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豪吧 关注:255,293贴子:7,550,089
  • 15回复贴,共1

林书豪困境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NBA是个商业联盟,球星是他的最大卖点,这是核心点。而球星需要的构成也很简单,排在首位的就是数据,然后是荣誉,荣誉有个人数据排名产生的,也有球队胜率产生的,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形象。所以简单以竞技体育的胜负观去评价NBA的种种的是不合适的,人家联盟心里发展研究展现篮球这项运动的取胜之道是排在比较靠后的位置的。
既然球星如此重要,那么造星是必然,联盟、球队管理层都有自己的一整套手段,落到教练那里就是球星为核心的战术,成为核心之后数据暴涨是可期的,但联盟中造星失败的例子也不少。很多人说马刺是团队篮球,是吗?团队篮球是什么?波波带领的马刺一路又是怎么变迁的?
所以斯科特让科比刷数据是很正常的一个行为,既然确定了这点,那接下来很多东西就必须将就着科比来了,科比已经老了是一个事实,36岁打成这样也没什么好黑的,降节奏是必然的选择。
减少三分与降低节奏有关系吗?如果球队三分准头还行,那投吧,三分性价比确实高,没有准头的时候投三分只会把比赛的节奏带的非常快。湖人教练不让多投三分的目的其实很明确,降节奏。这看似是个符合逻辑的选择,但我不得不说的是这是个SB选择。在NBA如果大家都知道你不出手三分,那防守人真的很开心,进攻方自己把篮球运动中非常重要的空间丢掉,就去玩时间,玩个蛋,要多少假动作才可以赢得从容出手的空间!
既然旁人都能看出这是个SB决定,那斯科特为什么还是一头撞上去了?很简单,因为他是当事人,再SB也只能上啊。既然走上来SB之路,那惟一反转的机会就是大智若愚。
球星如果刷出来数据,球队如果胜胜败败,打的也不难看,那即便是最终季后赛没进季后赛也没什么,但如果球队大败,而且场面很难看,那球星就不叫球星了,那叫毒瘤,这是不符合联盟规定的,科比是很清楚这点的,所以你也看到,打了两场科比出来说话了,他一贯的形象也是胜负心重……这里不能再扯了,要不要被当成黑了~
这是斯科特与科比的博弈,这个博弈的结果是双赢的,斯科特加强对球队的控制力,科比得到为了球队胜利牺牲自我的台阶。这是个稳定的结果吗?
答案是否定的。斯科特战术体系中控卫非常重要,其实湖人也就林书豪啊,贴吧粉丝们不用想太多,当林数据起来之后,他如何与科比相处是个大问题。当科比不爽的时候,这个稳定就破坏了,斯科特还是只能做那个SB。
但谁想当个SB啊,所以斯科特必须朝稳定的方向前进,科比控制不了,那就只能是另一方了,这就是小林子了。斯科特希望林少攻,然后又能把球队的进攻组织起来,这样科比数据依旧OK,球队也不难看了。但是这同样是个SB想法啊,不攻击的控球后卫威胁没那么大,也很难让队友获得合适机会。
这是个难题。这是湖人目前问题所在,也是林书豪困境来源。
斯科特似乎只能在SB的路上越走越远,科比也似乎无路可退,谁来破局?(他们很急啊,都点名道姓了。)
上帝吗?省省吧,他是个玩骰子的,我的意思是他是个随机概率,不要相信所有的荣光会加在你头上。
破局的人只能是林书豪,破局的方式就是看着打。
什么叫看着打?别让球队太难看,别让科比太难看,这是两条基本原则。至于自己的表现,请参照两个别让。
这很难~但赛季很长,如果走起起伏伏的路线,平均数是个好东西,这是下策;球队也十来个人,两个明星球员数据不是什么大问题,此为中策;上策嘛,去拿到球队本来会输的分差,究竟是加一还是减一,强求不来,这是骰子的锅。
不过,等等,林书豪有这能力吗?
你问我,我也不知道,从球迷的角度看,我是觉得他的肌肉力量有点问题,核心肌肉应该练的不错,对抗是够了,但感觉小肌肉群没练好……这是技术上的。
上帝知道吗?你去问林,他会给你答案。这是心理上的。
哦了,无聊之作lol~


1楼2014-10-30 22:01回复
    我查呢,这么多人的贴吧居然没人顶个贴,再也不爱了,还是万年潜水好。


    2楼2014-10-30 22:13
    回复
      2025-07-02 07:44:34
      广告
      嘿嘿,想象力不错!顶一下!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0-30 23:13
      收起回复
        综合得出个结论,林还是打替补吧。。。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0-30 23:31
        收起回复
          加油吧看在写了这么多份上顶一个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0-30 23:41
          收起回复
            好好 要顶


            7楼2014-10-30 23:52
            收起回复


              8楼2014-10-31 08: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