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小说吧 关注:62,985贴子:1,026,608
  • 24回复贴,共1

从读者角度谈推理小说创作,欢迎大家交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作者在谈写作经验,但小说本身就是一种娱乐大众的产物,光从作者角度有时还很难看出我们新手到底怎样才能写出好小说。于是有了我这篇文章:从读者角度谈推理小说创作。
最初的推理小说事实上就是从读者心理需求开始创作的。推理小说开山作《毛格街血案》,诞生了史上最经典的推理小说题材——密室。密室很容易抓住读者的心。读者想知道如何破解这个密室,再深入思考就又会想知道密室为什么会要有密室。如果本身又是杀人案,读者还会想知道谁是凶手……至此,案件刚发生就会给读者带来大量的想知道答案的问题,于是读者有了阅读下去的动力。从作者角度来说,这是小说创作必不可少的元素,从读者角度这些是我们读下去的理由。每个人都有好奇心理,推理小说就是为了勾起人的好奇心并在小说最后给予满足的小说。所以,我们见识了很多惊天谜面和惊天谜底,无数前辈创作了许许多多的经典之作。最有代表性的我个人觉得是《占星术杀人魔法》。《占星术杀人魔法》这本书开篇就挑战了读者的常识,阿索德复活的传说看似无稽之谈,但在岛田庄司笔下显得好像确有其事。随后调查部分写的无比枯燥,小说必备的波荡起伏感全无,就看着厕所君到处撞头。但在小说最后奇迹般的解答让人又高呼过瘾。这本书给人阅读下去的动力最大来源就是这个华丽的谜面,让读者坚持到最后的精彩。这类推理小说往往被我们称为本格推理。
本格推理小说的模式固然能吸引人,但从读者角度来说创作起来难度颇大。首先这种小说摒弃了小说固有吸引人的部分——跌宕起伏的剧情。凡是看过一定量的推理小说读者都会有一个感觉,除了谜面和谜底,很多小说过程都很雷同。出现命案之后,无疑是调查取证找人吹牛逼,然后再聚集几个人一起借分析案情为由来装逼。侦探的脑袋在一个瞬间被“苹果”砸中,想出了谜底。过程雷同不说,而且还无节奏变化,看得人昏昏欲睡。这种小说就需要用精彩的谜面和奇迹般的谜底来吸引眼球。但这更难。先谈谜底。推理小说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尤其是黄金时期和日本小说家的努力,常规诡计已经被开发一空。后人创作过程中,诡计很难不受前人影响。诡计本身又必须超越一般人的思维,要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意外程度越高越好。因此也诞生了很多过分追求意外程度,忽视了情理甚至有的还违背科学的作品。


IP属地:浙江1楼2014-11-02 19:49回复
    作为读者希望看到的小说无疑是能给自己带来心理上愉悦或者共鸣的小说。因为我是魔兽玩家,所以我喜欢看《如果宅》;因为我上过学,有过喜欢的女生,所以我喜欢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因为我喜欢琴吹七濑的傲娇,所以我喜欢《文学少女》系列;因为我想满足我的穿越梦,所以我喜欢《寻秦记》……以上我举了几个非推理小说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样的小说会吸引什么样的读者。《如果宅》迎合的是一个游戏群体,《那些年》迎合的是有着类似经历的群体,《文学少女》是因为出色的人物形象,《寻秦记》则是满足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的心理。那身为喜欢推理小说的我们要怎么做?我们需要的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满足感呀,和作者斗智的刺激呀。做到这两点需要的是精彩的谜面和谜底,课刚才你不是说谜面谜底要出彩已经很难了吗?这是事实,但不完全。
    推理小说只是一个载体,一个很泛化的感念。我说《嫌疑犯x献身》是推理小说没错吧,但我说它是爱情小说有问题吗?说起这本书最先想起的是石神的诡计还是他的爱情?日本在新本格概念诞生后出现了很多种推理小说的尝试,目的不一。有的如京极堂系列以妖怪怪谈来填充谜面和谜底间的乏味;有的如行人用叙述性诡计代替常规谜底,给人新的惊喜;也有如东野圭吾在常规小说题材中添加推理元素,让你很难区分这到底属于哪一类小说。从结果上来看他们都取得了成功。如果说行人早期的《馆系列》还属于停留在传统本格的模式,只是用叙述性诡计代替本格诡计,给读者新的感受,那他最近的一部作品《Another》也开始向东野圭吾的写作方向靠拢。从题材上来看,《Another》是一部恐怖小说,不存在所谓凶手,剧中角色死亡原因是超科学因素导致。但作者巧妙的用“是某个已死却复活的人导致这些事故”这个设定,成功让推理小说中“凶手”概念回归到小说中。读者对找凶手或许已经审美疲劳了,但找死人却让人感到无比新奇。小说结局也没让读者失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死者给人带来的震撼程度不亚于推理小说。加上出彩的见崎鸣等等角色,足以构成读者看完这部小说的理由。


