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可:大一些的时候,应该是班上的文艺骨干吧。
魏晨:初中好一点,小时候,五六年级,老师经常叫学生出来唱歌,大家唱《蜗牛、黄鹂鸟》,或者是《小二放牛》,魏晨可能带来的是刘德华的《给我一杯忘情水》,因为哥哥在上初中。
主持人王可:哥哥是你亲哥哥?
魏晨:不是,是堂哥。
主持人王可:他在影响你,已经上了初中。
魏晨:他也是在旁边学。
主持人王可:你会了?
魏晨:能把歌词唱下来就不错了,因为自己完全不能理解歌词是什么意思。
主持人王可:上了初中以后呢?
魏晨:上初中好一点,但还是比较内向。
主持人王可:你那个时候在家里是特别听话的孩子吗?所有人都觉得,魏晨小时候一定是特别乖,特别听话的孩子。
魏晨:是的。
主持人王可:学习特好。
魏晨:学习不好,但爸爸妈妈在看,为什么这个孩子一直在学,就是学生不好。其实我爸到最后总结出来一个经验,就是我没有把学和玩儿分开,我又在玩儿,又在学,可能收不了那个心。比如说爸爸妈妈在那里看《还珠格格》,我可能一会儿就出来小燕子又怎么样了,或者是出来拿一个东西,又看看紫薇怎么样了。
主持人王可:应该不是很淘气的孩子吧。
魏晨:不是。
主持人王可:我去年采访一些超级女声,像许飞,没事就上个墙之类的。你是很乖的那种,比如说长大想大科学家,或者是想大老师。
魏晨:长大没有想。
主持人王可:你什么时候开始说想唱歌?
魏晨:初中。初中的时候,班里慢慢会有一些文艺活动,包括一些文晚会,理所当然就变成了文艺骨干。大家都唱《热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我上去就唱一个《小薇》什么的,所以特别受大家欢迎。大家就觉得在学校的舞台上听不到流行歌曲,那时候我就唱韩红的《在北京的金山上》、孙楠的《你快回来》,小时候,初中还没有变声,初三变声的,所以用韩红的声调唱《在北京的金山上》,大家都震住了,后来再唱的时候,就完全没有那种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