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家妹妹发来微信,讲述beyond三子之间分分合合的原因,其实我早就看过此类的报道,关于真实的内幕局外人怎么说也不可能完全知道,多半都是零碎的新闻以及整理某某人(例如工作人员,记者,经纪人,合作人)的只言片语,我听beyond的音乐20年,看到今日不免心中些许失落.
我回了妹妹一条微信:beyond就像是先父留下的一个辉煌的产业,然而三儿子能力不足经营失败同时彼此争斗导致产业倒闭.(听过beyond歌曲的人都知道黄家驹生前在作词时候喜欢用唏嘘一词,如今看到这番景象我也是不免唏嘘.)
归根结底,beyond已经无法挽回,也不可能看到他们再次同台,所有的景象都留在记忆里.beyond的分崩离析在大多评论者看来就是利益冲突,这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因为利益这样的事还是另人不舒服,毕竟听众心里音乐大于其他,可乐手终究也是人,也要食人间烟火,理解万岁.
在我眼里,已经看惯乐队的分分合合,Megadeath的大佬曾是Metallica的(这两支乐队一直较劲),X-japan的Toshi也突然宣布乐队近20年的创作有分歧,否定过去的一切(97年宣布,随后来重新复活,然而98年Hide永远的离开大家),枪花的A.Rose和Slash就钢琴是否过分加入摇滚乐闹的不欢而散,Ozzy因为酗酒被Black Sabbath开除而后遇见Randy Rhoads以及Zakk,Oasis的两个诺埃尔大叔(亲兄弟)反目........已经麻木,但是这些乐队没有那么明显的利益矛盾,多半是因为艺术上的或是生活里的,所以不免感叹今日beyond,口口声声说着传承beyond精神(应该是一种创新,超越的精神),可是看不到人们所做的事情有beyond精神,听不到有beyond精神的歌曲,这才是真正的失望,唯有闹矛盾一次次的超越我的预想.
需要说明beyond大部分出名歌曲还是很商业化的,如果想了解真的beyond请多听听那些不出名的歌曲,很可能那是真的心声.摇滚并不是大喊大叫,而是通过音乐影响着我们,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而且很多人排斥beyond三子的作品,其实beyond三子(94年-99年)还是有很多不错的作品,值得去细细品味,尤其是《请将手放开》和《惊喜》这两张专辑真的很好听.但是自打00年后,三子宣布暂时分开(也可以说是永久,因为自此除了《长空》以外他们三个就没真正的合作过,演唱会已经不能算是艺术的合作),黄贯中出了很棒的专辑《Yellow Paul Wong》,不仅录音乐手很好,而且合作的艺人也不错,里面的几首歌至今都在我的播放列表里,黄家强的《be right back》也还不错,商业化更多(包括后来《毕卡索的马》也是商业味),叶世荣的《美丽的时光机器》也颇有旋律感,但是自此大家好像开始不再专注音乐,这几年相对黄贯中发片多一点,而且还跨行玩玩导演,其余二人基本都是娱乐新闻更多(黄贯中娱乐新闻也不少,而且上了我是歌手),所以到如今看beyond新闻已经几乎是不关于音乐的方面了....再次唏嘘.....
想起当年写作业时候喜欢用录音机播放beyond的卡带,喜欢听快节奏的歌,觉得自己写作业变快了(笑),然后晚上临睡前听慢一点的歌,安静的入睡,这样单纯的日子已经和beyond乐队一同消逝了....现在睡前都是各种手机或是平板的APPs....
还记得当时哼哼唧唧的唱着粤语歌,爸妈问我是不是牙疼.....
也记得中考前听了一晚上《遥望》.....
想起这些事情会忘记现在支离破碎的beyond....
回身撇一眼现在使用的器材...Fender,Gibson和Marshall也都是受beyond影响,尽管Suhr,Tom Anderson吉他更优质,但是还是喜欢Fender,干净而纯粹的声音,原因很简单,我第一次看到的电吉他就是家驹那把红白fender...小时候看beyond的VCD,好喜欢黄家驹和黄贯中身后的一排音箱,上面贴着Marshall...96年beyond的精彩演唱会,让我迷恋上Gibson ES335,通透的声音时至今日都是最棒的...
我不想说beyond的任何人不好,也许作为一名听众我只是很想听听曾经带来无数激动的音乐而已,不管能否实现,回想过去的20年我已经知足,四个香港人带给我们足够的怀念.(最近时常听L'arc~en~ciel的歌曲,突然觉得他们很优秀,看过他们的采访,觉得大家不但技术很好而且很团结,不免心生嫉妒.)
