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到了东汉时期这一情况得到了改观。首先江南地区的水利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开始有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比如浙江的鉴湖,在今天的绍兴。所以秋瑾才有鉴湖女侠的自号。到汉安帝的时期,江南已经可以有足够的粮食来支援中原地区了。当时中原地区发生了灾荒,朝廷开始调集江南的粮食开赈济灾民。很快江南地区的经济不仅赶上了黄河流域,甚至逐渐超过了黄河流域。到了东汉末年,江南已经成了千里沃野了。
关於东汉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学者进行了很多的分析。但是我以为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子今教授的观点还是很值得向你们介绍的。他认为除了前人所分析的原因以外,气候的因素也是很重要的。他经过研究证明在两汉之际江南地区的气候经历了由湿暖转而乾冷的过程。在西汉人们的笔下经常可以看到江南卑湿的记录,比如司马迁,还有晁错等人也有这样的言论。但是到了东汉中期以后就很少看到这样的记载了。说明这时期江南的气候已经与中原地区十分相近了。
随著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出现了往江南地区大规模移民的浪潮。从《汉书·地理志》和《后汉书·郡国志》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江南地区人口的迅速增加,除了本土人口因为经济开发而自然增长以外,出现迅猛增加,肯定是与大规模的移民有关。比如你们可能都知道的王充就是移民到江南会稽的。两汉之间的战争基本没有波及到江南地区,所以出现了大量中原地区人民躲避战乱而南迁的情况。而且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的改变也是适於人类的居住和开发。
当然人口的南迁不仅是到江南地区,有许多人走的更远,他们到了岭南。从历史记录来看东汉时期岭南地区的人口增加的速度和江南地区是很接近的。随著大量移民的进入,岭南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比如耕作技术上的进步就是很明显的。根据历史的记载九真郡,在今天越南中部,那裏的人原来不懂得用牛耕,也不知道种植桑树,后来中原地区的移民到那裏也把中原地区先进的耕作技术带到了那裏,使那裏也得到了开发。
东汉经济还出现一个特点就是农耕与游牧经济的边界也出现了南迁的情况。本来在西汉的时期,缘边诸郡都是农耕与游牧相结合的地区。西汉时期的缘边诸郡由於汉朝对外用兵的缘故,所以很受重视,经常可以看到有迁徙人民到边郡的记载。比如在河西四郡刚建立的时候就曾往那裏进行了的规模的移民。这样就使边郡得到了迅速的开发。后来,丝绸之路的开通更使缘边诸郡焕发出了强劲的活力。而且移民到来也使农耕的生产模式向边郡扩张。比如河西地区原来是匈奴游牧的地区,但是汉朝占领后就进行了大规模的屯垦。汉人甚至把屯垦扩展到了西域。没办法,汉人就是喜欢种地,前些年在郑州还发生有人在城市绿地裏开荒种菜的情况。如果中国人能够向美国人一样有一个后花园,多数人都会把它改造成菜园子。所以在西汉时期农耕与游牧的边界是向北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