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吧 关注:37,641贴子:568,428

【狂笑追风正版读者群】关于莫问与无名的人物原型分析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不是在讲述历史,而是在编写未来。
@ 猫药师


IP属地:贵州1楼2014-10-20 20:27回复
    居然没有蓝,算了。谢谢你曾经的顶贴。


    IP属地:贵州2楼2014-10-20 20:29
    收起回复
      两个月前在这里发贴,初衷仅是为了自娱消遣。当然今天也出于此因。毕竟时间有限,所以就此简单记录下分析思路,确保2个月后还能回忆起当时的推断过程。
      首先既然是原型分析,就必然要有原型的生卒事迹,用以佐证。对于有些小说,原型可以和书中角色不是一个年代,仅是一种行为,事迹或者精神上极其相似,主要出现在作者极度虚构了年代和世界体系的小说中。而有些文是依衬史料,原型和角色的朝代也不会相差甚远。而风御九秋行文属于后者,或许是早年部队自研史料的关系。比如说残袍一文中的彭姓大族后裔,原型便是消失在罗布泊的中科院彭加木。他生于1925年,他在小说中的出现是十来岁,也刚好符合了左登峰所处的抗日年代(1937-1945)。
      而此文中开篇于公元340年冬,那么必然有人物原型是符合当时的年代之说。所以说有些人说莫问和唐朝(600-900年)的某些吕姓道士有关系,是不符合逻辑的。那么究竟存不存在当时年代的原型,既然事迹没有明显的记载,那么只能从角色所处的的生平年代入手分析,写即此处,思路应该没有问题吧,那么就进入下一步。
      那么现在再次结识了无名这个徒弟,这段时间是公元多少年呢?书今天也开第六卷了,那么就是从之前的340年到现在过去了多少年相加后,便是此时的年代了,其实这个也是不难推出的。
      以前来紫阳吧写过一段年代的推论,在此就不重复了,就用截图代替文字。


      IP属地:贵州3楼2014-10-20 20:30
      回复



        IP属地:贵州4楼2014-10-20 20:32
        回复
          可能有人看到这个推论可能会说,这个赵国即将亡国的推论在最近的文中已经很明显了,还用你说么。不好意思,这个是我8月份写的,那时候莫问还在各处的禁锢找阿九。
          我把图发出来仅是方便继续从348.5年继续往下推断,莫问在雪山呆了接近三年(两年半),这个在文中有明显的说明。那么我们很明显的可以推断出,莫问下山去邺城和妖僧斗法是在350年12月—351年2月,紧接着去送尺木,去晋国皇宫与国师斗法,都是这段时间。后来又去阿九洞府参悟内丹术半月(文中已说明)无果后,去太乙山找到无名。
          那么第六卷开篇,这个时候的日子就是351年2月底。


          IP属地:贵州5楼2014-10-20 20:33
          回复
            那么这个年代精确到了月份,有没有什么根据呢,其实我很欣赏九秋的逻辑严谨性,他也在文中把年代精确到了月份。他在文中写道,无名给莫问做了一顿饭,有腌制得比较久了的腌菜,(因为用盐不多时间久了容易反酸),还有两个鸡蛋。
            这句话其实很容易推断此时的季节是冬末春初,因为腌制腌菜是在秋末冬初,(夏天,勤劳的农民种下的蔬菜太多,吃不完,烂在了田地里。而冬天菜却不够吃。腌制能让蔬菜跨越季节,贮存起来留到冬天吃)腌制得时间则是1到2个月,如果过久反酸了就是冬末了。
            而鸡蛋则是另外一个推出月份的线索,鸡只有在温度适宜的时候才会产蛋,(当然现代有保温室一年四季都产蛋),而当时的年代没有保温的水平,所以适宜的温度是指春初和秋末,但是秋天又不可能出现过久的腌菜,那么当时的季节综合来说就是冬末春初的2月份了。


            IP属地:贵州6楼2014-10-20 20:34
            收起回复
              季节推论完了我们再来说下年份吧,到底是不是351年呢,很显然文中给了两次的暗示。无名是马不平老道士在八年前在后天捡到的弃婴,那么无名又是多久出生的呢,人物原型又是谁,休息一会再说吧。


              IP属地:贵州7楼2014-10-20 20:34
              收起回复
                说到年份,我在看到《伏诛》这一章的第一句话的时候,就感觉有些奇怪,九秋写的是“小皇帝不过十岁出头”,这句话完全推翻了之前的年代次序。因为这个小皇帝是晋穆帝,343年出生,登基时2岁,第二年344年(史料上写的是两岁是因为算的是虚岁,实际上登基时才1岁。)既然是十岁出头,那么就算是10岁,此时也至少是352年了。和之前所有的推论相差了1年,虽然我们现在的眼光去推断古代,相差1年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为什么会相差一年呢。以下的论证复杂,我反复推敲过后谨慎写出,用思维悖论性,这样反复否定又提出新的假设,那么剩下的一个就一定合理。


                IP属地:贵州10楼2014-10-20 20:51
                收起回复
                  首先要证明之前的351年2月底再遇无名的结论是成立,就应该有相对的依据,很明显在莫问在邺城和妖僧斗法的时候,是有证据的,作者借蒲雄的口说:石虎驾崩之后,诸子争位,这一年弑君就发生两次,此次乃是石虎养孙冉闵邺城发难。读过史料之后,写有350年末,冉闵率军集结汉人发难,屠邺城城中斩杀羯胡20几万。那么当时莫问恰好遇上,去助汉人一臂之力那就是符合上面的结论的。但为什么又去了趟晋国就变成352年了呢?


