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贴吧里几个帖子在为即将进行的辩论赛求助,无一例外“求论据”,暗暗发笑。暗笑之余,抽空开此一贴,略谈辩论的入门知识。
看到“求论据”三字,马上知道发帖者的思维方式尚未超出中学水平,何哉,中学语文教师教导曰“论点+论据=论证”,所以一看到论点,首先想的不是“如何论证”而是想“有哪些论据”者,毫无疑问,中学生而已。
辩论过程中,对观点的论证,核心问题绝非论据。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正方论据反方论据,都可称得上汗牛充栋,即便是同一件事情,也是公理婆理各执一端。你搬经典我掉书袋,个个都说“事实胜于雄辩”,只可惜大家都有事实,而且都是当仁不让的事实,满天飞的事实,到底证明了谁家道理?
所以,辩论入门,首要的事情不是去寻找论据,而是去探究论题的逻辑结构。以“诚信主要靠自律/他律”一题为例,拿到辩题,首先考虑的不应当是去找一大堆诚信自律或诚信他律的例子,而是首先分析。第一步明确概念,什么是诚信?何为自律?何为他律?主要怎么解释?第二步进一步进行逻辑分析,除了主要之外,次要的是什么?主要与次要如何区分?第三步分析论证体系,为什么我提出的主次要区分标准是合理的,为什么依靠我提出的主次要标准,就能够得出自律/他律是带来诚信的主要因素,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个辩题才算是入了门。
入门之后怎么做,嘿嘿,不说了。
看到“求论据”三字,马上知道发帖者的思维方式尚未超出中学水平,何哉,中学语文教师教导曰“论点+论据=论证”,所以一看到论点,首先想的不是“如何论证”而是想“有哪些论据”者,毫无疑问,中学生而已。
辩论过程中,对观点的论证,核心问题绝非论据。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正方论据反方论据,都可称得上汗牛充栋,即便是同一件事情,也是公理婆理各执一端。你搬经典我掉书袋,个个都说“事实胜于雄辩”,只可惜大家都有事实,而且都是当仁不让的事实,满天飞的事实,到底证明了谁家道理?
所以,辩论入门,首要的事情不是去寻找论据,而是去探究论题的逻辑结构。以“诚信主要靠自律/他律”一题为例,拿到辩题,首先考虑的不应当是去找一大堆诚信自律或诚信他律的例子,而是首先分析。第一步明确概念,什么是诚信?何为自律?何为他律?主要怎么解释?第二步进一步进行逻辑分析,除了主要之外,次要的是什么?主要与次要如何区分?第三步分析论证体系,为什么我提出的主次要区分标准是合理的,为什么依靠我提出的主次要标准,就能够得出自律/他律是带来诚信的主要因素,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个辩题才算是入了门。
入门之后怎么做,嘿嘿,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