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拜菩萨○李松蔚
中国人对菩萨的态度是很有意思的。一方面,敬他,怕他,全心全意地保护他,如果有人敢说大不敬的话,那是要拔舌下地狱的。但是另一方面,也要贿赂他,利用他,把他当成一个交易对象:我供着您,您得帮我搞点福气——市侩的小心思。
细究起来,这其实是中国人获得控制感的一种方式。命运是没办法靠自己双手创造的,总得附身在一个别的什么形象上面才好。正如西方人有上帝,但信徒对上帝的感情,大约要比中国人拘谨不少:忏悔啊,赎罪啊,祈祷啊,感恩啊……极尽虔诚和谦卑,绝不敢一面匍匐在上帝脚下,一面又在心里偷偷的想:上帝先生,我给您尽到礼数了,我默念这三个愿望,您可得全帮我实现了吧?——讨价还价,将取先予,这是一种中国式的祈福,背后隐藏着精明的算计:我掌握不了命运,但可以贿赂那个掌握我命运的人。
这种既敬爱、又贪图的态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时常有所体现。工作上,很多人用这一套对待领导和客户。回到家里,我们甚至这样对孩子:管他们叫“小祖宗”,格外的宠溺,一面又求着他们读书,练琴,努力进取。
前段时间高考,看网上流传的消息,感觉今天的父母们对于这尊“菩萨”的供奉,越来越有肝脑涂地的架势:父亲闯考场警戒线,只为了给孩子换一只不发出走针声音的手表;母亲预约出租车,三令五申司机不得开口说话影响考生的心情;小区为了照顾考生作息,高层电梯定时停运……甚至于,还真出现了沿街跪拜、焚香祷告的闹剧。
要说这是舔犊之心,也对。但是,除了关爱之外,多半也有点“希望‘菩萨’能争一点气,可以光耀门楣”的意思。说到底,算是一种饱含着诚意的利用。这种利用,当然不是只有高考这一回。甚至可以说,有的父母从胎教那会儿开始,一边抚摸着肚子,一边幻想着“多看点 BBC 的纪录片,会对宝宝以后学英语有好处”,这其实就已经是在拜“菩萨”了。
话说回来,对孩子多费点心,多投入一些关注在教育上,总算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起码比焚香磕头要好得多。不过,也要考虑到“菩萨”的感受——他被爱护着,会感到愉悦吗?他被利用了,会生出愤怒吗?
前面说过了,中国式拜菩萨,虔诚之中隐含着算计:对你越好,越能把你控制得牢牢的。这种诚意就像一段温柔的绳索,笑容可掬地捆绑你全身上下,偏偏还能带着不容拒绝的强硬。譬如高明的送礼者,软磨硬泡,硬要把一片至诚之心塞到你手里。而你一旦接住,形势立刻逆转,拿别人的手短,吃别人的嘴软,对方就成了予取予求的情感债主。
我有时去庙里,看到信徒们一面大方地焚香供奉,一面许愿提条件的时候,忍不住想:菩萨有知,面对这些“虔诚”的关爱,只怕也会又好气又好笑,无言以对吧?然而,那也要菩萨智慧通透,根本没把凡俗之人的小算计放在心上。换成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受到这样别有所图的优待,是很难把对方的心思处理得那么分明的。——生气还算是一种较好的情况,至少可以率性怒吼:“我不喜欢你们这种爱!那只是为了利用我!”更惨的是,这个孩子难以拒绝父母,也无法忽视自己的愧疚之心。面对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孩子只好忍气吞声地相信:自己的这一生,已经被赋予了某个必须完成的使命;如果不能替父母实现心愿,就失去了为人子女的价值。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过一个概念,叫“条件化积极关注”,意思是指,对一个人的爱是有附加条件的,总得有那么几次交易,而不肯平白无故地施予。中国式的拜菩萨,就是这个抽象概念最鲜活的示例。罗杰斯反对这样的方式,并认为人的很多心理问题,都和早期被“条件化积极关注”抚养的经验有关。这是一种潜在的影响,影响力的强弱,与个人的能力高低无关。即便是那些最优秀的,足够胜任别人期待的“菩萨”,被这样的供奉起来,他的心里仍然不会舒服——除了控制和束缚之外,也剥夺了真正的自我:仿佛我这个人,生来就不配被爱,除了那点利用价值,全身上下一无可取。换言之,人与泥塑木雕没什么区别,灵验就好。
所以,从表面上看,中国式的拜菩萨是在乞望,姿态恭顺谦卑;走近一点看,就能看出放债和交易,透出一股客气却不容拒绝的控制欲来。在控制欲的背后,真正让人寒心的,还有一层工具化的利用,这层利用,带着吝啬和冷漠的气味。冷漠比其它的负面情感都更伤人,因为它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情感。看一个人,跟看一只股票,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赚与不赚,哪有亲与不亲。菩萨是用来拜的,不是用来心里喜欢的。正如老板是用来讨好的,不是用来交朋友说真心话的。这道理推而广之,就觉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父母夫妻,有时竟也不能免俗。真正不求回报的情感珍贵无比,遇到那么一两段,就是莫大的福分了。
