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吧 关注:41,017贴子:829,320

从今年季后赛看起,有关后援投手的一些想法(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热爱棒球,首次写文章表达自己的一些观点,希望有机会多讨论交流~
前言:
截止到世界大赛开始前,算上外卡战季后赛总计25场比赛中,后援投手对胜负起直接影响的比赛高达14场。这其中还不包括像Kershaw两次出战时后援战力带来的隐性影响。牛棚比拼可以说成为决定系列赛胜负的关键。本系列文章将讨论一些关于后援投手的话题。首次正式写棒球相关文章,多有不足,敬请指正。
正文:
第一章——关于Closer
后援投手中的明星以Closer居多,作为球队胜利的保障,Closer工作十分重要,薪水、地位、外界评价都是牛棚翘楚,最好的投手当Closer也成为一个普遍概念。笔者第一个想法,就是冒昧研究下Closer的定位和使用。
两个问题先提出来。
假设整局开始前的情况。MLB球队的中心打线往往在345棒,当先发7局离场取得1分领先,在第8局开始时正好遇到对手中心打线上场(比如老虎队的王牌Cabrera和Mart*2)。这时候是否要Closer面对中心打线、让布局投手去面对第9局相对较弱的棒次?
考虑赛局中的情况。后援投手的登场除了先发投累了功成身退,还有很大的可能是先发遇到状况,被迫接手。同样是领先1分,1、2垒上有人无人出局。有变成大局大量失分、局面无法挽回的风险。这时候可能才到第6第7局,是否要Closer出场化解危机?
笔者带着两个问题进入下面的思考。
Closer的出场往往是两种情况,球队领先1-3分时对手的最后一个进攻局,或平手情况下主场作战球队的第9局上半。由于最主要的指标“救援成功”,看的是守住胜利的能力,第二点后面再提。也就是说Closer通常出场(或说最重要的出场)是面对一整局、球队有些许领先的情况。
这样的定位下,Closer只需要做到保证不丢分、甚至是控制失分,且是在整局开始的状况下,面对的对手不一定是最强打线,面临的局面也不能说是最大危机——比如对手满垒。Closer可以偶尔被打安打,偶尔投个保送,只要被全垒打少一点就问题不大。不像有些危机时刻上来的投手,甚至连被对手打高飞牺牲打都很难接受。
个人认为,Closer不应是处理一个人能力最强的投手,而是在领先的情况下处理一整局能力最强的投手。这是有区别的。这当然也需要相对较强的实力,但相比技术,心理和掌控全局的综合能力或许对Closer更重要。最好的心理素质让Closer在被打两支鸟安或队友失误时也能投出高质量的球,且能在面临巨大危机的情况下总能做出正确选择。他有回旋余地,有垒包可以运用,要始终保持清晰的头脑,知道面对Cruz该小心应对甚至可以保送,面对Grichuk则应该解决。他要了解自己的左外野手和右外野手哪个防守能力比较强,必须拼好球时最好是内角还是外角。在面对强力左打的情况下,右投closer几乎都会考虑全部塞外角防止出现长打,等等。极端情况下即使掉1-2分进入加时,仍然保留球队赢球的可能,不会造成局面无法收拾。
Kimbrel或Chapman这种无视对手是谁每场狂K的超级牛棚可遇不可求。就Closer的职位来说,或许金莺队的Britton已经足够好了,偶有保送但被打击率很低不易连续失分,下沉球不易被打全垒打且容易双杀,完美契合一局中控制失分的要求。
(附:Britton与Kimbrel的一些数据,ERA1.65与1.61,Whip值0.90与0.91,被打击率0.178与0.142,两人都是4次救援失败37/41与47/51)
上述只是一场比赛的想法。综合到整个球季,Closer或许更重要一些。频繁救援失败会导致军心低落,状态稳定性是重中之重;Closer需要一定的体力保证连续出赛,最大化为球队收获胜利。Closer还需要较高的情商,毕竟是最后一关,和球迷队友教练的关系都很重要(点名Papelbon……)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笔者关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如果是常规赛胜负不算特别重要,那么Closer不必出场,保持他的稳定;锱铢必较的季后赛关键战,最好的单局处理投手可考虑灵活处理。如在比赛后段轮到对手中心打线上场的时刻就出战,不必死等第9局;如本方牛棚实力确实非常有限,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考虑让本方的Closer拼2局下来。这种对Closer的要求很高,要适应在不常出战的局数、局面下出场,但如果Closer足够稳定和大心脏,不妨一试。
