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民族吧 关注:30,130贴子:1,586,707
  • 40回复贴,共1

论汉民族必要的血统认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汉民族是以父系传承的民族,汉民族的定义是血统+文化认同+自我认同。如果一个人符合文化和自我认同,那么这个人是不是汉人,最主要的是看父系的传承。他父亲是汉人,他就是汉人,母系是处于次要的地位。
母系血缘和血统是两个概念。民族是需要有血统传承的。汉人形成于文化共同体,但是传承于血统和文化。华夏部落期结束之后,就开始了父系的传承,就是以父系作为家族的支柱,如果生下来的是男子,则属于这个家族的,而女儿外嫁之后,就属于其他的家族的。在原始部落时期,人类还是母系传承,但是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大多数属于父系传承。几乎在4000年之前,华夏就全面进入了父系社会,因为耕种庄稼的原因,男人是主要劳动力。那时候早就是父系传承了。
有一种观点说,汉族人的定义就是文化,和血统没有关系或者不重要,谁只要接受了汉文化,并自我认可为汉人,无论是多少人,无论是什么族的人,均是汉人。这样的观点是极端错误的。当然不同民族牵扯归化问题,但归化的基本前提是不影响主体血统。如果加入汉族只以文化认同来决定,那么汉族复兴之后,就会有很多人为了各种利益,比如为了工作,移民等等利益加入汉族。如果汉族的定义只是自我宣布认同汉文化,只是自我宣布是汉人,和入党一样,那么祖先意识就是空的和虚的。我明天宣布我接受犹太人文化,然后我就是犹太人了,并移民以色列,这可以吗?肯定不行!
汉民族主义不等于文化主义,汉民族自然欢迎其他民族接受汉文化,但是关于汉民族的认同问题上,文化不必然表示民族的归化。相同的文化,也可以是不同的民族。比如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汉族和满族的文化差别不大,但依然是不同的民族。再比如日本自古学习华夏文化,日本的很多文化是从唐朝之后学来的,但日本人依然不是汉人,虽然以汉文化为主。
举个例子,某个村子的二傻,不懂任何的文化,他照样也是汉人,因为他有汉人血统。某些精神病,他也不懂什么文化,但同样也是汉人,因为他是汉人的后代。再比如婴儿,不懂任何文化,也不知道任何文化,但他依然是汉人,因为他是汉人生的。某些喜欢汉文化,并且学习汉文化的外族人,可能他对汉文化的了解程度超过很多中国人,但他依然不是汉人。
汉家是注重祖先传承的民族,比如我们常说的列祖列宗,光宗耀祖,汉家子孙等等,要是没有血统传承,这些都是空话了。
另外,有人说古代周部落,商部落融入华夏,还有秦人、楚人、吴越人、东夷部落集团等加入华夏,这都是其他民族的归化,所以汉民族和血统没有关系,甚至认为全世界人都可以加入华夏。这是混淆概念,首先任何一个民族都是由不同的部落和民族组成的,汉族什么时候完全形成的呢?保守的估计是在周。楚人、秦人、吴越人等,并非特定的民族,这些只是汉人的组成部分而已。所谓的秦人和楚人等是怎么来的呢?秦楚的国王由周天子分封,是华夏人,秦楚的上层贵族也几乎全为华夏人,后来秦楚扩张到当时华夏未及之地,这些未及之地中可能存在一些原始部落,但也可能有更多的华夏移民。秦楚的非华夏土著究竟能占多大的人口比例,多少人口能变成汉人,也是个疑问。有一些部落,比如东夷部落集团的一些文化,也是汉文化的一部分。民族形成于文化共同体,而汉人文化则完善于周朝。
汉人就是吸收中原地区,也就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不同的部落而形成的。汉族是由炎黄二部落结合后,又吸收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1-05 22:03回复
    中原其他的部落而成。汉人形成时期的各个组成部落,并非是完全不同的文化部落,他们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学者称之为“一体多枝”。比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是汉人不同的部落的文化,也是汉文化的不同源头,但是他们确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比如在使用的陶器,在居住的样式,在农业定居型的生活方式等方面极其相似,这说明了汉人的各个组成部落原本同文同根。并且汉人各个组成部落的人种也完全一样。