中国人对菩萨的态度是很有意思的。一方面,敬他,怕他,全心全意地保护他,如果有人敢说大不敬的话,那是要拔舌下地狱的。但是另一方面,也要贿赂他,利用他,把他当成一个交易对象:我供着您,您得帮我搞点福气——市侩的小心思。
细究起来,这其实是中国人获得控制感的一种方式。命运是没办法靠自己双手创造的,总得附身在一个别的什么形象上面才好。正如西方人有上帝,但信徒对上帝的感情,大约要比中国人拘谨不少:忏悔啊,赎罪啊,祈祷啊,感恩啊……极尽虔诚和谦卑,绝不敢一面匍匐在上帝脚下,一面又在心里偷偷的想:上帝先生,我给您尽到礼数了,我默念这三个愿望,您可得全帮我实现了吧?——讨价还价,将取先予,这是一种中国式的祈福,背后隐藏着精明的算计:我掌握不了命运,但可以贿赂那个掌握我命运的人。
这种既敬爱、又贪图的态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时常有所体现。工作上,很多人用这一套对待领导和客户。回到家里,我们甚至这样对孩子:管他们叫“小祖宗”,格外的宠溺,一面又求着他们读书,练琴,努力进取。
前段时间高考,看网上流传的消息,感觉今天的父母们对于这尊“菩萨”的供奉,越来越有肝脑涂地的架势:父亲闯考场警戒线,只为了给孩子换一只不发出走针声音的手表;母亲预约出租车,三令五申司机不得开口说话影响考生的心情;小区为了照顾考生作息,高层电梯定时停运……甚至于,还真出现了沿街跪拜、焚香祷告的闹剧。
要说这是舔犊之心,也对。但是,除了关爱之外,多半也有点“希望‘菩萨’能争一点气,可以光耀门楣”的意思。说到底,算是一种饱含着诚意的利用。这种利用,当然不是只有高考这一回。甚至可以说,有的父母从胎教那会儿开始,一边抚摸着肚子,一边幻想着“多看点 BBC 的纪录片,会对宝宝以后学英语有好处”,这其实就已经是在拜“菩萨”了。
话说回来,对孩子多费点心,多投入一些关注在教育上,总算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起码比焚香磕头要好得多。不过,也要考虑到“菩萨”的感受——他被爱护着,会感到愉悦吗?他被利用了,会生出愤怒吗?
前面说过了,中国式拜菩萨,虔诚之中隐含着算计:对你越好,越能把你控制得牢牢的。这种诚意就像一段温柔的绳索,笑容可掬地捆绑你全身上下,偏偏还能带着不容拒绝的强硬。譬如高明的送礼者,软磨硬泡,硬要把一片至诚之心塞到你手里。而你一旦接住,形势立刻逆转,拿别人的手短,吃别人的嘴软,对方就成了予取予求的情感债主。
我有时去庙里,看到信徒们一面大方地焚香供奉,一面许愿提条件的时候,忍不住想:菩萨有知,面对这些“虔诚”的关爱,只怕也会又好气又好笑,无言以对吧?然而,那也要菩萨智慧通透,根本没把凡俗之人的小算计放在心上。换成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受到这样别有所图的优待,是很难把对方的心思处理得那么分明的。——生气还算是一种较好的情况,至少可以率性怒吼:“我不喜欢你们这种爱!那只是为了利用我!”更惨的是,这个孩子难以拒绝父母,也无法忽视自己的愧疚之心。面对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孩子只好忍气吞声地相信:自己的这一生,已经被赋予了某个必须完成的使命;如果不能替父母实现心愿,就失去了为人子女的价值。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过一个概念,叫“条件化积极关注”,意思是指,对一个人的爱是有附加条件的,总得有那么几次交易,而不肯平白无故地施予。中国式的拜菩萨,就是这个抽象概念最鲜活的示例。罗杰斯反对这样的方式,并认为人的很多心理问题,都和早期被“条件化积极关注”抚养的经验有关。这是一种潜在的影响,影响力的强弱,与个人的能力高低无关。即便是那些最优秀的,足够胜任别人期待的“菩萨”,被这样的供奉起来,他的心里仍然不会舒服——除了控制和束缚之外,也剥夺了真正的自我:仿佛我这个人,生来就不配被爱,除了那点利用价值,全身上下一无可取。换言之,人与泥塑木雕没什么区别,灵验就好。
所以,从表面上看,中国式的拜菩萨是在乞望,姿态恭顺谦卑;走近一点看,就能看出放债和交易,透出一股客气却不容拒绝的控制欲来。在控制欲的背后,真正让人寒心的,还有一层工具化的利用,这层利用,带着吝啬和冷漠的气味。冷漠比其它的负面情感都更伤人,因为它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情感。看一个人,跟看一只股票,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赚与不赚,哪有亲与不亲。菩萨是用来拜的,不是用来心里喜欢的。正如老板是用来讨好的,不是用来交朋友说真心话的。这道理推而广之,就觉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父母夫妻,有时竟也不能免俗。真正不求回报的情感珍贵无比,遇到那么一两段,就是莫大的福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