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除非你的Closer是强力三振型且信任他的心理素质绝对过硬,否则应让危机处理投手出场,Closer一整年或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一整局,那就尽量给他一整局处理,尽可能不要让他面对他之前很少遇到的情况。
稍微提及一下Closer第二个出场时机,平局情况下的9局上半。关于这点笔者认为是合理的,主队的牛棚从强到弱排下去,给自己争取足够的绝杀机会。客队则要分季后赛还是常规赛,常规赛当然可以保留Closer在领先的情况下出战,不必增加Closer的额外负担且胜利没那么重要。但在季后赛,建议与主队相同,从强到弱排下去,或者有针对性的面对对手中心打线时派Closer出战。很简单的逻辑,如果认为其他投手保不住延长赛胜利,那当平局时派他上来的危险更大,留Closer到领先再出,对整体胜率不利。
说句题外话,纵观整季,几乎所有Closer都是平分时投的不如领先时好,这恐怕是跟心理层面关系莫大。作为球队,或许可考虑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这样球队的“王牌单局处理投手”Closer的作用将更大一些。
关于今年季后赛的几个Closer案例,个人的一些想法,仅供讨论。
红雀巨人的第3战、第5战。两场红雀分别在第10、第9局被绝杀的比赛,没有看到Rosenthal出来投球。诚然Rosenthal在第2战表现有些荒腔走板,整个赛季也是剧场高手,但他仍是牛棚中较好的整局处理投手,即使就季后赛表现论不如Neshek,和Maness大概不相上下。以笔者观点第三战可以考虑在10局出战,Gonzales、Neshek和Maness都用了,其余的几个投手实力与Rosenthal差比较多。即使第三战还有回旋余地,第五战已经到了背水一战不赢就回家的程度,每一局都应是最强的出战依次往下。Maness、Rosenthal的优先权都应在季后赛从未出场过的长中继Wacha之上。
巨人队Romo和Casilla可以看做是两个Closer,Romo的Closer经验、大赛经验还更丰富一些,在客场平局情况下第9局上Romo与Casiila几乎没有区别。在这里关注的是对阵国民的第2战,那场18局创纪录的延长赛。在Romo处理第9局后,Affeldt处理第10局,Casilla并未留到领先时候再出来终结比赛,而是第11局平局时出战,对付Rendon开始的国民队中心打线。即是笔者案例前最后一段的内容,关于季后赛时Closer的第二个出场时机。
金莺队的Britton在与老虎的系列赛中表现相当不错,第3战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表现也算沉稳。但这场比赛球队毕竟之前两盘领先,压力不算大。他年龄还是小,作为Closer时间也短。对皇家的第1战连续保送,虽侥幸没成为罪人但险象环生,这是他自己的问题。皇家第2战由于希望O*Day再投1局,导致有1个上垒者的情况下Britton再上,皇家成功的牺牲打又避开了他最厉害的武器双杀,压力和运气之下导致崩盘。综合来看对Britton的使用只有皇家第2战有点小小问题,主要是他个人的心态,希望今后成长。
老虎队的Nathan只在第三场无关紧要的第9局出战,之前看到yahoo有专栏文章认为他应该早些登场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这位Closer笔者觉得还是要区分对待,平均6次救援就会失败1次(Holland平均24次才会失败1次),ERA将近5,WHIP值超过1.5,给3分领先投第九局都跌跌撞撞。各方面数据看Nathan是个另类的Closer,连球队最佳单局处理者恐怕都排不上,让他在第8局或危机处理时出来只怕风险更大。
最后要说的是皇家的牛棚组。今年常规赛Holland的救援成功率就是第一名,季后赛6次救援机会全部成功,表现绝对精彩;掉的1分是在3分领先的情况下出现,无伤大雅;面对关键时刻失分危机都能守下,大赛心理素质过硬。由于皇家牛棚投手强人云集,不仅几乎不掉分还都能吃1局以上,教练组除了外卡战犯了点的错误之外,只需按部就班派遣三大王牌出场即可。不过,皇家外卡战出现的问题,正是下一章的主题——危机处理。单纯以印象派的“厉害”一词来说,笔者认为牛棚中最“厉害”的投手不该是Closer,而是危机处理者。皇家这里即是Herrera。
后记:
