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吧 关注:62,936贴子:604,784
  • 36回复贴,共1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上个礼拜五下午有个好久不见的学生,带着鸭舌帽来见我说,“老师,我还想在你班上学习好么?” 我答应了。后来没有下文。
班上学生在每年元宵节后会走了很大一部分,男生女生都有,他也是那批。问同学,回答打工去了。那么小,当童工刚刚过,当正式职工还未到。那么辛辛苦苦关在一个大厂子里当一颗机器上的螺丝,有的喊过累,有的立过志——不成功不见我。路是自己选的,我不认为是这样的!假如他们爸妈是薄有资产,他们会在初中就辍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0-20 19:12回复
    悲哀啊


    2楼2014-10-20 19:21
    回复
      2025-07-26 14:00: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0-20 19:33
      回复
        女生走的更多,七八年纪比走的女生成绩差都还在读九年级。我听过有“春蕾计划”,但怎么落实的也不太清楚。学校说要控制流生,但往往实际行动很少。学校的成绩因为一拨一拨差生走了,整个班级和年级的平均分逐渐提高了,这种不是师生努力教学而是努力不教学提高的结果,不提也罢。只是高兴了要孩子早赚钱的家长,要“成绩好”的老师。至于出走学生的前方之路,和家长一样,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感觉前途未卜。在这种走一步算一步的乡村教育环境中,贫困不仅仅在物质层面流转,更是精神层面的不治之癌。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0-27 21:00
        收起回复
          老师也会走,六年之中老师去来如下:每年都会走几个老师,在这个总数不超过四十个老师的地方,“流师”占据了三分之一;而补充进来的新老师平均一年一个,只占老师总数的六分之一不到。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一条割裂希望和奋斗的路。有方向指向城里,学生老师都往那涌。人各有志,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聪明的胆大的先走,走向哪里?社会的资本知道,而走的人的理性也知道。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0-27 21:12
          回复
            同行


            IP属地:辽宁7楼2014-10-27 21:19
            收起回复
              这种教育体制太害人了,不改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8楼2014-10-27 21:32
              收起回复
                学校应该是一个平等学习的地方,绝非是出成绩的地方。学习与成绩是不能画等号的。而教育更不是出成绩的,一百分的成绩与十分的成绩,其中差别也只能仅限于理解与努力的问题。如果教育非要出考试成绩来论,不如改个名字,就叫学习研究校。品德,思想,政治,理想。这才是教育应该做的。人最重要的是精神思想,其次才是所谓出成绩。学生最需要的是关爱与引导,一味的出成绩,这辈子也就是赚钱机器了。中国这样下去,混乱也会越来越严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10-29 01:42
                收起回复
                  2025-07-26 13:54: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初中的时候眼睁睁看着那个教数学的班主任把一女生给逼走了
                  那个女生听说去砖场里打工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10-30 21:38
                  收起回复
                    老师,应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这样的老师吗?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11-01 10:30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11-01 10:5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