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话吧 关注:372贴子:5,181
  • 19回复贴,共1
承蒙吧主邀请,我花了两天逛了一下贴吧,感想如下:
我觉得,研究芜湖话不应仅仅因为发现了几个和吴语的共同点而沾沾自喜,而应从系统地去研究,我不知道吧里真正能看懂那篇芜湖音系的人有多少(究竟能从里面获得哪些信息),我是看不太懂的。
我也是业余爱好而已,因此,在真正科班人眼中,我也都是民科,但是,我想这不妨碍我对待语言的态度,我觉得一切自己不确定的东西都应该有证据,造成三无网文害人害己的后果不止一次在地域吧重演,幸福巴赫关于zi ci si的声母和i(以汉语拼音)的言论一样的观点是不对的,一个是舌尖元音,一个是舌面元音。再有一点,区分浊音和清音的重点在于声带是否震动,不是说一个字普通话里读th芜湖话读t(国际音标)就是浊音,能分清t d的人还是占少数的。


IP属地:安徽1楼2014-11-02 12:57回复
    皖南的文化传统和皖北的确不同,现在保护我们宣芜的文化,究竟应该怎么样来保护?我先举个例子,我是此地老,但我不会宣吴,我父母双方认为宣吴是乡里的语言,从小就要求我说城里话,即所谓的淮语。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却总是能听到家里人说XXX亲戚是江北人XXX是无为人。其实对待江北的态度就是我们的文化的一部分,现在我们来保护皖南文化究竟应该怎样加以取舍,是通盘考虑,还是有所存留?


    IP属地:安徽2楼2014-11-02 12:58
    回复
      2025-07-19 10:56:44
      广告
      说到这儿,我就说一下江北口音的问题,在我心中,江北口音是的确存在的,无论是吴语也好淮语也好,就是我现在说的芜湖小片,和巢湖的,合肥的进行对比,我还是能听出来差距。也许古梗斜阳会说真正在方言学里差距很小,我也承认这点,可是,就像北京官话和东北官话在理论上只是几个入声字的分派区别一样。但是东北口音和北京口音的差距是全国大多数人都认同的。


      IP属地:安徽3楼2014-11-02 12:59
      收起回复
        我想,系统学习音韵学方言学才是真理,而不是看到网上的一些名词查一查看一看就觉得自己懂了(谈到这我又想到“五”我自己读的声母是v 但晚上的晚中古声母拟音的确是m)我看过音韵学吧南冠之囚的贴子(推荐去看一下),我觉得他和淮语吧的客家女,汉语吧的秋天寂寥等等才是真正的大家。
        大块时间不多,我只能说这么多,我也在念大学,我们90后更要给皖南加油,吧主作为语言专业的人士,时间一定比我要多,我也要。。。“多看书,少上网”。
        以上皆为个人之拙见,如有不妥,敬请谅解。


        IP属地:安徽4楼2014-11-02 13:04
        回复


          5楼2014-11-02 14:31
          回复
            欢迎楼主哈!楼主提出的问题也希望吧友们能多多讨论下。不过我在哪篇贴子里说zicisi声母和i的言论是一样的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1-02 14:51
            收起回复
              为什么与吴语有相似点就沾沾自喜呢,吴语并非更高级的方言,说好自己的家乡话,并加以理论研究,使之更好的得到传承才是首要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1-07 09:21
              收起回复
                楼主出口不凡啊,果真是高手!欢迎常来哈!


                IP属地:芬兰8楼2015-01-01 23: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