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调理吧 关注:60贴子:631

回复:中医在线,为您解答男性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每种病,都一定会有相应的症状显露,或感官直接得知,或通过仪器检查发现。可以说,不存在没有症状的病。就一个具体症状来说,它只能反应病的局部病理变化,但也有可能某一症状是认识疾病的关键。
症状对证候,是必不可少的依据。证候可以表达诸多症状间的必然病理关系。因此,症状具体反应了病的各局部变化,而证候则抽象反映了病的这一阶段的总体病理过程。
证对于病,只说明某阶段病变实质,有是病便有是证。一个病可表现几个不同的证,而同一个证也可出现于不同的病中。所以,诊断先从辨证入手,而后认病,之后再辨证,方能相得益彰,治疗无误。


160楼2015-05-08 07:53
回复
    风淫证候
    具有发病迅速,消退也快,游走不定的特点。
    表现证见发热恶风,头痛汗出,咳嗽,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缓,或肢体麻木,抽搐,强直,角弓反张;或皮肤瘙痒。
    证候风邪袭表,伤人卫气,腠理疏松,卫气不固,故发热恶风,头痛,汗出;风邪上受,防气失宣,故咳嗽,鼻塞流涕,脉浮缓,苔薄白,为风邪犯卫之征。风邪袭于肌腠,则麻木或瘙痒;风邪侵袭经络伤于经筋,则抽搐强直,甚至角弓反张。


    161楼2015-05-08 12:05
    回复
      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四肢开始深入内脏,然后再上至头颈浅部,而表里相合。它的“离、合、出、人”的部位,虽和十二经的循行通路有密切关系,但在循行的顺逆方向上,与十二经脉的循行有显着的区别。如手三阴经的循行是从胸走手,而经别却自腋深入胸腔以后,再上行向头,合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的循行是从手走头,而手三阳经别则由腋下深入内脏,然后上行至头;足三阴经的循行是从足走胸(腹),而足三阴经别却从足走头;足三阳经的循行是从头走足,足三阳经别则是从足走头。
      十二经别与正经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其循行上具有“离、合、出、入”的特点。每一条经别都是从其所属的正经分出,称作“离”(别),进入胸腹腔称“入”,于头颈部出来称“出”,又与表里经脉相合称“合”。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六合”。


      162楼2015-05-08 21:59
      回复
        足少阳胆经病证
        以半表半里证候及其所循行部位的病症为主。
        足少阳胆病,则胆液外溢而口苦;胆郁不舒,则善太息。足少阳之别,贯心循胁里,故心胁痛不能转侧;足少阳之别散于面,胆木为病,燥金胜之,故面微有尘,休无膏泽。少阳居三阳之中而为枢,属半表半里,阳胜则汗出,风胜则振寒面为疟。头颌痛、缺盆中肿痛、足小趾、次趾不用,皆为其经脉所及经气不利面成。


        164楼2015-05-10 10:27
        回复
          心血亏损:心血亏损,多由于失血,或血液生化不足,或情志内伤,耗损心血等所致。心血亏损的基本病理变化为:
          其一,血液虚少。心血不足,血脉空虚,血主濡养,故有全身血虚之征,以面、唇、舌等淡白无华,以及脉细无力为特征。
          其二,心神失守。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神不守舍,则神识衰弱而神思难以专一,甚则神思恍惚,或失眠.多梦、惊悸:不安。


          165楼2015-05-10 22:59
          回复
            病机,指疾病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机理,又称病理,包括病因、病性、证候、脏腑气血虚实的变化及其机理,它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转归的本质特点及其基本规律。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与患病机体的体质强弱和致病邪气的性质密切相关。病邪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奋起而抗邪,引起了正邪相争。斗争的结果,邪气对人体的损害居于主导地位,破坏了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或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或使气血功能紊乱,并进而影响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166楼2015-05-11 09:08
            回复
              莫让小病成痼疾,病浅好治康复易,病深疾顽难求医。劝君养生要紧记,莫把烟酒当知己;闲时保健炼身体,多多好处来日知。早晚作息要按时,精力充沛才成事;一日三餐分主次,饮食有节病难滋。劳逸房事要适宜,莫把身体当机器;年过三十常查体,健康何否我心知