    血统不必然形成民族,血统是传承民族的。一堆血统毫不相干的人,可能之前是野人,可能之前是部落人,也可能之前是其他民族的人,但一旦这些人聚在一起,有了共同的文化追求,有了核心的,共同认可的思想,那就可以形成一个民族了。但这个民族要传承下去,是需要代代相传的血统来维系的,如果有一天主体血统不在了,那就不是这个民族了,而是形成其他的民族。血统不是民族形成的必要前提,民族形成于文化共同体,但血统是这个民族传承的条件。当然,不同民族对血统和文化的具体要求可以不一样,有些很严格,有些不严格。
    按照保守的估计,汉民族完全形成于周,周之后的那些人,无论是之前的华夏人,还是之后加入华夏的人,比如秦人,楚人,吴越人等,他们都属于华夏族的一部分,也叫汉族。在周朝汉人就完全形成了。因为周时期汉民族的基础文化彻底完善,整个华夏的文明体系形成,民族产生于文明共同体,传承于血统和文化。
    而无论是满族,蒙古族,维族等,这些都是民族概念,这和周朝之前的华夏各部落是两回事。所以不能拿华夏是由各部落组成的,由此来论证任何民族只要接受汉文化,就可以随便入华夏。蒙古人说蒙古语,满族人说满语,这些都是阿尔泰语系。满族人,蒙古人,维族等,他们有自己所使用的语言,崇拜,宗教,祖先意识等完整文化体系,他们已经是民族体系了。即使这个民族的一部分人不会说自己的语言,但他们还是这个民族的,很重要的原因是祖先的缘故,这种认同就是血统认同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1-05 22:05
    回复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最初一个民族的人,不必然一定要有姓氏,因为姓氏最初是赐予的。最早的华夏族,可以推论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姓什么,或者压根无姓。也可以推论有很多人后来改了姓氏,但无论如何,他都是华夏人的组成部分。
      汉民族的古话“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以及汉民族的家谱记录系统,祖先崇拜系统,更加说明了汉民族对血统的重视。汉族自古相比较周边其他民族,更加重视血统的传承。有一个例子更能说明民族大融合论的荒谬,有一个民族叫羌族,比其他很多胡族接近汉人,其公元一世纪迁入汉区,直至公元5世纪还有他们的记载,一个羌族就如此了,可以想象那些和汉族差别更大的民族是否轻易的被同化。
      有些人主张无条件的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也可以是更大的范围)的少民无条件同化为汉人,我是反对这样的观点的。虽说即便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异族同化为汉族,也不影响汉族的主体血统,但是,会混淆汉族定义;同时,这也树立了一个刻意同化别人的榜样,任何国家的领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汉人强大的时候,就可以控制更多的领土,当汉人控制更多的地方的时候,是否也要全盘同化所有民族?如果这样子,汉人就真成了一个多民族的组合民族,这就已经不是自古祖先所说的汉人了。有试图把一些(或一切)血统不一样的非汉族同化为汉族的思想的人,请问,你如何将这些非汉族的历史抹去?如果没有抹去,那么,你就必须承认:历史上的异族也可以是汉族;这就为异族侵略提供了合法性依据,只要他宣称接受了汉文化,只要他宣称要居住于中国境内,那么,他就是汉族,于是乎,他与汉族的战争就是内战,日本侵略者近现代也曾有这种思想。当然,同化是自然现象,历史上有极少数异族同化入汉族,但前提是:忘记自己以前的祖先;他并不知道自己祖先是异族,这对汉族定义没有任何的影响。
      维护血统是汉人的义务,并不能随便一个人就可以归化。汉人的信仰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祖先崇拜,我们自豪的称呼自己是华夏儿女就是这个意思。当汉人的主体血统都不是古代华夏后裔的话,那么汉人离分崩瓦解也不远了。道理不难理解,如果如果汉人的主体血统都不是古代汉人传下来的,那么我们还真是华夏儿女吗?华夏儿女岂不是徒有虚名?那么又有什么责任来继承华夏祖先的文明呢?我们又有什么义务来热爱这个不是我们祖先的民族?
