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 2014.10.30
近日,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等为“女德”基本原则的广东某“女德学堂”,因教学内容违背社会道德以及超范围经营、无证办学等,被依法责令停办。目前这类女德班正在全国遍地“开花”,打着向女子传授一些女性礼仪和处事之道的旗号,从北京、山东、河北一直绵延到陕西、广东和海南。鱼龙混杂的女德班为何受到很多现代女性的欢迎?女德班的教学内容存在哪些问题?如今女德教育还有必要吗?现代女性教育到底应当如何开展?围绕这些问题,光明网记者采访到了中华女子学院性别与社会发展学院张健教授,以下为访谈实录。
女德班迎合了现代女性自我提升和排解压力的需求
最近女学热的现象我也在关注,女德班的兴起的确受到了一些现代女性的欢迎,这说明这种学堂的教学内容肯定是有一定的市场的。 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女性群体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和男性群体一样,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生活工作在不同领域,年龄、社会角色、家庭情况各不相同,自然她们的需求也就多元了。这是女德班兴起的一个大的时代背景。那么从文化背景来看,目前既有西方文化带来的冲击,又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女德班也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因子,特别是着重于传统文化教育,这对处在多元化社会、有着多元化需求的女性群体来说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据我了解,这些女德班的学员大部分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社会地位的女性,她们在自我提升、压力宣泄、情感困扰排解方面有特定的需求。例如全职太太参加女德班,可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婚姻生活,学习如何料理家务、教育孩子,也可能是为了走出家门,尽量扩大社交圈。高级白领则困惑于如何兼顾家庭与工作,如何正确处理男女关系,如何在职场上获得更多竞争力等等,希望能够通过参加女德班达到平衡内心、内外兼修的目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已婚女性面临着婚姻的危机,或者家庭生活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如婆媳关系紧张、第三者插足等等,她们希望能找到一个出口,得到帮助。女德班迎合了这类女性的需求。
宣扬三从四德等“女德”实为女性观的倒退
女性出于自身需求去参加一些学习班无可厚非,但同时需要警惕一些女德班打着爱护女性、帮助女性提升自我的旗号,去宣扬一些三从四德的封建道德思想的糟粕,这其实是对现代女性人格尊严的一种否定,也是一种女性观的倒退。从女性学的观点来看,女性从幼年、少年、成年到老年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培养一种“带有性别的自我”的意识,首先是作为一名人格健全的人存在,其次才是性别角色。而三从四德是古代为了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由儒家礼教对妇女在道德、行为、修养等方面的规范要求,这是人为建构的,而不是女性与生俱来的品格。像东莞蒙正国学馆“女德学堂”这样宣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的所谓“女德”,在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的现代社会里,可以说是对女性的一种侮辱,对女性合法权益的置若罔闻。
当然我也去一些女德班参观过,有的虽然打着传统女德教育的旗号,但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还是融合了不少现代进步的观点的,包括夫妻之间如何通过话语和行动进行和谐的沟通,强调关爱和尊重等。不过从总体来讲,大部分的女德班都没有把握住全球文明进程中关于女性是怎样的话语环境,只是借着国学热,从传统书籍中找寻一些观点,用以对现代女性进行为人处世、谈婚论嫁、夫妻相处之道的指导。这些古人的观点,有些还是可以借鉴和学习的,例如“嫁女择佳婿,无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等。但也有一些观点是在弱化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权利,放大她们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如果现代女性在遭遇家庭危机和情感困惑时,却接受到这种封建残余思想的灌输,无疑会雪上加霜。在报名各地女德班时,广大女性同胞一定要擦亮眼睛,可以先通过课程试听,判断其教学内容是否科学,相关指导是否专业和有价值,谨防上当受骗,否则既丢了钱财,又可能酿成悲剧。
女德教育不宜多提倡,但女性教育要贯穿在整个学校教育之中
女德教育其实还处于边缘化的地带。就我个人认为,女德教育也只能存在于社会化的教育之中,而不能进入主流教育。也就是说,如果过于强调和重视女德教育,那依然是体现出社会对女性的一种特别约束,这与目前倡导性别平等的主流思想是相违背的。
虽然女德教育不宜过多提倡,但更高层面、更广范围上的女性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应当主要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来完成。目前中小学和高等院校都有开设性生理、性心理的相关教学,以及关于自我性别认知、自我保护的教育,例如女童如何拒绝性侵犯等。这对于在体力上相对处于弱势的女性健康成长来说是必需的。具体来说,现代女性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女性的人格教育。强调性别特征之前,女性和男性一样都作为人而存在,那么就自然具有人的全面发展的一切权利,包括生命健康、心理健康等。要通过教育使女性认识到自身具有健康发展的权利,从孩童时期就要懂得拒绝暴力,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在心理上,要懂得自尊自爱,还要在成长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个人的兴趣和长处,善于表达积极的自我观念。
其次是要培养女性的社会适应性。作为现代女性,要有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环境的能力,要培养各种危机处理的技巧,积极拓展个人生涯选择;要善于规避性别的弱势,充分发挥性别的优势,展现女性独有的魅力和风采。
最后是性别平等的教育,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帮助女性了解到性别在自我发展中的角色,了解性别发展与社会文化互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以建立和谐、尊重的性别关系。当然,性别平等的观念仍然会受到来自传统家庭观念、社会文化环境和大众传媒的挑战,面对这些现实问题,性别平等教育不能仅仅针对女性,而是要面向全社会来普及的。同时要从制度上、法律上来逐步杜绝造成性别不平等的因素,为女性的经济独立和社会地位提升创造环境。不从政策上进行保障,只谈教育女性的话,那就是转移了焦点。
