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群吧 关注:46贴子:4,721
序:我想,世界上很难有一门艺术能在美感的持久力上与诗歌相提并论。
音乐凭借乐调在时间的维度上带来即时的听觉体验;雕塑和美术依靠构架比例和画面在空间的维度给人以震撼;诗歌是一门语言艺术,一种用文字架构的空间想象,在寥寥数字中,蕴藉无情无尽的美的梦想。
这些梦想曾出现在梦境,在我们灵魂安静的时刻,在我们还对这世界如孩子般好奇时,它便悄悄生根发芽,无论竹简,丝柔,纸张是否被取代,无论文字是否消失,只要人类对美的感知还在,它便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蓦然惊颤你彷徨麻木的心房,给你依靠,栖息,希望,光明以及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
本贴不打算写成论文式的学究体,也不是学诗学词指南,只是本人对于诗歌的一些理解与感悟,希冀通过这些去发掘诗词涵蕴的美的价值,个人主观性很浓,难免管中窥豹,与吧友们分享,期待交流指正。


1楼2014-11-11 14:11回复
    二楼


    2楼2014-11-11 14:23
    收起回复
      2025-05-10 05:08:38
      广告


      3楼2014-11-11 15:18
      收起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11-11 16:17
        收起回复
          期待更新。


          IP属地:四川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4-11-11 16:25
          收起回复
            红楼篇
            作为红米,不能不说解红楼诗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本帖只解红楼前八十回中出现的诗歌,闲言少续,开解。
            对于篇首想必大家早已熟烂于胸——“此开篇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从历过一段幻梦,故将真是隐去……”在文本的开始,作者先将本书的写作缘由介绍一番,之后写道因这段故事而生发的无比感慨。
            红楼梦引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首诗是红楼梦全篇的一个引子,在没读红楼梦之前,常听老师和高大上的同学述说红楼梦如何如何的成就,当时心里就生起一种圣殿向往之情,一个偶然的机会,翻开红楼梦来读,来念,不知不觉被书中的文词吸引,当读到这一句时,心里不由得被触动了一下,仿佛一个爽利的哈欠,打得浑身舒畅,缘在作者说出了我等平凡之人想说却未曾说出的话。
            好个“谁解其中味!”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人如何让别人读懂自己?人心隔肚皮,一张脸,除了能看清脸上的褶子,痘斑痣点,有没有抹粉,只怕很难说能深入对方内心,搜查清肝肠肚肺,脾胃心胆,明白你老人家到底在想神马。熟惯于戴上牲畜无害,夹尾巴做人的面袍,人前呵呵嘻嘻,背后独自一人只怕茶凉香冷,对镜自语。
            貌似扯远了,拉回来,看前两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这我就不懂了,既然是荒唐之言,哪来的一把辛酸眼泪?原来,读完了红楼才发现,木石前盟的荒唐仙话不过是今生厮定的前兆,美姐娇奴的大观园不过是人间的太虚幻境,所谓繁华不过是幻景,情坚抵不过人心,芳华转瞬即是泡影,人生无处不荒唐。
            太悲观了,曹公!当然原谅我辈没从锦衣玉食,豪奴骄婢的大家公子哥沦落成衣不果腹,按米粒下锅的贫下中农的人生经历,但是对这世界的荒唐一面确是一样的感同身受,人生失意无今古。
            可以想象您呕心沥血著作此书的情景:那个黛玉一样的恋人,不知道在梦中你又失语念了多少次,那座大观园一样的年少中记忆的家园,你在梦中又畅游了多少遍,只是晨鸡唱晓,离开暖衾,茶淡锅冷,妻子愁闷,你亲去宽慰,草草吃完早饭,又沉浸在夜里的幻梦中,写有难处,定一定神看见黄瘦的亲人,好像醒悟了什么,但是命已定,今生定要做个痴情的记录者,忍一忍心,呷一口硬水,继续挥毫笔下的墨字。


            6楼2014-11-11 22:10
            收起回复
              自古文士多酸诗——解贾雨村五律一首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这首诗出自红楼梦文本第一回。穷儒贾雨村因多瞄了富邻甄士隐家的美丫鬟娇杏心生贪恋,自以为得一知己。因仕途未畅意,又逢中秋佳节,对月感怀,吟出这首酸诗。
              先简单解释字词。三生:佛教用语,前生,今生,来生。敛额:皱眉头。俦:伴侣。蟾光:月光,另蟾光亦寓蟾宫折桂之意。
              贾雨村自然是个有见识的人物,从下回与冷子兴的一番对话,其天地正邪禀赋论可见一斑。有才有能往往多情,娇杏的几次回眸只因好奇这位长得雄壮却衣着穷鄙的客人,不想雨村老兄动了情根,认定这女子有意,非同一般,是个红尘中知己。可是自己不过是个落魄富家子弟,没有功名利禄,却动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念想,怎么不心愁眉皱如困锁,胸堵气闷重三山呢?
              吟一首诗解闷是不错的选择,无诗不酸,只要酸的恰到好处,一定能健胃开脾,消臃通堵嘛。“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原本生得剑眉星目,直鼻权腮,雄壮威武官样身板的大老爷们贾雨村一遇见意中人却也勾逗出心底的书生风流气来。秋风爽朗,自个儿对月剖白,只见形影相吊,美人如花隔云端,寒衾冷被难成眠,微雨落花,斯人独憔悴,偏偏瞧见双飞双栖的蝶燕,怎不销煞火热的人心。
              谁堪月下俦?雨村有择聘之心,却无通信之人,且又人生落寞,无体面名位,自然心事沉积于心。于是,接着感叹道,“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金榜题名,洞房花烛是当时每个士子的毕生向往,能实现一二,斯世可谓畅意也。待我皇榜高中,娶君同享尊荣,雨村心里暗暗鼓气,一定求取公明,不辜负美人数次回首相知之意。
              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与《西厢记》崔莺莺同张生的那首通情诗“待月西厢下,迎门户半开。移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有通神之处。此外,“玉人”一词语出《诗经·召南篇》,“白茅纯束,有女如玉”,也是诗词中常出现的词汇,如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等等,同时,“玉人”也是历史一个典故,感兴趣的小伙伴可深挖一下。


              7楼2014-11-13 19:43
              收起回复
                好好学习,天天读书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1-14 13:15
                收起回复
                  2025-05-10 05:02:38
                  广告
                  林更新,期待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4-11-14 14:42
                  收起回复
                    顽石是注定要回到青埂峰的,神瑛侍者下凡历劫,最后也终将回到太虚幻境。在演出一台精彩纷呈的大戏以后,舞台总会归于宁静。甄士隐悟了,宝玉也会悟的。


                    IP属地:四川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4-11-16 01:02
                    收起回复
                      一部洋洋洒洒的大作只是用好了俩字总结,于佛子来说或者是全文宗旨,却未必是作者本意,“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也大有作者的未了之意,书中展示的无限情怀已否定了开头万般的的佛家圈套,只有对人生有着无限欲望的人才会对人生的有限性这么敏感,痛彻。实在有不得不“好了”之意,于情,于爱,于富贵繁华,好了俩字都略嫌矫情了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4-11-16 08:19
                      收起回复
                        我来顶贴


                        IP属地:广东13楼2014-11-16 12:14
                        收起回复
                          好帖都来看。


                          14楼2014-11-16 18:07
                          收起回复
                            楼主要更贴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1-16 19:54
                            收起回复
                              2025-05-10 04:56:38
                              广告
                              赞,留个猫印下次翻阅,疯疯不要熬夜,帖子可以不更觉还是要早睡哒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11-18 08: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