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峰吧 关注:2,959贴子:36,972
  • 14回复贴,共1

【峰羽无阻】傅海峰:男人三十重回青春 坚持因我只会打羽毛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1楼2014-10-30 20:27回复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这一点在竞技体育这个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新老更替、一代新人换旧人,多年以来,竞技体育一直延续着这样的发展规律,而这恰恰也是竞技体育之残酷的最直接表象。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却在努力打破这一规律,其中,不乏已经登上竞技体育巅峰的顶尖选手。
      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起林丹、蔡赟、傅海峰等人的退役问题。在大家看来,林丹已经是两届奥运会冠军,世锦赛等其他大赛的冠军更是拿了一大堆,他的夺冠纪录前无古人,后人也难以超越。蔡赟和傅海峰也是世锦赛冠军拿了4次,在伦敦奥运会上也终于实现了夺冠梦想。而且,他们都已是三十而立的年纪,已经成家生子,也该到了功成名退的时候。但是,他们却没有把“退役”二字挂在嘴边。即使林丹在奥运会后为自己放了一个悠长的大假,即使蔡赟和傅海峰选择拆对,他们的身影依然还留在国家队的训练馆里。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他们现在没有离开,只是还没有想好离开后的出路,打一天算一天,不会再有以往那般强烈的求胜欲望。或许还有很多人会不解于他们继续前行的理由,毕竟在这条路上他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千帆过尽,还能有什么样的目标可以让他们激起斗志。然而,他们依然还在坚守,而且还在坚守的过程中重回青春。
      在谈到为什么坚持这个话题时,本期封面人物傅海峰曾说:“毕竟打了那么多年球,对羽毛球有一种情怀,如果现在要我放弃,舍不得。”或许正是因为这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他们要一路走下去。对于他们来说,年纪已经不是问题;对于喜爱他们的球迷们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青山在,人未老,且行且珍重。


    IP属地:广东3楼2014-10-30 20:29
    回复
      傅海峰: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指一个人到了30岁左右就应该成就一番事业。对于当代人来说,“三十而立”,更直观的表现就是事业有成,家庭美满。
        对于1983年出生的傅海峰来说,刚满30岁的他的确已做到“而立”: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四连冠,5夺苏迪曼杯,5获汤姆斯杯……傅海峰的荣誉柜早已被各种赛事的金牌、奖杯塞得满满当当,与蔡赟组成的“风云组合”也足以跻身羽毛球历史上最优秀的男双组合之列。而在生活中,贤惠的妻子、可爱的儿子,一家人和和美美,甜甜蜜蜜。
        现在的傅海峰,无论事业还是家庭,都让人羡慕。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傅海峰和蔡赟组合一度陷入低谷,“风云组合”年纪较大,状态下滑快。不少人觉得,处于低谷中的傅海峰,或许已经到了慢慢淡出的时候,可傅海峰还是选择了坚持。
        为什么坚持?傅海峰带着半开玩笑的口吻说:“没办法啊,除了羽毛球我还能干什么啊,什么都不会嘛,所以还是继续打球咯。”稍微顿了一下,傅海峰的表情严肃了起来:“毕竟打了那么多年球,对羽毛球有一种情怀,如果现在要我放弃,舍不得。”


      IP属地:广东4楼2014-10-30 20:30
      回复
        坚持,为了证明自己
          2014年的印度公开赛是傅海峰和新搭档张楠参加的第四站公开赛,配合日益默契的两人刚在之前的瑞士公开赛中杀进决赛,最终惜败于队友柴飚/洪炜[url]http://[微博][/url]屈居亚军。印度公开赛,这对新老组合力争突破。
          然而,天不遂人愿,在第二轮比赛中,傅海峰和张楠苦战68分钟,才以2比1艰难战胜韩国强档金沙朗/柳延星。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的喜悦,傅海峰腰部的老伤复发了。近些年来,傅海峰一直在和腰伤作斗争,从苏迪曼杯、汤姆斯杯到世锦赛,再到奥运会,在大大小小的赛场上,傅海峰不仅要面对隔网而立的对手,还要提防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添麻烦的腰。傅海峰说:“腰伤是老伤了,这么多年都没好,一直在控制。”
          由于腰伤复发,傅海峰不得不放弃了接下来的比赛。此后的3天,他只能躺在酒店的床上。这3天,对于傅海峰来说特别难受,一方面是因为腰伤的疼痛,但更重要的是,他心中对于放弃比赛的不甘。
          傅海峰说:“其实我和张楠这次的比赛机会很好,状态也不错,我们很希望能拿到搭档以来的第一个冠军。没想到以这样的方式退出比赛,真的觉得很遗憾。还有啊,今年全英赛我们也有机会,打阿山/亨德拉,两局都打到20分以后,可还是没把握住……”傅海峰的语速渐渐快了起来,表情也更加严肃。
          很难想象,一个几乎拿遍了所有荣誉的巨星,还会对一次超级赛的退赛如此耿耿于怀。在印度躺着的那3天里,傅海峰隐隐觉得,自己对胜利的渴望又回来了,很像自己2012年奥运会之前的样子。
          备战伦敦奥运会时的状态,是傅海峰最满意的时候。那时的他,世锦赛已经创造了四连冠的佳绩,苏迪曼杯、汤姆斯杯也都没有旁落,在他心里,最想要的,就是那一枚沉甸甸的奥运会金牌。2008年,他曾在祖国有实现这一梦想的机会,谁知巨大的压力让他和蔡赟在决赛中被印尼组合马基斯/亨德拉逆转,与金牌擦肩而过。


