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南峡山联盟吧 关注:34贴子:171
  • 7回复贴,共1

环美路的前世今生--潮南峡山联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久很久以前,这是一条池边的村道,四周都是柑园。后来旁边建了个鸡鸭肉菜市场,买鸡的人多了,把路也踩宽了,汕尾村决定在池西边建起两排二层高的楼壳,租给过路买鸡偷近的人——踏出了商业卖地的第一步。


1楼2014-11-03 10:28回复
    那个时候这还是一条土路,下雨了,坑坑洼洼,崎岖不平,挂在路头的招牌:环美路。环字掉了一个王字,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不美路”。这鬼斧神工的手法和后来发生的“良德药店”一夜之间招牌被改成“缺德药店”异曲同工,可能出自同一神秘人之手。
      当时峡山还是个靠印**卖**起家的小镇,爱**的人多了,生活就热闹了起来,很多外地人此时开始陆续进驻,找不到招待所和旅馆住,就只能买楼了,买楼的人多了,包工头就来了——伟大的商业在循环需要与被需要中萌芽了,当时我还是个喜欢逛柑园的小子。


    2楼2014-11-03 10:29
    回复



      卖鱼佬是在每早清晨时踩着单车来到的,他喜欢打着悦耳的车铃声,然后一声声:花仙啊,巴浪吧,红目啊,了邵啊喊开来。我喜欢吃他那种小小的白白的蒸熟的鱼,周末的时候,常嚷着妈妈买,沾点酱油,几碗白米粥咕嘟着就下肚。后来不见了,问起,妈人说可能死了吧。
         卖盐佬同样是一辆凤凰牌单车,后架载着两圈粗盐,喜欢从环美后街边骑边喊:盐啊!喊声无比凄凉苍桑,仿佛是在告诉人民:生活很咸啊!还是粗点过好。
         卖鸡蛋的阿姨倒没有时间规律,在不在意的时刻突然嘣出一声短促的“鸡蛋,鸡蛋”,我常常误以为是后门来了一只流浪鸡,饥肠辘辘的对天叫一声“鸡蛋”,其相似度十分之九,这就是专业,从事一行业久了达到了人鸡合一的境界。她习惯搞一篮鲜鸡蛋上面涂点鸡屎,告诉妈人,这是家鸡,是自已亲手一把尿一把屎含辛茹苦培育长大成鸡并成家立业瓜熟蒂落生下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DEFG,峡山妈人一听维生素这个新名词便围抢之。


      4楼2014-11-03 10:31
      回复
        随着人民需求的不断增加,环美路开始有人卖起了服装。店里挂得像原始森林,密密麻麻,一个女人从出生到入土都可以在店里买到衣服穿,文胸裤头也开始在路摊上出现了,十元三个,工厂发展了起来,打工妹也潮水一样涌了进来,过起了一月三件的奢侈生活。
          谁也没有想到,这条破路最后会成为峡山重要的繁荣的商业街。汕尾人这点感觉尤其明显深刻。
          商业街的形成,绿化也当然得跟上党的脚步。于是乎,积极热情主动的村干部们便亲手为环美路栽起树来,每棵300块。商人们觉悟的低下注定了这几十颗树的命运,好不容易长出一支新苗来由于挡到了门店,又被他们削平,所以它们终年保持着一个光头的形象。但因此,峡山镇也获得了一个全国卫生镇的称号,尽管全峡山找不到一个可以丢垃圾的垃圾桶。镇委书记郭伟民,在电视上满脸春风的说。


        5楼2014-11-03 10:32
        回复
          几天后,又一场大雨,水又淹满了环美路,干部们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垫得不够高?苦苦思索了两年,终于在第三年的一场大雨后,再次动工,再往上铺个10厘米,每间辅交赞助金4000元。这是个闷热的夏天,雨水极少,人们度过了干燥的半年。明年春雨,连绵几天,地下水已露出路面,一声响雷,倾盘而下,下水道的水纷纷涌进每家每户,而路面光洁如新。这时人们不得不把自己的店面也往上挪高20厘米以达到地平线,并带动了一连锁的垫楼商业行动。铺面高了起来,水自然又流向环美路,人们出门得自备竹排或汽艇。对此,我强烈建议政府部门把环美路深挖道,建成一个威尼斯,水上竹排购物,多浪漫,多有趣。




          7楼2014-11-03 10:33
          回复
            现在,每天的环美路,是被垃圾车吵醒的,一袋袋的垃圾往手扶拖拉机上一扔,或天女仙花或扑街在地,那可不关他们的事了,他们只管把垃圾往车上丢和每月收费,其他的那些不在职责范围内。垃圾车驶过后,是深深浅浅的跑步声和老人拄拐杖晨练的声音。再后,天就快亮了,而我该睡了,现在不用担心卖鱼佬的叫喊声,但换来的是摩托吱吱的呼啸声。










            8楼2014-11-03 10:35
            回复



              9楼2016-10-04 13:47
              回复
                你好 请问您有2011年河尾社河尾嫲开光的光盘碟片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1-29 00: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