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坑塘吧 关注:7,703贴子:638,640
当下及冬季用什么漂型、吃铅多少钓鲫鱼好?请说明原因,谢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0-21 22:19回复
    有奖问答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0-21 22:31
    回复
      大师也要问这么钓鲫鱼?


      3楼2014-10-21 22:33
      回复
        1。5米至2米15目以内,2米以上15目以上了!吃铅多少看你漂子了!漂子不同吃的肯定不一样喽!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0-21 23:08
        回复
          不是看季节,是水深浅,跟子线和漂子是对应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0-21 23:10
          收起回复
            好久没看见胡老哥了 最近那里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0-22 00:10
            收起回复
              太水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0-22 00:14
              收起回复
                同求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0-22 00:46
                收起回复
                  坐等高手,我也很想学习哈!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10-22 10:33
                  回复
                    射兄水得一手好漂。
                    万:要想深究去看程谝子(程宁);
                    兔:要简单实用看邓大师(邓刚)。
                    ……的相关视频。。。。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10-22 19:15
                    收起回复
                      有鱼吃就是好票子


                      11楼2014-10-23 11:05
                      回复
                        钓鲫鱼用的什么浮漂,首先要选合适的
                        浮漂号数。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漂型,再次
                        考虑漂尾和漂脚。
                        浮漂号数的选择:
                        首先决定于鱼的个体多大。如果一个水
                        域以大鲫鱼为主,那么漂可以用大号,可
                        以大到什么程度当然视鱼可以大到什么程
                        度而定,而一般钓小鲫鱼用一号、二号即
                        可。不同牌子的一套浮漂的号数等级分几
                        个是不同的,如果一套漂分1、2、3三个
                        号数,那么漂体大小变化大,选一号为宜。如果分1、2、3、4、5五个号数,那么通常得选
                        二号漂。一号很可能是用于钓个体更小的白鲦马口而作的。
                        钓鲫鱼浮漂的号数,其次跟季节有关。
                        冬天、初春鲫鱼吃口小,用小号硬尾漂反应比较灵敏。1、2号漂就行了。夏、秋鲫鱼吃
                        口大,大小号的漂都可用,关键是看你怎样调漂。
                        钓鲫鱼浮漂的号数,再次跟所垂钓的水域有关。
                        如果你要钓流水,就一定得用4号以上的漂。这样漂在流水中才立得住。但用大漂一定要
                        调好坠子。坠子轻了在流水中立不住,坠子重了反应不灵敏只能钓些死口鱼。水域的深度也
                        是决定浮漂大小的决定性因素,钓得深,则必然要求浮漂大号,以达到快速到底的目的,同
                        时保障信号足够清晰。
                        浮漂漂身的选择:
                        漂身也有三要素:材质,形态,大小尺寸。材质常见的有巴尔杉木,孔雀羽,芦苇,塑
                        料,桐木等。 根据华胄钓佬的研究理论, 巴尔杉木基本属于2倍漂, 孔雀羽属于2--2。5倍
                        漂, 芦苇基本是3倍漂。巴尔杉木的密度适中,可塑性和稳定性非常好,是基本材料中的首
                        选。其次是孔雀羽,它有去壳和不去壳两种, 去壳的叫做软身漂,不去壳叫做硬身漂。 孔
                        雀羽的优点非常明显:密度小,大约0.4。比重轻,不透水,可塑性和弹性好而受到竞技
                        钓手的青睐。 软身漂虽然坚固性差,价格贵,但是浮礼相对大,灵敏度高,还是为竞技钓手
                        首选。 芦苇漂吃铅重, 灵敏度高,坚固性和可靠性差,也是非常好的一类漂。密度小的漂
                        在同样的吃铅情况下,体积相对要少很多,可以在受很小拉力的情况下,浮漂表现相当明
                        显,有效地提高了灵敏度。照这样说来,塑料漂应该不错,但是,也不是密度越小越好, 密
                        度越小,重心就偏移,稳定性就越差,受水流的影响就越大,权衡利弊考虑下来,野钓或者
                        水流相对大一些的情况下,用巴尔杉木漂,取其稳定性。静水或水流小,选用孔雀羽或芦苇
                        漂,取其灵敏性。漂身的形态也决定了灵敏性的高低。根据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10-24 12:35
                        回复
                          根据物理理论,锥体
                          的角度越小越容易锲入物体中,在不考虑
                          液体中的紊流干扰的情况下,细长身比粗
                          大身的灵敏度要高,缓收尾的比急收尾的
                          更符合流体力学,灵敏度要高一些。但是
                          急收尾的漂出现顿感的效果要好于缓收
                          尾。大小尺寸的选择,在同等浮力下,选
                          择体积小的漂,不仅提高了灵敏度,又有
                          利与抛线。
                          浮漂漂尾和漂脚的选择:
                          漂尾两要素:形态和长度。形态有空心
                          实心和粗细软硬的区别。一般情况下:空
                          心排水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
                          实心的灵敏度高。粗尾灵敏度低,洗尾灵
                          敏度高,也不是越细约好,太细的漂尾稳
                          定性非常差一些,看漂困难,仅适合钓近
                          和竞技水平高的人使用。长度有短(7目),
                          中长(12目),长(15目甚至更多)。漂脚有长
                          短和材质的区别。脚的长短和材质决定漂
                          的整体重心,关系到翻身的快慢和灵敏度
                          高低。一般情况下: 硬长尾中长碳脚细长
                          身,适合搓饵打底; 长碳脚中长尾时候钓行
                          程,也就是打接口;短脚比较适合拉饵;空心
                          软尾中长稳定性好,适合搓拉,可以有效
                          提高命中率。漂脚重稳定性就好,抗风浪
                          能力就强一些。脚轻则稳定性差,灵敏度
                          要高一些。实际理论太多,不能一一表
                          述。估计有上面的这一些就够用了,不要
                          太重视那些极端的浮力理论,一点也不符
                          合实际应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10-24 12:38
                          收起回复


                            14楼2014-10-24 12:46
                            回复
                              有什么研究的 , 能钓到鱼都是好票子。


                              15楼2014-10-24 18: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