        IP属地:广东5楼2014-10-30 20:30
        回复
          遗憾带来失望,但更多的是一种不服。在之后的4年里,傅海峰比以往更加投入。在此期间,他和蔡赟的组合几乎没有让一项大赛冠军旁落,团体赛也都成为队伍的顶梁柱。当外界给予傅海峰最高评价的时候,他自己心里却很清楚,自己还没有达到“最高”,因为他还不是奥运冠军。
            “每一次训练都很认真,每一场比赛都很专注,只要输一场比赛,回来绝对是白天晚上都在想,为什么会输?输在哪个球?满脑子只有羽毛球!”回忆起伦敦奥运会之前的备战状态,傅海峰说,那是自己最投入的一段时间。
            2012年伦敦奥运会,顺利拿下冠军的那一刻,傅海峰掩面跪地,一贯内向谨慎的他,此时毫无保留地用自己的呐喊和眼泪宣泄着实现梦想的狂喜。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双的最高领奖台,也是傅海峰职业生涯的最高巅峰。
            回国之后,傅海峰这位英雄自然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鲜花、掌声、闪光灯,成为奥运会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傅海峰生活中的主要元素。对于他来说,那段时间很忙,很累,很享受。
            这并不是什么享乐主义,当心中的梦想得以实现,任何人都会沉浸在无限的喜悦当中,这是对自己多年以来艰苦付出的最好回报,傅海峰也一样。
            当奥运冠军的喜悦渐渐退去,傅海峰的生活也慢慢趋于平静。没有想得太多,傅海峰选择继续拿起羽毛球拍。原因很淳朴:“我只会打羽毛球。”


          IP属地:广东6楼2014-10-30 20:31
          回复
            “3天不练手生”,这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从奥运会结束到各种活动落下帷幕,傅海峰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都没有系统的训练。重新回到训练场上,他隐隐觉得熟悉的羽毛球变得陌生,曾经和自己配合得天衣无缝的羽毛球,现在突然不听话了。此外,随着年纪的增长,伤病也渐渐成为傅海峰以及搭档蔡赟的“拦路虎”。奥运会之后,两人因为伤病退赛的情况多了起来,包括奥运会之后的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
              如果说缺乏系统训练、伤病都还属于客观原因,解决和治疗的难度都还不大,那么主观上的问题则可以说是致命的。傅海峰在队里一向以认真、严谨著称,可奥运会之后,他也觉得自己好像和原来不一样了。
              傅海峰说:“奥运会之后,觉得梦想实现了,任务完成了,一下子没有了目标。原来输一场球,我能想好几天。可那段时间,输一场就觉得无所谓啦,我已经是奥运冠军了,输两场球怎么了,该拿的都拿过了!”
              “思想上的懈怠是最可怕的!”傅海峰这样评价。的确,伦敦奥运会之后,傅海峰和蔡赟这对曾让所有对手为之胆寒的“风云组合”仿佛瞬间失去了锐气,输球逐渐多了起来。一直到2013年苏迪曼杯,近10年来一直是中国队中流砥柱的他们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状态。苏杯四分之一决赛,他们输给了印尼新组合阿甘/阿刚,让中国队一度以1比2陷入绝境;半决赛,中国队3比1顺利拿下没落的欧洲劲旅丹麦队,但傅海峰和蔡赟在面对伦敦奥运会上被自己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鲍伊/摩根森时,还是败下阵来。低迷的状态让教练组近10年来第一次在苏杯决赛中没有派他们上场。决赛中,顶替他俩出战的刘小龙/邱子瀚[url]http://[微博][/url]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进攻表演为中国队锁定胜局。领奖台上,“子龙组合”喜笑颜开,一旁的“风云组合”虽然也在笑,但那笑容里,总觉得缺点什么。