本想一篇写完自己想写的4-5块内容,发现只能写完一个小标题(囧)。第一次挑战写棒球相关的长文,太多的内容有些难以取舍。这是一个有魅力的运动,与足球一样非常依靠团队,与足球相反每一步都是几乎静止的,留有很多思考玩味的空间。期待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它。
星庭
2014年10月23日
后记的后记(第一次写这个东西ORZ):
经好友魔球理论人提醒指正,发现文中漏写4出局救援及3整局救援等情况。这里稍做补充。3整局救援在当今MLB是非常特殊的情况(据说今年NPB的吴升桓大神经常如此?),暂不考虑在内。4出局救援跟2整局救援情况不太一样,后者比较接近拼体力槽爆种,前者还包括危机处理在内。个人认为Closer的重点不在危机处理,在于把控整局。当然这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像Kimbrel这种类型和级别都合适的球员,能派上用场的地方应会更多。


IP属地:山东1楼2014-10-23 10:18回复
    我想问下是LZ原创的么?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0-23 10:52
    收起回复
      星庭主播!我是你的粉丝!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0-23 11:08
      收起回复
        牛棚的调度和主教练的性格关系很大,并不完全是球员能力问题。
        比如Yost和Matheny这种人,在做客时基本不会在延长赛平局的时候上CL,都会等到如果领先了再上CL来关门。这基本上算是个传统,教练或多或少都有点受这种思想的影响。
        另外还需要考虑球员的薪水问题。如果老在7,8局的High Leverage的情况下CL,会导致CL的SV数据变少,影响他的合同价值。
        现在也有些教练在尝试Closer by Committee的办法,比如光芒的Maddon。
        Sabremetric的人倒是基本上一致认为应该在High Leverage的时候上最强的牛,所以Ausmus,Yost这些人的牛棚调度经常被拿来嘲笑。
        另外我皇最强的牛妥妥的是Holland。Yost的调度基本是固定的,常规赛的时候Herrera投7,WD投8,Holland投9,其他时候就上些Crow,Frasor之类的人。季后赛也是一样的,有危机先上Herrera,所以Herrera表现机会多一些,真换Holland上来不见得比他差。
        随便比几个数据就是了:
        Holland K% 37.5% BB% 8.3% LD% 17.1% xFIP 2.10
        Herrera K% 20.7% BB% 9.1% LD% 26.9% xFIP 3.50
        但就投球水平来说两个人的差距还是不小的,更不提心理层面之类无法评估的东西了。


        IP属地:四川8楼2014-10-23 13:15
        收起回复
          不明觉厉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4-10-23 17:26
          回复
            @tomwolf2008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4-10-23 17:26
            回复
              LZ你好,欢迎来到棒球吧,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讨论和交流。不过有个小事情请注意一下,请在帖子标题前加上棒球吧的格式,即标题前的方括号,谢谢合作。
              至于LZ的论题本身大部分我是同意的啦,现在的牛棚运作方式确实没有最大化牛棚的价值,sabermetrics界主流观点也是应该在高危机点上更多派上最好的投手。现在也确实有些思维比较先进的教练尝试这种方式。但是纵观棒球历史的话,LZ应该不难发现棒球界总体来说是很讨厌改变的,任何一项革新都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个人觉得至少在接下来几年牛棚的使用方式还是会基本和现在一样。
              但是针对LZ的一些小论点个人不是很赞同,我主要指的是这两句话:
              “个人认为Closer的重点不在危机处理,在于把控整局。”
              “单纯以印象派的“厉害”一词来说,笔者认为牛棚中最“厉害”的投手不该是Closer,而是危机处理者。”‘
