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终于到了隶书。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用刀刻在甲骨、石碑上,或者,铸在贵重的青铜器上,里耶琴简上的隶文字样,是毛笔在竹简上的飞舞。
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保持着对隶书的警惕。这种警惕来自于内心——可以说,很多年里,我认为隶书太规矩、拘谨,像一个小家子气的男人,没有气吞山河的气势,也没有家长里短情怀。格局不大,笔划之间俱是缩手缩脚的“惧怕”,总是那么谨小慎微,总怕惊扰了谁似的。亦见过几个写隶书的书家。字和人都保持着无比慎重的小心翼翼。隶书,总让我无法动容。它没有行书的狂野放荡,也没有楷书的端丽。那么一笔一画的书写,像画字。这是我起初对隶书的印象。不说不喜欢,至少,未在我的审美范围内。
直至我看到竹、简木牍、汉简、敦煌木简。几近震撼。我还敢说我不喜欢隶书么?那么粗砺、朴拙,又那么赛绰质朴,像鸟儿在飞,像野兽在啸,像孤独的人在山河的月光下一个人走啊走……
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保持着对隶书的警惕。这种警惕来自于内心——可以说,很多年里,我认为隶书太规矩、拘谨,像一个小家子气的男人,没有气吞山河的气势,也没有家长里短情怀。格局不大,笔划之间俱是缩手缩脚的“惧怕”,总是那么谨小慎微,总怕惊扰了谁似的。亦见过几个写隶书的书家。字和人都保持着无比慎重的小心翼翼。隶书,总让我无法动容。它没有行书的狂野放荡,也没有楷书的端丽。那么一笔一画的书写,像画字。这是我起初对隶书的印象。不说不喜欢,至少,未在我的审美范围内。
直至我看到竹、简木牍、汉简、敦煌木简。几近震撼。我还敢说我不喜欢隶书么?那么粗砺、朴拙,又那么赛绰质朴,像鸟儿在飞,像野兽在啸,像孤独的人在山河的月光下一个人走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