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月的时候,草长莺飞,杨柳千条,真正是到了春天的时候。宫人都开始换上浅薄鲜艳的春衫,商议着在宫内哪里寻一处地方,踏青赏春。
大抵是春日早上的阳光太好,晒得人都昏昏欲睡。国子监里面延请的鸿儒都是些老先生,板着脸一板一眼的讲诗经,再旖旎的诗句也干枯晦涩的不带了一点味道。皇子们大多都有点不耐的,课到了后半截底下已然有了私语声,大多都商量着下午如何逃了课好好看看这春日的光景。
李铜扣自从在翔鸾阁跌落后,读书识字总比旁人慢上一节,然而马术射艺未受影响,比起下午在国子监再听一下午的课,还不如去骁武场痛痛快快的打一场马球。想到这里李铜扣就有些坐不住,捅捅旁边坐的东倒西歪的李朝宗,“六弟六弟,我们下午去骁武场打马球怎么样。”
李朝宗终于来了精神,一下坐的笔直,“好啊好啊!再喊上十弟!这次不虐的韦家那帮孙子找不到北的!”
恰到了歇息的时间,两人热热闹闹的说着,呼朋引伴地往骁武场行去。到得最后国子监里面空了大半,李秉君骑术平平从来不参与这些事情,余的人也有刻苦学习的,为了有朝一日帝王考校功课时能得青眼。
李秉君下午多半是习琴艺,也不想在国子监多待,只自己抱了琴一路走过去。正是槐花开放的季节,宫里面的侍女三三两两聚在槐树下,拿着竿子够槐花,嬉笑着说晚上要做槐花饼。淳于月成一向爱热闹,也在树下仰着头看她们够槐花,远远地看见了李秉君,也只是笑眯眯地行了一礼。李秉君微一颔首,也不上前说话,只继续往下走去。
春天白日里的时光比冬天里多出些许,李秉君回到承德的时候尚未到掌灯时分。落梅趁着最后的天光,缝着些什么。
李秉君凑过去看,落梅正往新的幕离上缀着璎珞,不由得有些奇怪,“好端端的缝这个做什么?”
落梅有些好笑地看着他,半嗔道:“再过几日就是樱桃宴,殿下想是又忘了?”
李秉君这才想起,是又到了吃樱桃的时节了。今年圣上兴致好,宴席排在了曲江池,不独是公卿王孙,新登科的青年才俊也一并邀了来,想是会热闹非常。
春日长安城的贵人们多喜欢出外踏青,终南山下的锦幛排开来,艳了十里路。然而到得樱桃宴时,曲江池却是车水马龙。时人多以受邀为荣,没拿到邀请的也想一睹风采,快要将曲江池围了个水泄不通。
李晋夷的车架被堵在半路上,心里不免有些焦躁。依他的本意,本应是纵马踏花从朱雀大街一路去到曲江池。然而本朝尚未立后,只得淑华二妃。他生母既为淑妃,这种时候断不愿意失了排场,只得带上冗长的仪仗队伍一路行来。偏生今日达官贵人甚多,他以皇子的身份出行,也未能一路畅通。
前面不知是哪户的娘子出行起了争执,在路当中嚷了半晌,谁也不愿意让谁先走。李晋夷不耐,平素里也不怎么喜欢以身份压人,此时也遣人上前交涉。淑妃之子的仪仗车架,谁还敢堵着?都让了开来,李晋夷这才算是顺当的到了曲江池。
到的略微迟了些,好在尚未开宴,也并不妨碍些什么。入了席,旁边的皇子三三两两的说着近日的见闻。李晋夷平日里独来独往,也没有与谁特别亲厚,便只一个人坐在席上,颇有些百无聊赖的意思。
新登科的进士意气风发,坐席排在了一处,为着天下大事慷慨激昂争论不休。有些还是少年人,有些两鬓已见斑白。朝廷显贵王子皇孙多也观察着这些人,看其中是否有可用之才。
李朝宗不喜欢这些文士的争辩,他从来觉得马球场上才能结交到真朋友,奈何这种场合李秉君在他旁边坐着,他母妃秦氏在上面的珠帘帷幕后看着,无论如何也得强打起精神来。正四下里张望看着李铜扣在何处,李秉君已然开口,声音仍旧是不温不火的样子,李朝宗却听得缩了缩脖子。
“不用找了,二皇兄跟尚药局的叶氏出去说话了。小十在陪着华妃说话。”
“哦……”李朝宗有些悻悻,然而也不能如何,只得眼观鼻鼻观心没话找话的跟李秉君说着闲话。
叶久溪正在跟李铜扣说着些什么,就在新科进士里面一眼看见了自家兄长的身影,出于身份也不好大声喧哗,只得按捺下心中的雀跃遣人去请。
李晋夷随便看了一眼,正好看见这一幕,树荫的光影下,有一个男子神色宠溺无奈地对着一个少女说话,像是春日的时光都静止在了此刻。
李晋夷微微一顿,像宫人询问道:“那位是……”
旁边的宫人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也不由得微微笑道:“哎呀,是新登科的叶郎君。听说吏部的考试里面很得人赏识,学识渊博的很。好像是被派去了国子监……”
宫人还待再说些什么,却听见圣驾驾临的声音,便自觉消了声音去。
其后一切便是依制而行,不过是往年的惯例,也并无什么特别的。彼时长安的春光正好,杨柳千条,桃花正盛,,花树扶疏,丽人在水边欢歌笑语,幕离的帷幔垂下来,影影绰绰的都是风情。而那些故事中的少年,尚还年少,只是初见,还没有那么多的爱恨情仇,以及日后的唏嘘过往。
大抵是春日早上的阳光太好,晒得人都昏昏欲睡。国子监里面延请的鸿儒都是些老先生,板着脸一板一眼的讲诗经,再旖旎的诗句也干枯晦涩的不带了一点味道。皇子们大多都有点不耐的,课到了后半截底下已然有了私语声,大多都商量着下午如何逃了课好好看看这春日的光景。
李铜扣自从在翔鸾阁跌落后,读书识字总比旁人慢上一节,然而马术射艺未受影响,比起下午在国子监再听一下午的课,还不如去骁武场痛痛快快的打一场马球。想到这里李铜扣就有些坐不住,捅捅旁边坐的东倒西歪的李朝宗,“六弟六弟,我们下午去骁武场打马球怎么样。”
李朝宗终于来了精神,一下坐的笔直,“好啊好啊!再喊上十弟!这次不虐的韦家那帮孙子找不到北的!”
