就成了他心烦的事情里加上的一个砝码了。
而且你觉得严重的问题,也许他轻松能处理。你又不是他,你的建议看似是你的好心,其实是自己的心理满足欲望作怪罢了。
你更希望的是别人认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