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文化吧 关注:47贴子:215
  • 1回复贴,共1

【文化雷州】雷剧首出国门 林奋一曲《失子惊疯》登上欧洲舞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巴黎合影 由雷友小威提供,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乡粹
今年9月26日至10月5日,广东梅花戏剧团应邀赴法国、荷兰、德国进行文化交流展演,参加了“中华韵·法国情”第21届全球华人戏剧文化节,向欧洲观众展示了广东地方优秀戏剧艺术。这次赴欧的广东梅花戏剧团阵容强大,由9位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为主组成,其中包括湛江唯一的代表林奋,这是雷剧有史以来第一次走出国门演出。昨日,记者走进湛江市实验雷剧团有限公司,采访了58岁的雷剧团团长林奋,听她讲述这次国外演出的故事,以及新剧《岭南圣母》的创作情况和演出展望。

林奋排练《岭南圣母》时的剧照。记者 欧阳泽 通讯员 宗套花 摄
【交流】
雷剧首次走出国门大获好评
广东梅花戏剧团的首场专场演出被安排在9月28日晚在法国巴黎大剧场举行。但是,演出前一天,林奋的膝盖突然痛到连路都走不了!“我膝关节虽然有老毛病,但以前从没有这么严重过。这次在法国突发重症,可能和自己已经58岁了,赴欧途中又经历了13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加上不适应时差导致劳累疲倦引起的。”
这次演出代表的是广东乃至中国,林奋又是湛江唯一的代表,她说:“这是雷剧有史以来第一次走出国门,好不容易有这次对外推介的好机会,可不能搞砸了!”于是,林奋放弃了东道主安排的去卢浮宫参观等其他活动,呆在宾馆里专心静养,又是吃药又是推拿敷药,什么方法都用上了,身体状况才稍微好转,“到了28日晚,可以容纳上千人的大剧场座无虚席。我的节目是雷剧《失子惊疯》。一上台,我很快全身心投入到演出里,入戏一深,疼痛自然被抛到了脑后。”
林奋的精彩演绎,博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很多观众是第一次观赏到雷剧,看得津津有味。演出结束后,有的热心观众还到后台专门和林奋进行交流。一位从纽约追过来的女戏迷对林奋竖起了大拇指:“我50多岁了,以前只看过粤剧,这次自己终于看到了雷剧,很有味道!”一位在巴黎定居多年的法籍华人激动地对林奋说:“我老家是湛江的,我本人就是湛江艺校毕业的。真高兴又听到了乡音,又看到了雷剧!”
林奋说:“这次演出反响非常好,很多观众都希望今后能看到更多雷剧。我也希望将来雷剧能有更多机会出国演出,向全世界更好推介湛江文化。”
【突破】
《岭南圣母》将成雷剧史上又一里程碑
10月6日回国后,林奋又马不停蹄地率雷剧团投入到本土题材雷剧《岭南圣母》的合成工作和最后冲刺。这部新创作的雷剧《岭南圣母》,拟于11月中旬在湛江影剧院进行首场公演,并将于11月下旬到广州参加省艺术节。
“《岭南圣母》将是湛江雷剧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林奋介绍,雷剧团于2013年创作了本土题材雷剧《岭南圣母》,获广东省委宣传部100万元精品剧目专项扶持资金,是全省仅有的两个入选项目之一,这也是雷剧首次获得省级戏剧精品项目扶持资金。随后,《岭南圣母》又得到100万元的市级文化精品创作扶持项目专项资金,充分体现了省、市对雷剧发展的重视。“这是雷剧团自1959年建团以来,获得扶持资金最多的一次。”
《岭南圣母》是以历史名人冼夫人(冼英)的一生为题材创作的,歌颂冼英为促进社会和谐、保护人民生活安定而作出的奉献和牺牲。剧中主角冼英的年龄跨度将从30岁到90岁,由林奋和优秀青年演员唐金凤共同担纲主演。
“《岭南圣母》作为重振雷剧雄风的重头戏,旨在打造文化精品。”林奋说,该剧邀请了国家一级导演、编剧、舞美、灯光、造型等方面国内顶尖专家,共同打造,是雷剧有史以来人力、物力,资金投入最大的一次。
【感动】
国内顶尖专家被“雷剧守望者” 深深感动
林奋如数家珍地说,《岭南圣母》总导演是国家一级导演、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梅晓,他在全国执导过多达17个不同剧种的作品,为推动中国戏剧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剧本由国家一级编剧王新生历经几年,精心打造而成。人物造型和服装设计,由曾多次荣获国家文化部“文华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国家一级化妆造型设计师方国良担纲。创作团队中,还有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陈庆文等业界高手。
“为了让《岭南圣母》的音乐效果更大气磅礴,我们还找了国内著名原创音乐人、作曲家钟建龙。”林奋说,雷剧团派出20多名演员,分4批去钟建龙位于顺德的顶级录音室去进行锣鼓伴奏、合声、音乐等的录制。为了把经费用在刀刃上,除了创作,大家都想方设法在日常中省钱,“去顺德录音,我们都是坐长途大巴或者‘私车公用’拼车去。住也是挑很便宜的招待所。”
林奋和雷剧团伙伴们的执着追求,甚至打动了那些来自天南海北的国内顶尖专家们。导演梅晓在微信中发布:“向雷剧的守望者们致敬!奋姐在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带领一帮伙伴执着地为雷剧守望着。为了雷剧不被人低看,在高温下,在狭小的空间里,大家汗流浃背地搞着新剧目创作。在他们不离不弃的精神面前,我们被深深感动了。”于是,这些大名鼎鼎、平时享有优厚待遇的外来专家们达成了默契,来湛指导期间和雷剧团一起节省有限的资金。雷剧团排练场因为线路太老等原因装不了空调,高温下专家们就边吹着风扇边擦汗指导,苦中作乐;专家们住的是经济型宾馆,吃的是大排档……这些五六十岁的专家甚至帮忙一起干卸车、搬道具、装舞台等体力活。
“大家联手在简陋的环境下创造奇迹!雷剧需要奇迹!作为广东四大地方剧种之一,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雷剧需要大家的关爱!”梅晓把微信转发和分享给了国内戏剧界的众多同行,呼吁大家一起来关注、关爱雷剧,更好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1楼2014-10-20 18:05回复
    好,湛江继续培养雷剧人才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10-22 22: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