              现在的教练不管任何原因基本上都认为应该在最后一局上最好的投手,而这个人就是终结者。那么这个最好的投手是根据什么决定的? 自然是之前(不管在大联盟还是在小联盟)展现出的危机处理能力。所以虽然LZ区分了“把控整局的投手”(在LZ看来CL真正的意义)和“危机处理者”,但是在现在的牛棚运作模式下,除了一些极个别特例,牛棚中最厉害的投手,最能掌控整局的投手、危机处理能力最强的投手都是同一人,那就是终结者。事实上,正因为该投手处理危机能力最强,所以他才会当上终结者。随便举几个例子:Mo正因为96年在危机时刻表现出色所以在Wettleland离开后才接下了终结者的位置;K-Rod正因为02~04多次从牛棚出来救火大获成功因此才在04年末成为终结者;而LZ文中提到的Greg Holland也正是因为危机时刻表现出色(比例如Kelvin Herrera表现得更好)所以才当上了终结者。所以如果LZ的问题是现在如果到了危机时刻该让哪名投手上来解决危机?那就是终结者,因为他是你最好的投手。LZ最初的论点“CL留在9局才上没有最大化CL乃至整个牛棚的价值”这点这里估计不会有太多人有疑义,但是到后面LZ的论点似乎偏离了方向,在讨论“CL并不是牛棚里最好(或最厉害)的投手”以及“危机处理者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个人觉得有待商榷。


              现在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问题:样本。现在一个牛能出来多少局?70局?80局?这样本实在太小了,杨本越小就越容易受到短期数值幅度的影响,尤其是像WHIP这种由于受到球场、守备水平等多方面影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稳定下来(stabilize)的数据。像LZ提到了Joe Nathan。没错,今年Nathan投得确实挺差,但去年他就投得很好,联盟中危机处理能力最强的几个投手之一。Grant Balfour过去两年在运动家非常稳定,今年在光芒嘛……更别说几年前一些最强的CL,例如Axford、Heath Bell,Brian Wilson,现在都成爆爆牛了,而现在一些球队的终结者过去两、三年可能都是些小角色。所以LZ似乎只看了今年的数据,然后把这个本身样本就很小的表现运用在一个样本更小的时段(季后赛)里,个人觉得意义不大。
              最后再针对LZ说的“心理素质”或“心理压力”问题。LZ说的没错,大多数CL上场的时候都是9局一开始无人上垒的时候,垒上空无一人,有可能还正好轮到对方的弱棒次打线,压力估计是没有例如一上来就要解决例如2垒有人无出局的压力压力要大。但是LZ想过没有CL一般拿着球队牛棚里最高的工资,所有人都盯着你的表现,如果在9局救援失败会立刻召来球迷或媒体的口诛笔伐,尤其是假如你在一个大市场球队的话,这方面给投手带来的心理压力是不是也很大呢?正好这里有这么个例子:洋基投手,现洋基终结者David Robertson。Robertson整个生涯在High Leverage的表现都极其出色,正因为如此所以在Soriano离队后担下了SU,然后在Rivera离队后当上了CL。按照LZ的理论来说他作为CL上场时面对的危机点也许更少,所以心理压力更小,那么投球成绩应该更好才对。但是Robertson恰恰在第九局投得相对来说最差,你总不能说是因为他当上了CL所以变弱了吧,更可能是受到短期数值浮动的影响。


              IP属地:中国香港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4-10-23 20:16
              收起回复
                啊上面那帖感觉我话没说完一样,那这里总结下:
                个人观点是最正确的牛棚使用方法就是在最紧要的时候(Leverage最高的时候)上最好的投手,而这个最好的投手在现行的牛棚运作中就是终结者。另外,不用担心他们心理素质什么的问题,因为他们能当上CL很可能就是因为在之前赛季的比赛中表现出了这种“优良的心理素质”。而且说到底能否成功解决危机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个人能力,而在现在的牛棚中,这个个人能力最强的投手就是终结者。


                IP属地:中国香港12楼2014-10-23 20:31
                回复
                  楼主跟吧主都很专业啊,不得不点赞!