      另外,同化所有少数民族真的是华夏复兴的必要条件吗?有一些民族在华夏文明圈里生活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了。即使在汉人传统居住的地区里面,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1-05 22:11
      回复
        另外,同化所有少数民族真的是华夏复兴的必要条件吗?有一些民族在华夏文明圈里生活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了。即使在汉人传统居住的地区里面,就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及其文化,有的甚至有千年历史,华夏祖先并未完全同化他们,那么几千年来华夏就没有兴盛过吗?我举个例子,当然没有任何侮辱人的意思,一个人想重新变的健康强壮,需要消灭一些身体里的有害病菌,但一个人不可能消灭身体上的所有细菌,有一些细菌是人体所必须的,就算消灭了人体的所有细菌,那这个人也活不了了。在一个汉文明圈子里面,需要有汉文化为主体,同时也包容其他的文化形式,其他文化形式的存在也对汉文化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之内,或者更大的范围之内,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政治军事实力,汉人都是绝对的主体。只要主体汉人的民族意识找回,那么是不必惧怕绝对弱势的少民反叛的。
        无论是整个世界,还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文明天下,都是有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的。有句话说:“当你没有敌人的时候,你自己就是自己的敌人”,讲的正是这个道理,一个民族是需要和其他的民族进行互补的,这也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如果没有其他的民族和汉民族进行互补,那汉人内部就要分裂和内战了,分裂出不同的集团,不同的民族和意识形态,进行竞争。汉家自古有保合诸夏,协领万邦的说法,万邦就是指其他的民族(愿意跟随汉人的民族),如果其他的民族都让他变成汉族,何来协领万邦之说?在华夏文明圈,以汉民族为核心,以汉文化为核心,同时也允许有其他的民族和文化的存在,有主有次,因为有不同才有动力,汉民族看到其他民族的文化,就会更加意识到自己文化的重要性。无论是一个人也好,还是一个民族,都是需要有其他的互补对象的。汉家的太极图就能说明这个问题,阴阳是对立互补的,阴中有阳而阳中有阴,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都变成阴或者阳。
        我是不支持民族归化的,虽然在历史长河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极少的非汉人归化入了汉人;已经归化入汉人的人,已经世世代代认可自己祖先为汉人的人,就不要追究了,毕竟那只是极少数;但是现今的非汉人(从汉族中分裂出去的亚族,或者和汉族血统一致的除外),无论他们如何接受汉文化,也都不是汉人;如果任凭民族归化或者主动实行民族归化,那么久而久之汉族的血统认同必然出现问题。血统是团结人的纽带,文化也是团结人的纽带;既有血统又有文化的群体,自然要比只有文化的群体能维持的更加稳定。
        汉人起源于文化共同体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1-05 22:12
        回复
          中原各部落产生了华夏族--汉族。民族传承于血统+文化,记录祖先家谱,以父系血统代代相传,并为往圣继绝学。血统和文化都是汉民族不可或缺的认同,否定任何一个都是不对的。任何否定血统认同的行为,他们虽然给出的口号听着不错,什么文化至上,什么包容大度,但实质上都是虚无化汉人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1-05 22:12
          回复
            前排占座。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4-11-05 22:22
            收起回复
              还是大男犬主义作崇
              男人就老大?我先呸一个


              10楼2014-11-22 16:12
              收起回复
                不要忘记,姓这个汉字是女字旁的


                11楼2014-11-22 16:14
                收起回复
                  严格的说汉民族应该是血统加文化加自我认同,而细分下来可以这么说,同黄种人内父系为汉人母系为黄种人或者和汉人通婚过的少数民族女性的后代接受汉文化和自我认同那么在血统上也没有任何问题就是汉人,而相同的和黄种人血统有关联的荷兰系白人的后代如果文化和自我认同没有问题自然也是可以成为汉族人,至于其他白人和汉族的后代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对于和黑人后代不论父系母系都应该永远视其为非汉,同样的汉族女性和同黄种人或者和汉族通婚过的的男性后代如果文化和自我认同没有关系那么成为汉人也一样没有问题。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4-12-24 11:41
                  回复
                    有一定道理!帮顶


                    IP属地:上海17楼2014-12-25 20:00
                    回复
                      西晋初年人口770万,经历八王之乱后人口反而三千万,吓哭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5-01-11 00:43
                      回复
                        汉族本来就有强烈的认同感,反而你搬出一堆皇汉地摊货让人无力吐槽,你这贴还不如不发,一大半内容都是胡扯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5-01-11 00:45
                        回复
                          我认为应该组织平头党,以排外护汉为宗旨,采取业余和自愿原则,武器采用短刀和短铁棍,发动安全袭击时,先用铁棍敲击目标小腿,使其骨折倒地,然后割鸡鸡挂树击众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5-01-11 12: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