                  IP属地:贵州11楼2014-10-20 21:06
                  回复
                    还有是不是作者随意写上的,并没有察觉到这样会给前面和后文带来一定的阅读障碍,九秋这种严谨的人应该犯错的可能性极小。而我们平时的生活中都有存在记录错年月的情况,那就又衍生出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史官的正史将皇帝的年龄记录错了或者后世被删改后,而九秋刚好读的是野史或者没有删改过的年龄,所以他心里的晋穆帝是434年出生,所以就这样写了。
                    正史的史官不是单一的一个人,而是一个机构,除了编年之外,还有负责审核与校对的人员,古人对生辰八字极为重视,误差了一年又不被发现根本不可能存在。那么后世有没有删改过呢,历史上的确有皇帝为了隐瞒后世删改过真正的历史,但是为什么要删改晋穆帝的出身日期,而晋穆帝早死,肯定本人无法删改,唯一涉及到的利益去删改皇帝出生年月的只有一人,他垂帘听政的母亲诸氏,他母亲改自己儿子的出生日期,按正常的情况,就是为了隐瞒自己的儿子非他的父亲亲生,因为他的父亲死得比较早,说不定实际情况是他根本看不到他死后居然还有一个儿子,那么他可能是史上喜当爹的悲剧皇帝了。但在当时的条件下确实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周贵人已经有两个准备要当皇帝的皇子了,周围人不可能不会发觉这种“一年又十月”怀胎的闹剧,说不定诸氏还有被处死的危险。那么这种:史官的正史将皇帝的年龄记录错了或者后世被删改的可能被否定。


                    IP属地:贵州15楼2014-10-20 21:45
                    回复
                      综上所述,第六卷开篇,莫问带无名游历天下,此刻的年月是351年2月冬末春初,离第一卷第一章开篇340年冬,相隔了整整11年。


                      IP属地:贵州19楼2014-10-20 21:58
                      收起回复
                        既然推断出了当时的年份,那么必然能得出书中莫问和无名的出生年月(生辰八字恐怕不行,我不是道士)。第一卷中莫问在西阳县的时候是17岁,而过去了12年,莫问的实际年龄应该是29岁。而如今他对无名介绍自己说已过而立,换算成了虚岁(虚岁从出生算1岁)?而无名当时是12岁(虚岁,实际11),所以是341年生人。
                        为什么要强调算出他们的出身日期呢,因为他们很可能就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原型,出生年月想必大致吻合,那又为什么这么肯定,出生年月必然能推出人物的原型,因为紫阳书中晋朝的诸氏,小皇帝,周贵人,贵人的两个儿子,肥胖的王氏将军,赵国的蒲雄,冉闵,代国,凉国的国君慕容世家,拓跋氏都是真实的,而想和他们有交集必然也在活在那几年。


                        IP属地:贵州22楼2014-10-20 22:14
                        收起回复
                          其实按照这种年代的推论法,找出人物的原型其实不难。文中说将军蒲雄和莫问年龄相近,那么在323年左右出生的胡国将军是哪几位呢,第一位就是苻健,初名苻罴,这个罴字是什么意思呢,听过一个词叫罴褥,和虎皮椅子上的是差不多的野兽皮,那么罴应该是种凶兽,一查原来是棕熊,那么苻罴不就是苻熊么,他老爸以前姓蒲,就来才改姓苻,那岂不是苻健就叫蒲熊了。


                          IP属地:贵州29楼2014-10-20 22:44
                          回复
                            下面开始未来部分,从已知写未知。
                            作者多次写出无名12岁,不可能历史中没有由来,而且莫问的徒弟跟着师傅言传身教,今后也是在历史中大有名堂的道士绝非默默无闻的野道。而作者曾这样写过一句话,说是马不平没有教他行气之法对练习自己的内丹术大有裨益。说明了无名今后也是推广内丹术的重要人物。而在无名这个名字上也是煞费苦心,不像莫问这个名字,他的确姓莫,祖上都姓莫,这么取名明显是自己知道自己的名字让你不要问。这个名字是现在(暂时)没有名字,(不可能姓无,)并不代表以后没有名字。上清可以娶妻生子,成家总该有个名字的,这个名字基本上就是那个人物原型中的名字了。那么341年左右出生的会是哪个道士呢?


                            IP属地:贵州34楼2014-10-20 23:13
                            收起回复
                              明天再更,我想想怎么写,才比较精彩。


                              IP属地:贵州38楼2014-10-20 23: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