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大家,因为前段时间出差,而这段时间又实在太忙,我的续可能续不上了。好象和大家一起经历一个没有结局的约会,很失落。对不起大家。我只能说sorry。如果九月后有时间,我一定会重振旗鼓,但就是这一点,现在也不敢作出承诺。
好在此前,我已经将我的续的结局公之于众了(在我自己开的贴那三年的时间里)。也算是一个不负责任但不得已而之一的交待。此处再引一下
不过就我的续而言呢,我确实有点近乡情怯了。因为这次长谈的构想还早在我写续之前,你还记得我续的第一节吧,少年闰土那一节,本来是那时候就要写的。但现在形成情节了,推到这一步,我反而没有信心写好了,再加上琐事太多,可能又要拖一周多了,所以我又要做回坑王啦。
索性先将构想抛出来。我想是,韩琳真的到了姜士安家后,从感性上知道了几近枯稿的婚姻和情感交流对姜的折磨,也明白了翠花在抗洪中的深明大义形成的感动并不能滋润长久的岁月,却对姜士安也爱莫能助。而姜士安情感上的不顺终于影响到对人生的乐观态度,既便是事业上的成功也抑制不了心灵深处的孤寂感,特别是抗洪之后,由于对翠花的感激,他几乎是主动扼杀心灵深入那块对韩琳“爱的自留地”,却发现其实,对那种爱的私下保有和温情注视,具有一种类似宗教的救赎力量,没有了它,整个心灵一片荒凉。姜对翠花的种种努力失败,但夫妻不仅是一个“爱”字了得的,其间还有“恩”。所以,姜士安对爱和婚姻,也找不到出路。
而翠花得到姜的关心之后,却痛苦地发现,首长夫人所必然的要求,对她来说是个负担。她应付不了高层最起码的交往要求。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契机。她死也不离开姜家,那是对她人生全部彻底的否定,但不离开姜家,未必就不能与姜士安离婚,因为,时间对她有着另一种馈赠,20多年,她已经是姜家的母亲,这一点,离不离婚都不能改变。她的付出并没有投到黑洞里,她已经是两名优秀孩子的母亲。
而做一名少将的妻子,与做一名少校(姜龙)的母亲,她所谓的“享福”一点没少,却再也不用从事少将夫人所需要担负的外事职责,而且,她的勤劳,在家庭这个平台上,获得了所有家庭成员的尊重。这也是我所能为翠花找到的最好的结局。
姜韩之爱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对传统道德的固守及对翠花的尊重,虽然彼此都知道了这份爱在自己人生中的重要性,是一种类似宗教的力量,却还是只能选择分开,其间的五味杂陈。
其间,穿插着姜凤的爱情选择。因为我设计的情节里,海辰出国学琴,而姜凤与韩琳生活在一起,记者生涯得到韩琳的指导,情同母女。在情感选择时,韩将自己当初的曲折心路作为反面例子(当然是隐去了男主角的真实身份)教育姜凤,姜凤深受启发,忘了韩琳不要将这些故事讲给姜士安听的叮嘱,回去过年时讲给了父亲听。姜士安没想到在韩琳内心深处有着那么多的自责,在夜深人静之时,直面自己过去的懦弱,不禁泪下,却被大怀心事也不能入睡的女儿发现,凤儿才知原来,韩琳与士安二十多年的深情。
当然,我的最后结局是,翠花幸福之后,姜韩终于走到了一起,我的结局是最先想好的,二人新婚之夜,回到小岛,再一次回想往昔,两人在一起的回忆将过去的未知补全,明白,原来,他们的爱,这样走了过来。其间,有那么多机缘,可以使这份爱早日圆满,都错过了。不禁感慨万千。但这就是人生呀,为什么假设就是完美的,现实本身就不完美呢。历史只有一种可能,生命也只是线性的,每一点每一滴都是人生,都是生命。韩琳说,如果我们在小岛之上,真的就相爱成婚,那就没有了海辰,没有了龙儿和凤儿,也许我们会有另外的孩子,也一样的可爱。但是,我永远都不能设想没有海辰、没有龙儿、凤儿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为什么,生命这样走下来,就是不合理的呢。现在这样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