                  13楼2014-10-23 21:20
                  回复
                    星庭主播您好,我是日本足球的忠实球迷,经常在日本足球吧听到您的大名。本以为您只是足球专家,没想到您对棒球也有很深的见解。我虽然没有听过您的解说,但还是替日本足球吧经常看您节目的吧友们向您表达敬意〜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4-10-23 23:02
                    收起回复
                      刑庭主播'''''能去哪溜达听听你的主播啊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4-10-24 07:24
                      回复
                        我也想附上我的观点''至于这个先发退场后派谁上场''我觉得有时是不是可以让轮值来充当牛棚拿下几局且都是 如今年季后赛道奇对魔雀'ryu下场换上牛棚被打爆''最后输了''当时就在想这时提早让haren去热身再三上场顶两局'接下来让jansen关门不是更好吗'输了就没得回头的比赛为什么不这样呢''前两场的牛棚烂尾'为何不让近况神勇的haren上''且局数不多''对投手没有太多负担''只是一个想法'不知想不现实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4-10-24 07:32
                        收起回复
                          我的理解是CL应是最厉害的牛,然而主教喜欢把CL放在九局也是因为往往在CL上来之后应该是没有后续比赛。这点很关键。之前领先或平手时,即使出现危机,即使被追平或反超,后续还有打击后手,还是有机会再扳回来的。但如果在九局被反超的话,就真的没机会了。所以这也是最厉害的牛会被放在最后做CL。当然如果对时局把握地准的话,将CL拉出来做目前(注意是目前,你永远不知道后面还有没有更危险的时刻)最危险局面的投手也是可以的。
                          其实,我觉得倒是SU可以出面做上述最危机刻局面的处理投手。最危机局面渡过,再在九局上CL,这样应该是最合理的了。


                          IP属地:浙江18楼2014-10-24 09:35
                          收起回复
                            有事情拖到现在才看完文章。
                            跟一下鄙人的看法:卤煮很有自己的想法,但一些观点显得过于理想化了。
                            看起来卤煮应该是个标准的数据派观点。比赛危机时刻更需要派出最好的投手这个观点是一致的。但是主流数据派不认为Closer有必要存在,大部分投手是可以完成拿到3个出局数而失分在3分以下这个目标;而卤煮明显还是认为Closer还要有的。
                            卤煮在前面提到了Closer心理层面关系,甚至是要加以训练。。偶确实想知道如何去训练心理? 积累实战经验&实践出真知,难道不是唯一去训练以及检验心理承受能力的方法?
                            卤煮将Closer和最能危机处理的投手区分开来,从角色来说确实看上去某些阶段球队的牛棚中会有存在两位不同的人物担当这两个角色,比如上文中提到的Herrera和Holland。事实上这是有原因的,棒球作为一项很传统的运动,很多传统习惯很少去改变,比如说Closer不会提前上场去解决危机,尤其是这个Closer通常只负责守住最后半局的时代。先发出现状况需要被换下通常是在第6、7局,按照皇家的胜利方程组Herrera、Davis、Holland,Herrera就是那个最先会被派上去的牛棚去投这两局的,加上今年他状态不错,很多时候都能下庄,所以看起来他就是那个最能危机处理的投手。但事实上不是教练有意安排这两个角色,只是按照传统排下来以至于让人有这种感觉。如果拿以前勇士的三人组EOF,Venters和Kimbrel来说,最能处理危机的投手这一角色就会是EOF,但你觉得Kimbrel处理危机的能力就弱于EOF么?
                            从投球的角度来说,无论你是去投一个出局数解决危机还是投一整局守住胜利所有投手的目标都是一样的:K掉打者,减少保送,降低LD。“Closer可以接受被安打和保送较高”,这显然不可以接受,如果一个Closer被安打和保送较高,那他很多时候面对是和危机处理者一样的局面,只不过这个危机是自己制造出来的。保送是会变高失分期望的,如果你经常放人上垒哪怕是对面的强棒,那失分救援失败离你不远了,Marmol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9楼2014-10-24 10: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