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咖啡馆吧 关注:25贴子:906
  • 15回复贴,共1

你来的那天春天也来到 风景刚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萌萌的小书架镇www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1-04 23:57回复
    那时对你们而言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于我来说,便是镇楼的小书架了,满满的书籍对于喜欢书的人来讲是最棒不过的了。见到书时的喜悦与读到书时的触动,我想把这些与陌生或是熟悉的你们分享,愿感动亦或取悦过我的也可以带给你同样的感受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1-05 00:10
    回复
      2025-05-28 17:40:44
      广告
      门口的爬山虎
      2015,长白之约,小哥,我们带你回家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1-05 08:40
      回复
        书是另一个世界,另一个纪元。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4-11-05 12:32
        回复
          部分资料摘自百科与豆瓣书评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1-06 00:02
          回复
            很赞的一篇豆瓣书评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
              作为一个冷酷的作者,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余华丝毫没有犹疑,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
              只留下我们错愕当场。
              我承认那天深夜点了灯读它的某个瞬间老泪纵横。
              有庆是第一个突然死去的。
              “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他的母亲说。大多数人应该在这个时候心痛不已。贫苦艰难的生活,福贵简单而粗暴的教育方式,都不曾让有庆对生活丧失希望。他热爱他的两只小羊,为了割草和上学每天来回奔命。所以当他在父亲眼前拿了长跑第一名的时候,我们都天真地以为悲剧该结束了,事情在慢慢好起来,于是有了一点淡淡的喜乐。
              可是我们怎么知道他会猝然死去。就像今天我们知道的许多社会底层的人们一样,有庆的死冤枉而荒谬。由于血型不幸与临盆的县长夫人相同,他竟是因为抽血过多而夭亡的。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一切就像一个巨大的诅咒。女儿,妻子,女婿,外孙,最后福贵只剩下自己。和一头也叫做福贵的老牛。
              因为远离那些动荡的年月,因为并未真正有过艰难和困顿,这个故事让年青的我们不禁有些战栗。薄薄的十二万字,笼罩着“欲哭无泪的压抑”。只是阖上书本之时,内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纷争的平静。现实生活的无情与残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而活着,纵使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坚忍,顽强。这应当便是生命的力量罢。
            余华这么说他写作的缘起——
              “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11-06 00:09
            收起回复
              当时触动很大的一本小说,余华最经典的三部曲之一。记得有庆死了的时候哭了很久。故事不长,一个下午就可以看完。活着,便是最艰难的考验。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11-06 00:19
              回复
                不管生活怎样的艰辛,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过去。不要因为一时的苦难而想不开。活着,简单又难。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4-11-06 00:26
                回复
                  2025-05-28 17:34:44
                  广告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11-06 21:38
                  回复
                    up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1-08 18:45
                    回复
                      《追风筝的人》
                      内容简介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如何抉择?
                      故事如此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11-15 21:21
                      回复
                        单是个性差异所造成的,在这些年少无知的孩子的潜意识里早已被灌输了相应于自身社会地位的“应该”与“不应该”,一个哈扎拉仆人理应为主人尽忠,而高贵的普什图少爷不值得为一个卑贱的哈扎拉仆人冒任何风险。
                        “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统治者”,这样的誓言只能是石榴树下的童话,“王子与贫儿”不可能成为兄弟,因为他们命中注定不平等。包括二十年后,阿米尔重返阿富汗的自我救赎行为,也只不过是在获知自己与哈桑的同父异母兄弟关系之后对身世的无奈认可,也就是说,他仍然没有证明自己已经找到了“重新成为好人的路”。
                        我们少年的时候,总是意气风发,三五结伴,促膝长谈。那是在我们其乐融融的环境中构建的虚拟场景,属于物理学讲究的理想状态,然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在微弱的友谊遇到挑战的时刻,只要有一方露出破绽,友谊的桥梁必然坍塌。
                        于是当阿米尔在看到哈桑被大一些的孩子欺负甚至猥亵的时候,他选择沉默和逃避;与此同时,哈桑却为了阿米尔的风筝坚定不动摇的和对手较量,对手残忍的揭示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主仆关系,哈桑大声反驳说两个人是朋友。躲在角落里不敢出现的阿米尔听到这句话不但没有一点激励也没有丝毫感动,他心底里的怯懦终于将他的灵魂吞噬,于是悲剧发生。
                        这就是我们对友谊最大的误解,认为它是万能的。
                        即使是存在这样的问题,《追风筝的人》也还是一本出色的小说。主和仆、贵族和贱民、朋友和兄弟,历史和现实,种种转变都被刻画得生动而细腻。放在历史的宏大背景下,更洞见人生和人性的复杂。
                        友谊和爱。
                        是在困难之中由弱变强的柔韧派还是在权衡利弊之中土崩瓦解的懦弱派。
                        谁敢真的站出来举起右手发誓,我从来没有辜负过任何一段纯粹的友谊,谁敢真的抬头挺胸说自己对朋友忠心不二。
                        我们总是太自信,对友谊误解,对自己的爱误解,对不可能的事信以为真。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11-15 21:38
                        回复
                          这本书看的是电子版,一个关于赎罪的故事。“来吧,这里有成为好人的路”可惜的是没有看完就因为手机维修格式化丢失了这次双十一买了实体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4-11-15 21:43
                          回复
                            赞赞赞!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4-11-15 21:4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