(光明网记者 田文姝采访整理)
近日,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等为“女德”基本原则的广东某“女德学堂”,因教学内容违背社会道德以及超范围经营、无证办学等,被依法责令停办。目前这类女德班正在全国遍地“开花”,打着向女子传授一些女性礼仪和处事之道的旗号,从北京、山东、河北一直绵延到陕西、广东和海南。鱼龙混杂的女德班为何受到很多现代女性的欢迎?女德班的教学内容存在哪些问题?如今女德教育还有必要吗?现代女性教育到底应当如何开展?围绕这些问题,光明网记者采访到了中华女子学院性别与社会发展学院张健教授,以下为访谈实录。
女德班迎合了现代女性自我提升和排解压力的需求
最近女学热的现象我也在关注,女德班的兴起的确受到了一些现代女性的欢迎,这说明这种学堂的教学内容肯定是有一定的市场的。 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女性群体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和男性群体一样,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生活工作在不同领域,年龄、社会角色、家庭情况各不相同,自然她们的需求也就多元了。这是女德班兴起的一个大的时代背景。那么从文化背景来看,目前既有西方文化带来的冲击,又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女德班也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因子,特别是着重于传统文化教育,这对处在多元化社会、有着多元化需求的女性群体来说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据我了解,这些女德班的学员大部分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社会地位的女性,她们在自我提升、压力宣泄、情感困扰排解方面有特定的需求。例如全职太太参加女德班,可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婚姻生活,学习如何料理家务、教育孩子,也可能是为了走出家门,尽量扩大社交圈。高级白领则困惑于如何兼顾家庭与工作,如何正确处理男女关系,如何在职场上获得更多竞争力等等,希望能够通过参加女德班达到平衡内心、内外兼修的目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已婚女性面临着婚姻的危机,或者家庭生活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如婆媳关系紧张、第三者插足等等,她们希望能找到一个出口,得到帮助。女德班迎合了这类女性的需求。
宣扬三从四德等“女德”实为女性观的倒退
女性出于自身需求去参加一些学习班无可厚非,但同时需要警惕一些女德班打着爱护女性、帮助女性提升自我的旗号,去宣扬一些三从四德的封建道德思想的糟粕,这其实是对现代女性人格尊严的一种否定,也是一种女性观的倒退。从女性学的观点来看,女性从幼年、少年、成年到老年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培养一种“带有性别的自我”的意识,首先是作为一名人格健全的人存在,其次才是性别角色。而三从四德是古代为了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由儒家礼教对妇女在道德、行为、修养等方面的规范要求,这是人为建构的,而不是女性与生俱来的品格。像东莞蒙正国学馆“女德学堂”这样宣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的所谓“女德”,在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的现代社会里,可以说是对女性的一种侮辱,对女性合法权益的置若罔闻。
当然我也去一些女德班参观过,有的虽然打着传统女德教育的旗号,但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还是融合了不少现代进步的观点的,包括夫妻之间如何通过话语和行动进行和谐的沟通,强调关爱和尊重等。不过从总体来讲,大部分的女德班都没有把握住全球文明进程中关于女性是怎样的话语环境,只是借着国学热,从传统书籍中找寻一些观点,用以对现代女性进行为人处世、谈婚论嫁、夫妻相处之道的指导。这些古人的观点,有些还是可以借鉴和学习的,例如“嫁女择佳婿,无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等。但也有一些观点是在弱化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权利,放大她们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如果现代女性在遭遇家庭危机和情感困惑时,却接受到这种封建残余思想的灌输,无疑会雪上加霜。在报名各地女德班时,广大女性同胞一定要擦亮眼睛,可以先通过课程试听,判断其教学内容是否科学,相关指导是否专业和有价值,谨防上当受骗,否则既丢了钱财,又可能酿成悲剧。
女德教育不宜多提倡,但女性教育要贯穿在整个学校教育之中
女德教育其实还处于边缘化的地带。就我个人认为,女德教育也只能存在于社会化的教育之中,而不能进入主流教育。也就是说,如果过于强调和重视女德教育,那依然是体现出社会对女性的一种特别约束,这与目前倡导性别平等的主流思想是相违背的。
虽然女德教育不宜过多提倡,但更高层面、更广范围上的女性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应当主要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来完成。目前中小学和高等院校都有开设性生理、性心理的相关教学,以及关于自我性别认知、自我保护的教育,例如女童如何拒绝性侵犯等。这对于在体力上相对处于弱势的女性健康成长来说是必需的。具体来说,现代女性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女性的人格教育。强调性别特征之前,女性和男性一样都作为人而存在,那么就自然具有人的全面发展的一切权利,包括生命健康、心理健康等。要通过教育使女性认识到自身具有健康发展的权利,从孩童时期就要懂得拒绝暴力,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在心理上,要懂得自尊自爱,还要在成长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个人的兴趣和长处,善于表达积极的自我观念。
其次是要培养女性的社会适应性。作为现代女性,要有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环境的能力,要培养各种危机处理的技巧,积极拓展个人生涯选择;要善于规避性别的弱势,充分发挥性别的优势,展现女性独有的魅力和风采。
最后是性别平等的教育,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帮助女性了解到性别在自我发展中的角色,了解性别发展与社会文化互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以建立和谐、尊重的性别关系。当然,性别平等的观念仍然会受到来自传统家庭观念、社会文化环境和大众传媒的挑战,面对这些现实问题,性别平等教育不能仅仅针对女性,而是要面向全社会来普及的。同时要从制度上、法律上来逐步杜绝造成性别不平等的因素,为女性的经济独立和社会地位提升创造环境。不从政策上进行保障,只谈教育女性的话,那就是转移了焦点。
(光明网记者 田文姝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