    IP属地:浙江3楼2014-11-02 19:50
    回复
      2025-07-22 00:40: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就给楼主顶一个好了.


      5楼2014-11-02 21:56
      回复
        我的原则一直就是,销售好才是真理


        IP属地:北京6楼2014-11-02 23:24
        回复
          楼主说的看起来都很有道理,但是4楼的那些泛推理小说我都不怎么喜欢(相对来说)-_-|||


          IP属地:上海8楼2014-11-03 05:13
          回复
            我觉得推理小说不管怎么发展,有一点是不能变的.那就是不能把超自然现象作为核心剧情.
            注意,我不是不允许超自然现象,而是我不喜欢把超自然作为核心.
            比如绫辻行人的《雾越邸杀人事件》,这本书其实有超自然现象,但行人并没有把这个现象作为核心.换句话说,这本书的诡计和推理还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这样的书我还是能接受的.
            相比之下,同作者的《another》只能称为恐怖小说,不能称为推理小说.在这个问题上我承认我是比较死板的.
            如果未来有一天推理小说界到处都是把超自然现象作为核心诡计的小说,那我将会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推理小说


            9楼2014-11-03 12:46
            收起回复
              绫辻行人后期写的好几本都叫做“本格恐怖小说”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11-03 19:27
              回复
                从读者考虑就等于考虑市场,完全靠市场决定,作者本人特色消失,初衷不在,我更喜欢作者坚持自己的风格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4-11-05 11:16
                回复
                  2025-07-22 00:34: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觉得一个作者首先有自己的思想和特点,然后必须考虑读者的感受。诡计上花尽心思,同样的,如何吸引读者,把一个完全不了解的读者引导进入你的世界,你同样要花尽心思。你向读者释放了最大的善意,读者都可以感觉得到。而不是把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守着少数人高贵冷艳地说:“你们不懂我”。作者和读者应该是朋友,你的书其本质是你跟读者之间精神交流的载体。一本好书,可以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无处不在的灵魂。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好书就好在,即便作者和读者,读者和读者之间价值观不尽相同,但在情感上却是高度认同的。
                  如果所有人都认同推理小说的本质仅仅是在合理的条件下出人意料的话,那就当我没说话。
                      ------来自秦小五、秦时明月电视剧。~


                  IP属地:重庆12楼2014-12-27 18:06
                  回复
                    从读者角度来看:吸引读者看下去的看点其实有很多。但作者只要能侧重某一个看点、并且把这个看点淋漓尽致地打磨好呈现给读者品味,其实就足够了。


                    13楼2014-12-27 20:34
                    回复
                      能给读者留下鲜明甚至是深刻印象的作品,通常都是那些主题简洁明了的。


                      14楼2014-12-27 20:36
                      回复
                        如何把推理小说写的有趣是我现在研究的问题。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12-26 08: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