            IP属地:广东7楼2014-10-30 20:31
            回复
              苏杯的低迷只是一个缩影,从伦敦奥运会之后,“风云组合”在超级赛级别以上的比赛中,冠军数是尴尬的零。加上蔡赟的伤病一直没有太大的改善,训练一直不太系统,两人的成绩毫无起色。质疑之声渐渐响起,“廉颇老矣”慢慢成为评价傅海峰和蔡赟时用到最多的词。
                “放弃”!这两个字曾经在某一瞬间掠过傅海峰的心头。很多体坛老将功成名就之后会很自然地选择急流勇退,但是这两个字确实只是“掠过”。傅海峰内向,但并不代表他的内心是柔弱的。面对自己的不甘,面对外界的质疑,傅海峰选择迎难而上。说到坚持的原因,傅海峰的话掷地有声:“自己还有能力,能打为什么不打!”


              IP属地:广东8楼2014-10-30 20:31
              回复
                坚持,为了回报家人
                  在“风云组合”时代,蔡赟年长一些,加上打法上的分工,使得无论是生活还是比赛中,“风云组合”的主导都是蔡赟,傅海峰更多地充当着辅助的角色。如今,和老搭档拆开,傅海峰意识到,自己要学会独立,要在球场上和生活中更多地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东西,用自己的能力去独挑大梁。作为老队员,需要在队里起到带头、榜样作用;作为丈夫、父亲和儿子,需要承担自己在家里的责任。傅海峰决定,用自己的东西、自己的特点担起自己的责任。
                  对于家庭,傅海峰和所有运动员一样,是愧疚的。长时间的训练比赛,让他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他曾经答应过家人,伦敦奥运会结束后,带他们去哪儿哪儿玩,可等到奥运会结束后,傅海峰又回到了队里,又开始了他十余年刻板的运动队生活,对家人的承诺,成了一纸空文。
                  被“忽悠”的家人自然免不了发脾气。当时的他们不能理解,奥运会打完了,冠军也拿到了,傅海峰为什么选择那么快回到队里?为什么又开始训练,为什么还要坚持?不过抱怨归抱怨,当傅海峰最终选择了继续坚持之后,家人同样选择了一如既往地支持他。或许这么多年,作为运动员的家人,他们一直生活在抱怨与支持的矛盾中。
                  当然,更加成熟的傅海峰也会尽可能抽出时间来陪家人。国家队对老队员有一些特殊照顾,像傅海峰这样家在北京的老队员晚上可以回家。所以傅海峰只要在北京,基本上都会推掉外面的应酬,回家陪家人。儿子小鱼儿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学生的身份已经不能让他像小时候那样跟着爸爸到处去看比赛,父子俩相处的时间比原来少了很多,傅海峰只是尽可能找时间。有时只有上午半天训练,那下午傅海峰就会去接儿子放学。他还记得,一次小鱼儿走出校门看到爸爸来接他,高兴地不得了,不停地向身边的同学介绍:“这是我爸爸!”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选择坚持,傅海峰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为了他的家人。他说:“我亏欠家人的确实太多了,作为一个运动员,我会把好好打球作为回报家人的一种方式。为这个家获得荣誉,是我的责任!”
                  三十而立,三十不易,对于一名浑身伤病的运动员更是这样。选择坚持本身就是勇气,就是挑战。除了挑战对手,更多的是挑战自己。但从傅海峰球场内外的变化,似乎也看到了他选择坚持的理由:过去是沉默严肃,是为了埋头奋斗,如今的幽默搞怪,则是在用心享受。过去是为了一个又一个冠军,如今羽毛球则早已成为他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踏上新征程,新的荣誉也许就在享受中悄然来临。
                  杨弋非


                IP属地:广东11楼2014-10-30 20:33
                回复
                  阿宝信念纯真,当了奥运冠军还是那么天性淳朴。一句“我只会打羽毛球”让我好生喜欢。


                  IP属地:广东12楼2014-10-30 20:35
                  回复
                    支持阿宝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10-31 00:08
                    回复
                      我很喜欢他性格不太说话但很暖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4-10-31 04:31
                      收起回复
                        这个杂志哪有卖啊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1-11 22:34
                        收起回复
                          早就看过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11-14 23: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