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百鬼图吧 关注:2,689贴子:678
  • 26回复贴,共1

【百鬼图】夏仙瑶,小夏夏的“金缕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陕西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4-10-27 19:16回复
    金缕衣(杜秋娘著唐诗)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IP属地:陕西通过百度相册上传2楼2014-10-27 19:17
    回复
      金缕衣 - 姚贝娜



      IP属地:陕西通过百度相册上传3楼2014-10-27 19:18
      回复

        大家觉得,小夏夏,穿上“金缕衣”,谁是什么样子呢,会像是这个样子么???


        IP属地:陕西通过百度相册上传5楼2014-10-27 19:21
        回复

          楼主心里,小夏夏的样子,是不是很我见犹怜


          IP属地:陕西通过百度相册上传7楼2014-10-27 19:25
          回复
            实际上的“金缕衣”
            《金缕衣》本是中唐时的一首流行歌词。据说元和时镇海节度使李锜酷爱此词,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见杜牧《杜秋娘诗》及自注)。歌词的作者已不可考。有的唐诗选本径题为杜秋娘作或李锜作,是不确的。《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惜取:珍惜。堪:可以,能够。直须:尽管。直:直接,爽快。莫待:不要等到。韵译: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IP属地:陕西8楼2014-10-27 19:26
            回复
              “中国有服装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中华民族是个注重服饰的民族,古代服饰不仅美轮美奂、赏心悦目,而且能彰显身份、区分尊卑、契合礼仪。服饰背后体现着丰富、独特的传统文化底蕴,大有文章。
              清代宫廷服饰的来源,除一部分荷包等小物件由后妃、宫女闲暇时手工制作,其余大半则由江南三织造承担。三织造局,即江宁、苏州、杭州织造局,是宫廷服饰的主要原料产地和服饰制作处,于顺治年间设立。三处织造各有所长:江宁以妆花织造取胜,苏州擅缂丝,杭州以刺绣见长。江宁织造主要承造大红蟒缎、大红缎匹、金拆缨,专门制织各种制帛,各色驾衣、丝绸和线罗等。宫中御用之锦缎,大多由南京制造,由于其锦缎美似云霞,而被称为“云锦”。云锦诸品种中的妆花是一种以挖梭为主要显花手段的重纬织物,其色彩可高达三四十色,且不论经纬向均可随意配色,还加饰了大量金银线,锦面达到逐花异色、金彩辉映的效果,是我国织锦技术最高成就的代表。宫中所用的缂丝、刺绣品多产于苏州,苏州织造常承担各种绣活和各类布匹的采买。其丝织品分为“上用”(帝后专用)及官用(赏赐王公官员)两类,丝织品有绫、罗、绸、缎、纱等,尤以织宋式锦著称。杭州织造局主要织办纺丝、绫、杭细、各色丝线和长短不一的画绢等,主要丝织品有绸、杭纺、杭绫、帛等,杭州织造“用丝皆重”,由于丝质好,故而持有轻薄柔软的特色。


              IP属地:陕西9楼2014-10-27 19:27
              回复
                康熙年间:贵族妇女流行一种身着黑领金色团花纹或片金花纹的褐色袍,外加浅绿色镶黑边并有金绣纹饰的大褂。襟前有佩饰,头上梳大髻,也有包头巾样式。侍女是着黑领绿袍,金纽扣,头上饰翠花,并有珠珰垂肩。
                乾隆年间:妇女着镶粉色边饰的浅黄色衫,外着黑色大云头背心。裙边或裤腿镶有黑色绣花栏干,足着红色弓鞋。也有着朱衣,袖边镶白缎阔栏干,足着红色绣花鞋。也有的着镶有黑边饰的无领宝蓝色衣者,襟前挂香牌一串,纽扣上挂时辰表、牙签、香串等小物件。也有的在衣服外面结桔黄色带子,垂在腰胯两侧与衫齐,带子的端头有绣纹。也有的着白纱汗衫,黑裤红腰带、红肚兜,鞋后跟有提舌。


                IP属地:陕西11楼2014-10-27 19:27
                回复
                  玉衣也叫“玉匣”、“玉柙”。玉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周时的“缀玉面幕”、“缀玉衣服”。汉代皇帝和贵族死后用为殓服。由于等级不同,玉衣有金缕(帝王级)、银缕(诸侯王级)、铜缕(公侯级)之分。到三国时曹丕下诏禁用玉衣,共流行了四百年。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发现玉衣二十余件,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中出土的两件金缕玉衣是其中年代最早、做工最精美的。


                  IP属地:陕西12楼2014-10-27 19:27
                  回复
                    1968年满城汉墓出土的两套金缕玉衣,保存完整,形状如人体,各由两千多玉片用金丝编缀而成,每块玉片的大小和形状都经过严密设计和精细加工,可见当时高超的手工艺水平。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 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IP属地:陕西13楼2014-10-27 19:28
                    回复
                      原北京燕山华尔森实业集团法人谢根荣将自己保存的玉片交给北京中博雅文物鉴定中心主任牛福忠,由其串成玉衣,牛福忠自称“并不值多少钱”,圈内人给这种仿制玉衣作价不过1万元/件。之后牛福忠找到包括王文祥(中国收藏家协会原秘书长)、杨伯达(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富绪(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原主任教授)在内的5位专家,专家对“金缕玉衣”写出文字说明,称其估值为24亿元。这份文字说明成为谢根荣向银行申请质押贷款的凭证。持有者借此从北京建行5家支行骗取贷款6.6亿余元。事件一出,各界一片哗然。


                      IP属地:陕西14楼2014-10-27 19:28
                      回复
                        楼主一直在单机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0-28 21: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