恰到了歇息的时间,两人热热闹闹的说着,呼朋引伴地往骁武场行去。到得最后国子监里面空了大半,李秉君骑术平平从来不参与这些事情,余的人也有刻苦学习的,为了有朝一日帝王考校功课时能得青眼。
李秉君下午多半是习琴艺,也不想在国子监多待,只自己抱了琴一路走过去。正是槐花开放的季节,宫里面的侍女三三两两聚在槐树下,拿着竿子够槐花,嬉笑着说晚上要做槐花饼。淳于月成一向爱热闹,也在树下仰着头看她们够槐花,远远地看见了李秉君,也只是笑眯眯地行了一礼。李秉君微一颔首,也不上前说话,只继续往下走去。
春天白日里的时光比冬天里多出些许,李秉君回到承德的时候尚未到掌灯时分。落梅趁着最后的天光,缝着些什么。
李秉君凑过去看,落梅正往新的幕离上缀着璎珞,不由得有些奇怪,“好端端的缝这个做什么?”
落梅有些好笑地看着他,半嗔道:“再过几日就是樱桃宴,殿下想是又忘了?”
李秉君这才想起,是又到了吃樱桃的时节了。今年圣上兴致好,宴席排在了曲江池,不独是公卿王孙,新登科的青年才俊也一并邀了来,想是会热闹非常。
春日长安城的贵人们多喜欢出外踏青,终南山下的锦幛排开来,艳了十里路。然而到得樱桃宴时,曲江池却是车水马龙。时人多以受邀为荣,没拿到邀请的也想一睹风采,快要将曲江池围了个水泄不通。
李晋夷的车架被堵在半路上,心里不免有些焦躁。依他的本意,本应是纵马踏花从朱雀大街一路去到曲江池。然而本朝尚未立后,只得淑华二妃。他生母既为淑妃,这种时候断不愿意失了排场,只得带上冗长的仪仗队伍一路行来。偏生今日达官贵人甚多,他以皇子的身份出行,也未能一路畅通。
前面不知是哪户的娘子出行起了争执,在路当中嚷了半晌,谁也不愿意让谁先走。李晋夷不耐,平素里也不怎么喜欢以身份压人,此时也遣人上前交涉。淑妃之子的仪仗车架,谁还敢堵着?都让了开来,李晋夷这才算是顺当的到了曲江池。
到的略微迟了些,好在尚未开宴,也并不妨碍些什么。入了席,旁边的皇子三三两两的说着近日的见闻。李晋夷平日里独来独往,也没有与谁特别亲厚,便只一个人坐在席上,颇有些百无聊赖的意思。
新登科的进士意气风发,坐席排在了一处,为着天下大事慷慨激昂争论不休。有些还是少年人,有些两鬓已见斑白。朝廷显贵王子皇孙多也观察着这些人,看其中是否有可用之才。
李朝宗不喜欢这些文士的争辩,他从来觉得马球场上才能结交到真朋友,奈何这种场合李秉君在他旁边坐着,他母妃秦氏在上面的珠帘帷幕后看着,无论如何也得强打起精神来。正四下里张望看着李铜扣在何处,李秉君已然开口,声音仍旧是不温不火的样子,李朝宗却听得缩了缩脖子。
“不用找了,二皇兄跟尚药局的叶氏出去说话了。小十在陪着华妃说话。”
“哦……”李朝宗有些悻悻,然而也不能如何,只得眼观鼻鼻观心没话找话的跟李秉君说着闲话。
叶久溪正在跟李铜扣说着些什么,就在新科进士里面一眼看见了自家兄长的身影,出于身份也不好大声喧哗,只得按捺下心中的雀跃遣人去请。
李晋夷随便看了一眼,正好看见这一幕,树荫的光影下,有一个男子神色宠溺无奈地对着一个少女说话,像是春日的时光都静止在了此刻。
李晋夷微微一顿,像宫人询问道:“那位是……”
旁边的宫人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也不由得微微笑道:“哎呀,是新登科的叶郎君。听说吏部的考试里面很得人赏识,学识渊博的很。好像是被派去了国子监……”
宫人还待再说些什么,却听见圣驾驾临的声音,便自觉消了声音去。
其后一切便是依制而行,不过是往年的惯例,也并无什么特别的。彼时长安的春光正好,杨柳千条,桃花正盛,,花树扶疏,丽人在水边欢歌笑语,幕离的帷幔垂下来,影影绰绰的都是风情。而那些故事中的少年,尚还年少,只是初见,还没有那么多的爱恨情仇,以及日后的唏嘘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