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吧 关注:170,113贴子:571,901
本病为咽部有干、痒、隐痛、异物感为主症的疾病,亦为上呼吸道炎症的一部分。有病程较长,病因复杂,不易治愈之特点。病因有局部因素,如急性咽炎转为慢性咽炎,鼻、扁桃体炎症,口腔、牙病,或烟酒、辛辣、粉尘、化学气体刺激等;全身因素,如各种慢性病引发本病,以及职业因素(教师、演员等用嗓工作者)等引起本病发生。病理改变可见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以咽黏膜慢性充血、肥厚、淋巴滤泡肿大,或咽黏膜萎缩变薄为特征。


IP属地:河南1楼2014-10-31 08:47回复
    本病属于中医学“嗌干”、“咽燥”、“梅核气”等证范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金郁之发,民病咳逆,心胁满引小腹,善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色恶。”李梴《医学入门》云:“风燥咽喉干枯,常如毛刺,吞咽有碍”,“火炎上攻,咽膈干燥。”总之,本病是指咽部干燥,失其润泽的证候,病机多为津液布散失常,或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因咽上与口鼻,下与肺胃相通连,故与肺、胃等脏腑有关。治疗当以祛痰火、养阴润燥为大法。辨证分以下3型治疗。


    IP属地:河南3楼2014-10-31 20:06
    收起回复
      一、 阴虚火旺型 由于久咳失治,肺热伤阴,或热病后,胃阴耗亏,虚火内生,上灼咽窍而致。症见咽干急痛,有异物感,发痒干咳,痰黏量少,午后烦热,脘灼口干。舌质红,苔黄而干,脉象细数。治宜养阴清肺,舒利咽窍。
      二、痰阻血瘀型 由于肺肾阴虚,内火偏旺,炼津为痰,阻滞于咽,脉络不通,咽失润养而致。症见咽干涩痛,痰质黏稠,咯痰不爽,喜咳恶心,甚则肿甚,滤泡增生,声音嘶哑,潮热腰酸。舌质红,苔薄黄,脉象滑数。治宜养阴清热,活血化痰。
      三、阴虚津枯型 由于肺胃阴虚,日久化火,津液枯竭,不能上乘,咽喉失养而致。症见咽干甚痒,灼热燥痛,饮后痛缓,有异物感,夜间多梦,耳鸣目眩。舌质红,苔干少津,脉象细数。治宜益气养阴,清热祛火。


      IP属地:河南4楼2014-11-01 10:10
      收起回复
        认清病机好用药。


        IP属地:河南5楼2014-11-02 13:51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南7楼2014-11-03 19:23
          收起回复
            辨证施治,中医精髓。


            IP属地:河南8楼2014-11-04 16:09
            回复
              痰火上熏咽喉。


              IP属地:河南9楼2014-11-06 13:49
              收起回复
                调理胃经可愈。


                IP属地:河南10楼2014-11-11 08:57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南11楼2014-11-13 20:07
                  回复


                    IP属地:河南13楼2014-11-20 09:32
                    回复
                      酒和辣椒忌口。


                      IP属地:河南14楼2014-11-21 15:17
                      回复
                        甜食、油腻少吃。


                        IP属地:河南15楼2014-11-23 20:20
                        收起回复
                          异物感没滤泡是气郁,好治。


                          IP属地:河南16楼2014-11-25 19:46
                          收起回复
                            痰火上熏咽喉是本病基本病机。


                            IP属地:河南17楼2014-11-27 11:01
                            收起回复
                              咽炎寒症很少,几乎没有。


                              IP属地:河南18楼2014-11-29 17: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