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好像是类似文评的话 然后说起了自己跟hnpn君很像的话 也可能因为完完全全的和hnpn君同岁吧。去年我也恰好是初三 同样身为男性 只是我想要跟人交流最后还是因为过于害怕放弃了。感觉在阿桥老师的作品里的hnpn君在意识上其实对于外界并不是敏感 而是有种hnpn君在认识这个世界的感觉 到这里要提到的是原曲。因为看得懂日语所以当时受影响非常大。第一次听的时候吃了一瓶安定 第二次割腕了不是很深 第三次听悲しみ的时候从六楼欢快的跳下去了。虽然我还是活着总是因为凝血功能过强无法死掉 想起来就觉得跳楼的时候非常快乐。跑题了 因为觉得hnpn君仅仅是在认识这个世界 所以到死亡的时候也同样是一种认识 故而他人阅读后感到可悲或是伤心我只是想着他是个多么可爱的孩子以及他不懂那些真是太好了。至于优 没有特别认真的听过なりたい是我需要承认的错误 并不清楚原作里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但是仅仅是这个作品里我感到她是个外向孤独症的虚伪的孩子。当然这个虚伪只是表达一个贬义的词性 我对于她直白的样子并不反感。她是自我型的孩子 厌世 hnpn君是自我厌恶。这是两种本质就相差甚远的病感 不管褒义贬义这两种人在某种程度上说应该是同一级别的孤芳自赏 也可以说是自怜。他们都不是伟人 不需要有负担性的承担感以及责任感。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这部作品能让人感受到人物 能够跳进去 虽说他们的痛感不一定被描述出来 但是所塑造的生理形态是一种客观实在这本就是不容易的事。而类似翻译体的文体除了是我个人偏好以外也是一种能以第一人称表现作者的第三视角观感的方法。其中提到的怪物和昭和的年代感我猜测是从怪谈积累下来的 不过这种确实的存在感是少有人能展现出来的 说到这里开始变的语气奇怪了所以我要暂停一下比较好 再次表示对阿桥老师的尊重 语气一副自打的样子真是非常抱歉。最后虽然是奇怪的感觉不过拜读完您的作品我觉得被治愈了。那么到此为止 因为是手机打着字有点跟不上思维所以再次想起什么的时候如果您愿意看的话我还会继续写完这篇书评的。再次感谢您的作品 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