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机缘巧合读到席慕蓉老师的诗,我第一次接触她的诗是初中毕业,我同学写在我同学录上的一句诗。
“生命原是要
不断地受伤和不断地复原”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是一首诗,还不知道席慕蓉老师的名字,但当时也却深深被这句诗吸引着。
大一的时候,我买了我所拥有的第一本‘席慕蓉经典作品集‘,后来我又断断续续的买了六本诗集和两本散文集。我都有反复的看,特别是第一本,我想我从小到大买的所有书都无法超越它,我把它放在我的枕头边,一放就是三年,哪怕后来搬寝室我也依然把它放在枕边,寝室不是原来的寝室,床不是原来床,但书依旧没变,除了多了些笔记,多了些翻阅的痕迹以及它带给我与日俱增的触动和感动。
可能没有人能感受到我当时在那本作品集中看到“禅意 二”的心情,就像若干年后,你突然偶遇曾经在人群中一见钟情之后久久不能忘怀的人,甚至更为浓烈。我是学中文的,也不是说学中文的就怎么怎么了,我只是爱看书,特别是诗词,古诗词中我也有自己喜欢的诗人,晚唐李商隐、后主李煜、纳兰容若,他们都带给我各种各样的感动。到现代诗中就只有席慕蓉老师一个。
相信大家看电视看小说到感人处会哭,我也是。但我看到席慕蓉老师的诗歌,也会忍不住鼻子酸酸,眼眶微热。她的诗歌中蕴含的东西太多太多,我想,需要我一辈子去感触。
“生命原是要
不断地受伤和不断地复原”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是一首诗,还不知道席慕蓉老师的名字,但当时也却深深被这句诗吸引着。
大一的时候,我买了我所拥有的第一本‘席慕蓉经典作品集‘,后来我又断断续续的买了六本诗集和两本散文集。我都有反复的看,特别是第一本,我想我从小到大买的所有书都无法超越它,我把它放在我的枕头边,一放就是三年,哪怕后来搬寝室我也依然把它放在枕边,寝室不是原来的寝室,床不是原来床,但书依旧没变,除了多了些笔记,多了些翻阅的痕迹以及它带给我与日俱增的触动和感动。
可能没有人能感受到我当时在那本作品集中看到“禅意 二”的心情,就像若干年后,你突然偶遇曾经在人群中一见钟情之后久久不能忘怀的人,甚至更为浓烈。我是学中文的,也不是说学中文的就怎么怎么了,我只是爱看书,特别是诗词,古诗词中我也有自己喜欢的诗人,晚唐李商隐、后主李煜、纳兰容若,他们都带给我各种各样的感动。到现代诗中就只有席慕蓉老师一个。
相信大家看电视看小说到感人处会哭,我也是。但我看到席慕蓉老师的诗歌,也会忍不住鼻子酸酸,眼眶微热。她的诗歌中蕴含的东西太多太多,我想,需要我一辈子去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