              168楼2015-05-12 11:06
              回复
                标与本:标与本是一组相对概念,症状表现于外是标,病因潜在于里是本。按一般规律疾病的发展是病因与症状反应相一致,即寒因见寒象,热因见热象,正虚见不足,邪实见有余,便是标本相符。但亦有症状反应和实际病因相矛盾的,如阳盛格阴证助手足逆冷;阴盛格阳证的身热面赤。这种寒因反见热象,热因反见寒象,以及大实有赢状,至虚有盛候,是临床常见的标本不符,在分折症状时应特别注意。一般情况,假症多出现于肌表、四肢、颜面等部位,而里症、舌象、脉诊常提示客观诊断依据。此外,假象总归与真症不同。如假热证面赤仅见于两颧,其色娇嫩,有别于真热的满面通红。假寒证虽手足逆冷,面胸腹部却大热,寒而不欲近衣,这与真寒的喜暖踡卧又有不同。所以,结合病因、病史以及对全部症状的综合分析,注意把握假症的特点,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做出正确诊断。


                170楼2015-05-13 10:44
                回复
                  气滞血瘀证
                  临床表现本证以气滞和血瘀所表现的症状为特点。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急躁易怒,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舌紫暗或见瘀斑,脉涩。妇女可见经闭、痛经或经色紫暗有血块等。
                  证候分析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袭,疏泄失常。肝气郁结则胸胁胀闷走窜疼痛;肝气郁结则烦躁易怒;肝郁日久,血行不畅,瘀血内停,渐成胁下痞块。气滞与血瘀,互为因果,气滞导致血瘀,故疼痛益甚如针刺而拒按。肝血瘀滞,经血不畅,则见经闭;肝脉抵小腹,肝气郁滞,血行不畅,而致痛经。舌紫、脉涩均为瘀血内阻之征。


                  171楼2015-05-13 22:54
                  回复
                    气虚血瘀证
                    面包淡白或晦滞,身倦乏力,少气懒言,疼痛如刺,常见于胸胁。痛处不移而拒按。舌淡暗或有紫斑,脉沉涩。
                    本证是气虚无力,血行瘀阻而表现的证候,常因病久气虚,渐致瘀血内停而引起。而色淡白,身倦乏力,少气懒官,为气虚之症。气虚血行缓滞,瘀阻络脉,血瘀内停,故面色晦滞,疼痛如刺面拒按。临床以心肝病变为多,故疼痛多在胸胁。气虚舌淡,血瘀紫暗,沉脉主里,涩脉主瘀,是气虚血瘀证的常见舌脉。


                    172楼2015-05-14 09:50
                    回复
                      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在泌尿外科男性患者50岁以下中占首位。制定了一种新的前列腺炎分类方法,
                      I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Ⅱ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其中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远较细菌性前列腺炎多见。


                      175楼2015-05-15 23:19
                      回复
                        三焦,是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称。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属脏腑中最大的腑,又称外腑、孤脏。主升降诸气和通行水液,在五行属火,其阴阳属性为阳。


                        176楼2015-05-16 08:02
                        回复
                          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肾虚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肾阴虚,肾阳虚。 肾虚的症状:肾阳虚的症状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为“寒”的症状,性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肾阳虚;肾阴虚的症状为“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现代科学证明,当人发生肾虚时,无论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会导致人的免疫能力的降低,有更多的证据表明,肾虚发生时,肾脏的免疫能力降低,而肾脏的微循环系统亦会发生阻塞,肾络呈现不通。


                          177楼2015-05-16 11:50
                          回复
                            0—35岁为人生的最活跃期:
                            身体的组织器官从开始发育至完善,其各方面功能总的趋势是积极上升的,所以称健康期。
                            36—45岁
                            人的生理功能从峰顶开始下滑,部分器官开始衰退,比如动脉硬化开始形成,糖尿病症状开始显现等,所以有人称这一时期为疾病的形成期。
                            46—55岁
                            为生命的高危期,大多数疾病在此阶段暴发,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多在此期高发。一些英年早逝的悲剧,大多发生在46—55岁这个年龄段,故有专家称之为人生旅途中的“沼泽地”。
                            56—65岁
                            为安全过渡期。65岁以后如果没有明显器质性改变,反倒是相对安全期。


                            178楼2015-05-17 09:57
                            回复
                              提肛强肾:所谓提肛也叫撮股道,也就是把拱门撮起来往上提就是,这个简单易学,而且不管什么场合都可以练习,也是被很多中医大师所认可的强肾功法之一。
                              咬牙强肾:都说牙齿是肾的表象,牙好的人肾自然就好,所以看一个人的牙齿怎么样就大概知道这个人的肾怎么样了,但是这个咬牙强肾不是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咬牙强肾的,最好就是在你小便的时候,咬住你的后槽牙,这样就是固守肾气,不让肾气跑掉了就是强肾。
                              贴墙功强肾:如下面的图中人物一样,首先找一面光滑的墙壁或者门,面墙而里,脚尖与墙面接触,然后做下蹲的动作,重覆图中动作百余次即可,初次练习会有难度可适量。


                              182楼2015-05-18 08: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