拿起吉他弹首《遥望》,真的不想看到beyond的新闻,尤其是这种负面的真是没有意义,传承好这样的精神,偶尔回听这些优秀的音乐,拿起吉他玩玩就很好.遥望beyond,就在不远处.
我回了妹妹一条微信:beyond就像是先父留下的一个辉煌的产业,然而三儿子能力不足经营失败同时彼此争斗导致产业倒闭.(听过beyond歌曲的人都知道黄家驹生前在作词时候喜欢用唏嘘一词,如今看到这番景象我也是不免唏嘘.)
归根结底,beyond已经无法挽回,也不可能看到他们再次同台,所有的景象都留在记忆里.beyond的分崩离析在大多评论者看来就是利益冲突,这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因为利益这样的事还是另人不舒服,毕竟听众心里音乐大于其他,可乐手终究也是人,也要食人间烟火,理解万岁.
在我眼里,已经看惯乐队的分分合合,Megadeath的大佬曾是Metallica的(这两支乐队一直较劲),X-japan的Toshi也突然宣布乐队近20年的创作有分歧,否定过去的一切(97年宣布,随后来重新复活,然而98年Hide永远的离开大家),枪花的A.Rose和Slash就钢琴是否过分加入摇滚乐闹的不欢而散,Ozzy因为酗酒被Black Sabbath开除而后遇见Randy Rhoads以及Zakk,Oasis的两个诺埃尔大叔(亲兄弟)反目........已经麻木,但是这些乐队没有那么明显的利益矛盾,多半是因为艺术上的或是生活里的,所以不免感叹今日beyond,口口声声说着传承beyond精神(应该是一种创新,超越的精神),可是看不到人们所做的事情有beyond精神,听不到有beyond精神的歌曲,这才是真正的失望,唯有闹矛盾一次次的超越我的预想.
需要说明beyond大部分出名歌曲还是很商业化的,如果想了解真的beyond请多听听那些不出名的歌曲,很可能那是真的心声.摇滚并不是大喊大叫,而是通过音乐影响着我们,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而且很多人排斥beyond三子的作品,其实beyond三子(94年-99年)还是有很多不错的作品,值得去细细品味,尤其是《请将手放开》和《惊喜》这两张专辑真的很好听.但是自打00年后,三子宣布暂时分开(也可以说是永久,因为自此除了《长空》以外他们三个就没真正的合作过,演唱会已经不能算是艺术的合作),黄贯中出了很棒的专辑《Yellow Paul Wong》,不仅录音乐手很好,而且合作的艺人也不错,里面的几首歌至今都在我的播放列表里,黄家强的《be right back》也还不错,商业化更多(包括后来《毕卡索的马》也是商业味),叶世荣的《美丽的时光机器》也颇有旋律感,但是自此大家好像开始不再专注音乐,这几年相对黄贯中发片多一点,而且还跨行玩玩导演,其余二人基本都是娱乐新闻更多(黄贯中娱乐新闻也不少,而且上了我是歌手),所以到如今看beyond新闻已经几乎是不关于音乐的方面了....再次唏嘘.....
想起当年写作业时候喜欢用录音机播放beyond的卡带,喜欢听快节奏的歌,觉得自己写作业变快了(笑),然后晚上临睡前听慢一点的歌,安静的入睡,这样单纯的日子已经和beyond乐队一同消逝了....现在睡前都是各种手机或是平板的APPs....
还记得当时哼哼唧唧的唱着粤语歌,爸妈问我是不是牙疼.....
也记得中考前听了一晚上《遥望》.....
想起这些事情会忘记现在支离破碎的beyond....
回身撇一眼现在使用的器材...Fender,Gibson和Marshall也都是受beyond影响,尽管Suhr,Tom Anderson吉他更优质,但是还是喜欢Fender,干净而纯粹的声音,原因很简单,我第一次看到的电吉他就是家驹那把红白fender...小时候看beyond的VCD,好喜欢黄家驹和黄贯中身后的一排音箱,上面贴着Marshall...96年beyond的精彩演唱会,让我迷恋上Gibson ES335,通透的声音时至今日都是最棒的...
我不想说beyond的任何人不好,也许作为一名听众我只是很想听听曾经带来无数激动的音乐而已,不管能否实现,回想过去的20年我已经知足,四个香港人带给我们足够的怀念.(最近时常听L'arc~en~ciel的歌曲,突然觉得他们很优秀,看过他们的采访,觉得大家不但技术很好而且很团结,不免心生嫉妒.)
拿起吉他弹首《遥望》,真的不想看到beyond的新闻,尤其是这种负面的真是没有意义,传承好这样的精神,偶尔回听这些优秀的音乐,拿起吉他玩玩就很好.遥望beyond,就在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