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楼主的帖子,也勾起了我的回忆。我是灾后重建大军中的一员,也只是底层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离开玉树的时候,赛马场还没建好呢。非常怀念那个地方,时不时的做梦还会梦到玉树,真心的是从心底里喜欢那个地方。
就像楼主说的,离开了就不知道今生会不会再见了,我也不确定将来是否还会回到玉树,回到这个留下许多美好回忆的地方。
重建期间,就我个人对一些支教的看法是不抱有什么美好的印象的。我曾经见到过中国人民大学的过来支教,中午的时候当地教育局的还得请他们下馆子,吃炕羊排,然后过了几天,就回去了。他们回去了以后,相信也会像楼主这样怀念这样的一种经历吧。可是在我看来,这对玉树,对藏区的孩子并没有起到什么帮助,有时候却恰恰相反。首先,你们来支教,并不是长期的支教,而只是短暂的一周,或是半个月,一个月。对于从小就上学的我来看,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不能通过短时间的接触指导来提高,况且在藏区,语言也是一个重要的障碍。所以,这并不能像你们想象的那样给他们那么大的帮助。第二,你们过来支教,如果是和当地教育部门联系,他们安排你们支教的学校,然后这些学校的孩子们准备接待你们,耗费时间、精力和你们相处,真心的喜欢你们,然后没过几天,你们就走了,这对他们的心灵,也是一种伤害吧。第三,可能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我只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说一下我的看法,我觉得你们来这地方支教,只是为了给自己镀金,这是一个将来可以和别人炫耀的经历。所以我就想问一下,你们当初选择来这边支教的想法是什么?是想见识一下青藏高原的美丽景色,还是带着怜悯的心情来见识一下这稍微落后的地区?抑或是真真的想帮助藏族地区的孩子们?如果是真的想帮他们,我觉得莫不如你们组织一个环保队伍,过来帮他们捡几天的垃圾,或者多带一些衣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在我看来,这比你们给他们上几天课要有用的多。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批评楼主,我只是想提醒一下像楼主这样的支教大学生,帮助别人可以有许多方式,并不仅限于支教。而且,在来之前,一定要想好是为什么而来。
就像楼主说的,离开了就不知道今生会不会再见了,我也不确定将来是否还会回到玉树,回到这个留下许多美好回忆的地方。
重建期间,就我个人对一些支教的看法是不抱有什么美好的印象的。我曾经见到过中国人民大学的过来支教,中午的时候当地教育局的还得请他们下馆子,吃炕羊排,然后过了几天,就回去了。他们回去了以后,相信也会像楼主这样怀念这样的一种经历吧。可是在我看来,这对玉树,对藏区的孩子并没有起到什么帮助,有时候却恰恰相反。首先,你们来支教,并不是长期的支教,而只是短暂的一周,或是半个月,一个月。对于从小就上学的我来看,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不能通过短时间的接触指导来提高,况且在藏区,语言也是一个重要的障碍。所以,这并不能像你们想象的那样给他们那么大的帮助。第二,你们过来支教,如果是和当地教育部门联系,他们安排你们支教的学校,然后这些学校的孩子们准备接待你们,耗费时间、精力和你们相处,真心的喜欢你们,然后没过几天,你们就走了,这对他们的心灵,也是一种伤害吧。第三,可能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我只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说一下我的看法,我觉得你们来这地方支教,只是为了给自己镀金,这是一个将来可以和别人炫耀的经历。所以我就想问一下,你们当初选择来这边支教的想法是什么?是想见识一下青藏高原的美丽景色,还是带着怜悯的心情来见识一下这稍微落后的地区?抑或是真真的想帮助藏族地区的孩子们?如果是真的想帮他们,我觉得莫不如你们组织一个环保队伍,过来帮他们捡几天的垃圾,或者多带一些衣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在我看来,这比你们给他们上几天课要有用的多。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批评楼主,我只是想提醒一下像楼主这样的支教大学生,帮助别人可以有许多方式,并不仅限于支教。而且,在来之前,一定要想好是为什么而来。